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出轮箍崩裂的原因,分析了直探头,横波斜探头和双晶探头在探测轮箍的冶金缺陷和疲劳缺陷时的超声波图形特征,据此指出在轮箍探伤时,应选用双晶探头,必要时辅以直探头和斜探头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整体车轮和轮箍的缺陷类型、分布状况,介绍了新制整体车轮和轮箍的探伤方法,并对漏检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轮箍缺陷的主要特点和使用双晶片探头的合理性,并介绍探伤试块的制作、探伤方法及波形特点。  相似文献   

4.
1概述 湖东电力机务段在对配属的SS4改进型188#机车进行修程检查时,经探伤发现B节车第三位轮对左侧轮箍内有一缺陷,在定量灵敏度下超限.该轮对中修后运行170 570 km后,为保证行车安全将其换下并进行镟削.检查时凭肉眼未见异常,但用磁粉探伤器检查时,有聚粉现象,判断为一点状缺陷,厚度也较小,并未向缺陷两侧发展.随后,该段对126台机车进行轮箍普查,发现缺陷轮箍29个,更换超限轮对9个,经过镟削消除缺陷10个,跟踪探伤不到限轮箍10个,并对6个超限严重的缺陷轮箍进行了镟削.其缺陷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超声波探伤判定缺陷的当量尺寸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联系新制轮箍中内部缺陷的规律,提出轮箍内部缺陷大小的判断仅仅通过标准试块进行比较衰减值是有误差的,必须先用探头在标准试块上作出不同深度的2平底孔AVG曲线图,然后用实测dB值比较才正确判断出缺陷的当量大小。  相似文献   

6.
张宁 《机车车辆工艺》2011,(1):45-46,48
针对马钢车轮公司某段时间生产过程中集中出现的一批铁路机车车辆用车轮、轮箍产品内部存在的超声波探伤缺陷,进行了定性分析,确认缺陷为炼钢过程中产生的非金属夹杂物.分析结果为车轮、轮箍钢坯的冶炼控制和缺陷产品的判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虎  许加宁 《铁道车辆》2000,38(12):18-20
对多年来车轮轮箍质量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认为车轮轮箍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车轮轮箍内部存在严重堆积的脆性氧化物夹杂,而车轮轮箍踏面浅层缺陷与车轮轮箍产品质量及机车车辆使用条件有关,减少车轮轮箍质量问题的关键不仅要优化车轮轮箍设计,而且更要提高钢质纯净度。  相似文献   

8.
对多年来车轮轮箍质量问题进行了归纳,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车辆轮箍质量问题产生的主导因素是车轮轮箍内部存在严重堆积的脆性氧化物夹杂,但车轮轮箍踏面浅层缺陷与机车车辆使用条件有关。减少车轮轮箍质量问题的关键不是优化车辆轮箍设计。而是提高钢质纯净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机车轮箍踏面出现的鳞状缺陷,通过对故障轮箍取样检验。发现缺陷处存在热影响组织,说明缺陷形成经历了超过轮箍钢相变点的高温过程。高温拉伸试验表明轮箍材料强度在超过400℃后迅速下降,因此轮箍踏面表层在高温下受轮轨接触应力作用而发生塑性变形甚至开裂。这解释了缺陷的外貌特征、变形组织和内部裂纹。对照AAR标准,确认该缺陷为制动时车轮滑动造成的"踏面堆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一起机车轮对轮箍崩裂事故的分析,指出引起轮箍崩裂的主要因素是加工质量和粗制缺陷,并从工艺管理、作业制度和检修范围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