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断链’是一种常态,未意识到‘断链’也是一种常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不是一家企业做到位就能‘到位’的事,而是需要整个社会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能总体‘到位’不‘断链’。也就是说,需要整个社会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均能发现‘不到位’之处",并将问题改正,整个链条才能做‘到位’。"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2.
"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冷链物流占整个国民人口数比重大约在80%以上,而中国只占10%左右,这是我们的差距所在,但也表明我们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我们在技术上已经基本不存在问题。"10月18-19日在天津中心渔港举行的"2011中国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高峰论坛"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京说。  相似文献   

3.
电商狂欢,快递爆仓,一时间物流车数量的缺口问题浮出水面,成为行业近期普遍关注的焦点。日前,江淮星锐携全系物流车产品首次在北京集结亮相,就吸引了众多物流企业到场参观选购。宅急送、苏宁易购等物流圈"大腕"都悉数到场,足以印证时下物流企业买车的刚性需求已开始集中爆发。有消息称为应对"双11",排名前十的快递企业提前预备了3万多辆车。但从长远看来,车辆的补给显然还远远不够。这为江淮星锐等物流车商提供了大展拳脚的绝佳机会。活动现  相似文献   

4.
在综合运输体系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道路货运虽然集中体现着"多小散弱乱"的行业特性,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货运物流确实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领域,也是最不被关注的一个领域。为了了解货运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情况,本刊记者日前在合肥采访了安徽迅捷物流副总经理向勇,与他就区域龙头物流企业如何发挥行业领导作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追求利润最大化,减少成本开支,一直是物流经营者奉行的默契原则,也是最核心最关注的问题。而货车司机又该怎样获取利润?公路物流之歺歺,剔解后的残骨。隶变作"歹"。从"歺"边旁多与死亡有关。在公路物流市场上,不少货车司机表示,现有的货运价格已无利可图,难以为继。货车经营的收入微薄,与啃残骨无异。于是,某省一度出现大量货车停运,货车销售量急剧下降现象。有人说,司机都是逐利的,怎么可能如此齐心呢?其实问题不是出在货车司机本身,这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很多情况下,行业问题总被嫁祸到每个货车司机的头上。其实呢,抓石头打天,最后问题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发改委、财政部、铁道部、商务部等12部委近日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的实施意见》,以进一步加大对民间资本投资物流领域的支持力度,为民营物流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并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物流企业上市但是从《意见》发布后所引起的反响来看,并没有在各界人士尤其是行业企业中引起大的反响,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方面,一是目前颁布的政策事项尚有待落实,另一方面部分投资人对日后的资产归属问题心存疑虑,害怕一夜之间,由"私"变"公"……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制造业。物流业增加值在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增加,对安徽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安徽应加强物流管理,而物流成本管理是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所在,除原材料外,物流成本是最大的成本项目,如果能做好安徽省制造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工作,可以为制造企业节约15%至30%的物流费用,进而可以提高安徽省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仍存在第一,安徽省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普遍偏高。运输成本较高。据安徽省59家(其中工业、批发贸易企业18家,物流企业36家)重点企业申报的2010年度物流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8.
早在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就已经提出了"循环经济"这一概念.循环经济是一种对现有资源进行精细、清洁、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形式来达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黄树林  董军 《综合运输》2010,(11):40-44
本文根据我国主要石油企业之间在成品油流通过程中的"资源串换"实践,根据社会网络的"嵌入性"视角,分析、探讨了成品油物流组织网络中合作伙伴选择评价体系的指标建立问题。同时,通过层次分析法、考虑网络结构的"连接经济"的综合影响,建立了成品油物流网络中合作伙伴的科学选择与评价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是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冷链则为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帮助。虽然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冷链物流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但由于起步较晚、环境复杂,行业内部仍面临多重短板亟待补齐,其中之一就是交接环节的"断链"问题。《食品冷链物流交接规范》国家标准的制定,旨在提升我国冷链物流服务水平,通过规范企业操作、界定交接责任,达到规范冷链市场、保证食品安全以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如何正确认识物流成本核心问题是影响我国未来物流发展政策导向和具体措施的关键。为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一批国家重大政策举措近期密集出台发布,但关于物流成本核心问题以及降本增效主要方向存在着不同认识。鉴于此,本文对物流成本现有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归纳,提出了"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并不衡量物流成本的高低"等物流成本核心问题的不同认识,有助于深化对于物流成本的认识、精准推进物流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2.
2011年8月,被称为"国九条"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出台,随后政府相关部门分头落实,广大物流企业对此充满期待。通过各方面的积极落实,"物流国九条"在税收、交通、投融资和土地等政策方面,都有不同程度进展,但与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与物流企业所需要的政策环境还有相当距离。2012年是落实"物流国九条"的关键一年。为继续深化落实政策措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十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油价高,物流业集体喊痛!经历过"柴油荒"和油价上涨风波后,以公路水路为主的物流业,目前还在遭遇油价高企所带来的困惑与阵痛。"把好油耗关往往会成为节省物流成本的关键。"沃尔沃卡车相信,超过九成的生存必需品是通过卡车来运输的事实证明,卡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进步,会成为物流业的顽疾的一剂消炎针。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以来,快运业与电子商务行业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现象。一些大型快运物流企业开始涉足电子商务:如顺丰速递推出"顺丰E商圈"及自己的支付平台"顺丰宝";中铁快运推出了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快运商城";申通快递也正在探索实践电子商务。与此同时,一些大的电子商务企业也正在进军物流行业:如阿里巴巴正是公布了其物流战略,将出资数百亿元建立全国范围的仓储网络体系;当当网宣布正牵头组建一支自己控股的配送服务  相似文献   

15.
在人们亲身经历和目睹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的同时,也感受着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市场需求乏力,成本上升,竞争加剧……处于物流产业链各个阶段的物流从业者,如何能够共同合力应对挑战,让物流一"链"到底?2012年夏,北京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下称"平台")携手合作商,在京举办"2012物流北京商企互助论坛"。旨在促进平台合作商与物流企业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使物流企业得到更多实惠,合力应对挑战。论坛上,平台执行总监肖和森致开幕辞,总结了平台自正式运营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并实事求是地对平台提出了建议。同时,平台市场总监、  相似文献   

16.
<正>20世纪70年代开始,面对社会经济和生存环境遭受的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全面反思工业革命以来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及其经济增长方式,思考后工业化时代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总体环境等问题,逐渐形成了"未来发展研究思潮",并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困惑和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中国现代物流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现代物流发展中的几大弊端,根据自己对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些认识以及对国外发展现代物流的一些理解,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有待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一个国家的物流效率,是指社会物流成本与GDP的比率,这个比率越小,物流效率就越高。目前发达国家的物流效率平均在10%左右,而我国是18%,效率比发达国家几乎要低一半。两年前,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把物流业包括其中,让我们看到政府的眼光和决心,在此我们也呼吁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物流业发展迅速,但物流企业税费负担过重的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的焦点,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甚至铤而走险,采取各种手段偷漏税。这些行为不仅对物流企业的自身发展极其不利,还会造成国家财政损失。而最近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有望减少偷税行为的发生。如何使物流企业提高风险意识,提示物流企业更加关注国家和地方的物流政策走向,确保物流企业在合法经营的同时,又能及时享受国家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使国家利益和企业这个"小家"的利益能够兼顾,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电商狂欢,快递爆仓,一时间物流车数量的缺口问题浮出水面,成为行业近期普遍关注的焦点。日前,江淮星锐携全系物流车产品首次在北京集结亮相,就吸引了众多物流企业到场参观选购。宅急送、苏宁易购等物流圈“大腕”都悉数到场,足以印证时下物流企业买车的刚性需求已开始集中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