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2 毫秒
1.
秦马 《铁道知识》2010,(3):58-59
他——宋伟俊,1986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铁道系铁道工程专业之后,从见习生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走到中铁大桥局副总工程师的岗位,并成为一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5年的工作之路,他让人刮目相看、心服口服;25年的大桥情结,使他不甘平庸、超越自我。他说:“我从参加工作第一天起就将‘跨越天堑,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视为自己的座右铭。我以我所从事的事业为荣”。  相似文献   

2.
周庆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0):后插1-后插6
我想重点回顾一下从1956年国家成立第一个地铁建设机构——北京地下铁道筹建处开始,一直到1965年北京地铁正式开工建设的这段历史.这10年的历史很重要,因为我国地铁建设的一些重要决策、基本框架就是在这一阶段确定的.现在,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已经不多了.因为在1956年北京地铁筹建处成立时就参加工作的第一代地铁建设者,一直到现在仍在做一些具体工作、担任一些职务的,好像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所以我觉得我有责任把我所知道的这段历史中的一些情况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回顾.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的第一年,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提出了"我们给子孙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在今天看来,适合儿童成长和发展,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是学校面临的两大主题.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不仅要解决自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适合儿童的发展;同时也要面对一系列社会的变化和社会存在的问题,以充实和完善学校的教育内容,以适应社会新的变化和需求."构建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于教育的儿童",这就是我们今天应有的学校教育观.作为校长,要管理好一所学校,靠传统的非人性的管理理念是不能胜任的.校本管理观点的提出,为我们创建特色学校,提高办学效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休息片刻     
一个在铁路学校就读的学生花光了所有的零用钱,不得不写信给父亲开口要钱。为了给家里一个好的印象,他在信封的背面写道:“我并不愿意给您写这封信,事实上,我曾经在邮递员后面追了一段路程,想法取回它。” 一个星期后,他收到父亲的来信,上面是这样写道——“正如你急  相似文献   

5.
启事     
我所于一九七四年,出版《交通劳动卫生通讯》,自创刊以来,在各级领导亲切关怀和广大职工热情支持下,共发行了四期,初步起到总结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作用,为此特表示衷心的感谢。兹因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业于一九七四年元月二十六日开始办公,从而我所原称:“交通部劳动卫生究研所”,现改称:“铁道部劳动卫生究研所”,其他业务范围、地址、银行帐号等均不变;同时将原出版《交通劳动卫生通讯》,自一九七五年第一期起,改称:  相似文献   

6.
我刊编辑委员会委员王祖泽教授很关心我刊的情况。他在美国考察期间接连给我编辑部来了几封信。本期发表的是他的来信之一,信中简介了他所见到的美国铁路旅客列车近况,并述及美国对发展高速铁路客运列车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本刊收到一封台湾省读者杨鹏飞先生的来信(原信附后)。 杨先生幼年就读于唐山扶轮小学,1946年去了台湾,服务于台湾铁路45年,1992年退休。杨先生一直关注祖国的铁路事业,是本刊每期必读的忠实读者。当他看到本刊1996年第3期登载的《铁路与邮政的故事》一文时,发现其中“能代火车票的邮票”一节内容有误,就及时来信指出并寄来了一百多年前台湾用以代替火车票的龙马邮票的影印件。 也许我孤陋寡闻,老实说,我是第一次见到这些无论在中国邮政史还是中国铁路史上都具有特殊意义的“能代火车票的邮票”的仿真面目。我想,广大读者也  相似文献   

8.
《铁道学报》2020,(3):I0003-I0003
西南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是中国第一所工程高等学府,第一所铁路高等学府,中国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矿冶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交通大学两大最早源头之一,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特色985工程”“2011协同创新计划”重点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学校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誉海内外。  相似文献   

9.
莱蒙特1867年生于波兰乡村教堂琴师家里。21岁时为生计,其父在华沙通往维也纳铁路上一个叫克罗斯诺瓦的罗果夫车站给他找到助理调车员的职业。他一干就是六年,开始月工资仅17个卢布,后来也不过21卢布。虽然生活艰难,但仅上过一年正规学校的莱蒙特发奋读书的同时,丰富多彩的铁路生活,还使他走上了文学之路。  相似文献   

10.
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上》一书中,把“命”比作“船”,把“运”比作“河”,认为“船只能在河里走”。说得一点不错。中国的改革开放如同大江浩荡东去,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掉队,如舟一般与江水一同前行。1978年,我已届不惑,正在家乡苏州的工人业余大学里为工人师傅讲授“材料力学”课程。年初,时任铁道部部长的万里同志在大力整顿铁路之后签发文件,责成有关部门要把文革期间流失的铁路专业人才找回来。于是,就在这一年,我得以回到此前任教的上海铁道学院。1986年7月22日,万里同志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参加现代化管理研讨班的全国62个铁路分局的分局长和28个大站的站长,并进行了长达3小时的铁路改革座谈。开会刚入座,时任铁道部部长的丁关根同志便在扩音机里喊我的名字。我忐忑不安地走上前。原来万里同志在报纸上读到了我撰写的《铁路大包干的由来及其在实践和理论上的重要意义》,那张报纸就摊开在他的面前。万里同志先问我年纪多大、哪个学校毕业,然后表扬我写了一篇好文章。这是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篇章,鼓励我不断进取。1994年,我参加了《京沪高速铁路重大技术经济问题前期研究报告》的评审。这一研究课题揭开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序幕。我仍记得,那次评审组组长是时...  相似文献   

11.
正冯之浚学长是推动中国科学学、软科学等跨界学科发展的奠基者,也是领导科学与决策咨询理论的开拓者。他的离去,使我国软科学界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学者,原上海铁道学院失去了一位杰出校友,中国软科学界与同济大学铁道校友都为之悲痛和惋惜。由于冯之浚老师在跨界学科方面的研究成绩突出,上海铁道学院在1983年5月成立了管理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管科所”),直属学校管理。冯之浚老师担任首任所长。该所是国内较早从事科学学、领导科学研究的机构,做了大量开  相似文献   

12.
正三个月前我还去北京看过冯老师,见到他时,他还是那样精神爽朗、谈笑风生、风趣幽默,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突然听说他走了,对我来说是太震惊了。我一夜未睡,回想我和老领导冯老相处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回想当年在上海铁道学院管理科学研究所工作的日子,那时我是冯老的秘书,他总是很早很早就自己提着特大号热水瓶到研究室投入工作,晚上也  相似文献   

13.
关于启动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8月,我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的第一届全国高校物流教学研讨会上,提出了启动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的初步设想。一年过去了,形势发展很快,发展很好。1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2001年是中国物流理论研究和物流实践极为活跃的一年,是多层次物流教学快速启动与发展的一年,也是我们物流界同仁努力拼搏、硕果累累的一年。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必然导致对物流人才的迫切需求,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为应对这种形势,如何能快速培养物流企业所需要的各种层次的专业人才,教育界有…  相似文献   

14.
2001年8月,我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的第一届全国高校物流教学研讨会上,提出了启动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的初步设想.一年过去了,形势发展很快,发展很好.  相似文献   

15.
2003年9月8日,乌鲁木齐铁路地区两所小学因课间加餐食用粽子、茶叶蛋导致食物中毒暴发。食用当天下午放学后部分同学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当晚部分孩子高烧。经肠道门诊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确认是一起由宋内志贺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发生经过2003年9月8日上午两所学校学生课间加餐。第一小学是红枣粽子共1 650份,第二小学是茶叶蛋共1 424份,均来自同一家加工厂。当天下午有些学生开始发病,在随后的3天时间内第一小学相继出现有症状者82人,住院11人。第二小学有症状者350人,住院22人。发病没有性别和年级差…  相似文献   

16.
徐继畲(1795年-1875年),字健男,又字牧田,号松龛(kān),山西五台县东;台镇人。他亲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成为中国最早觉醒的一批知识分子。他通过西方地图认知了中国之外的世界,对新世界的接受和如实记载,使其成为19世纪第一批引进西方知识的中国人之一。  相似文献   

17.
春游山城     
我和山城重庆有点缘,一是我家在重庆住过七八年(虽然那时还没有我);二是读小学时第一次得奖是猜谜语,那谜语“双喜临门——打一城市”的谜底正是重庆。然而这么多年来,我几乎走遍全国,四川也去过几次,就是没有去过重庆,不免有点遗憾。阳春四月,机会终于来了,迎着春风春雨,我南下春游山城。 今日蜀道不再难 李太白有名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走这么一趟,确实感触颇深。大凡读过几年书的都学过,  相似文献   

18.
我爱火车     
尊敬的<铁道知识>编辑叔叔: 你们好!我叫陈宇帆,来自安徽省铀陵市,1998年2月生,今年11岁.这里说的是我在成长中体验铁路的许多个第一次. 第一次坐磁悬浮 2006年5月3日,爸妈带我来到上海游玩,我第一次乘坐磁悬浮.  相似文献   

19.
自古江南多才子。陈院士1932年出生江苏省无锡市,1953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此时,正逢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动工兴建,他满怀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激情,来到新组建的铁道部大桥工程局。从此,与大江大河  相似文献   

20.
1982年初我在结束了大学学习生活以后,有幸考上了研究生,导师是童大埙教授。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既激动又有点胆怯。因为童大埙教授是我国铁道工程学科著名的科学家、当时为数不多的二级教授,当他的研究生,该有多么荣幸;但我又怕自己学识浅薄,做不了一个好学生。当我第一次与童先生见面时,心里真有点紧张,但童先生亲切的态度、慈祥的目光顿时使我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来。从那时起,无论是在学术上、生活上还是在做人方面,童先生都给了我永生难忘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