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我国燃气汽车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2004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技术政策更加强调汽车的节能和环保,再加上2004年国内外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使燃气汽车——一种既能够替代石油能源又具有较好排放性能的汽车,再次成为中国汽车业关注的热点。为此,2004年底,东风集团与世界最大的环保发动机厂商康明斯公司签订协议,投资2000万美元在武汉市共同建立发动机研发中心,重点开发天然气发动机和下一代环保柴油发动机。  相似文献   

2.
汪卫东 《北京汽车》2005,(4):36-37,45
由于2004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技术政策更加强调节能和环保,再加上2004年国内外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因此,燃气汽车——一种既能替代石油能源又具有较好排放性能的汽车,再次成为中国汽车业关注的热点。2004年底.东风集团与世界最大的环保发动机厂商康明斯签订协议,投资2000万美元在武汉共建发动机研发中心,重点开发天然气发动机和下一代环保柴油发动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相似文献   

3.
替代能源汽车的研发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2004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技术政策更加强调节能和环保,再加上2004年国内外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因此,各类替代石油能源且具有较好排放性能的汽车再次成为中国汽车业关注的热点。2004年底,东风集团与世界最大的环保发动机厂商——康明斯签订协议,投资2000万美元在武汉建设发动机研发中心,重点开发天然气发动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相似文献   

4.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但目前中国并未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大多为外方控制。外方独资、控股趋势明显,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存在着诸多的产业不安全因素。文章分析了汽车发动机产业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各种不安全因素,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包括:鼓励自主研发;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兼并重纽,做大做强;鼓励产品出口;防止外资并购排头兵企业等。  相似文献   

5.
环保限行和消费税率调整等连续出台的一些政策,让2006年春天的车市变得不平静起来。各个汽车经销公司的老总和汽车专家们,对于这些给汽车销售带来重大影响的政策,又有怎样的判断?对此,通过下面的一个小调查可以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汽车工业政策链分析 汽车工业政策是涉及汽车研发、生产、销售和消费多个环节,政府、企业、消费者多个行为主体,金融、保险、税收、环保多个部门,宏观、中观和微观多个层面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车辆的快速增长,轻负荷发动机需求量不断加大,已成为各汽车厂商扩充实力的重点,尤其是轻负荷柴油发动机更成为关注的焦点,其原因在于柴油发动机具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和环保特性,与我国节能和环保政策相呼应。在此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引进和借鉴欧洲先进的轻负荷发动机的技术为我所用,针对油品研究和应用而言,如何将欧洲的轻负荷发动机油评价方法与我国轻负荷发动机设计特点和工况有机结合起来,将成为汽车行业和石化行业研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朱毅 《汽车与配件》2004,(45):32-33
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秩序混乱,一些单位和个人擅自出售报废汽车“五大总成”,且非法拼装车辆出售,危害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国于2001年6月16日正式颁布了《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及实施意见。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技术政策中提出“积极开展轻型材料、可回收材料、环保材料等车用新材料的研究”,国家适时制定最低再生材料利用率的要求。”2004年5月17日我国正式颁布推荐性国家标准GB/T19515-2004《道路车辆可再利用性和可回收利用性计算方法》,强制车辆在设计时应考虑车辆报废后,其材料、零部件的再利用性,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本文介绍了欧洲联盟将报废车辆的回收利用纳入整车型式批准中,对此我国整车产品或零部件产品出口到欧盟市场的企业应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饶艳 《汽车情报》2004,(21):33-36
2004年6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出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以下简称新《政策》)。相对于1994年制订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新《政策》修改了旧版产业政策中诸多具有计划经济色彩和与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规则不协调的内容,旨在推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相似文献   

10.
每周要闻     
2004年燃气汽车保有量达19万鉴于2004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技术政策更加强调节能和环保,再加上2004年国内外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燃气汽车再次成为中国汽车业关注的热点。截至2003年底,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16个城市被确定为清洁汽车行动的试点示  相似文献   

11.
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已于2004年6月1日正式实施。在第三章技术政策中规定发展小排量汽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研究开发醇燃料、天然气、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新型车用燃料。但我国60多个城市却正在实施小排量汽车限行政策。在有些城市禁止柴油汽车进城。这些地方政策都与我国最近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违背,必须加以纠正。我们呼吁对小排量汽车和柴油汽车实行限制政策的各级政府,应尽快取消这些限制政策,回到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正确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2.
继1994年我国发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2004年6月1日又发布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这个文件,对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的形势,推进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汽车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汽车节能补贴政策对关注汽车行业的人来说并不陌生,特别是对于那些生产小排量汽车的厂商和小排量汽车购买者。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和工信部于今年9月30日又一次联合发布通知:从10月1日起,1.6升及以下排量节能环保汽车(乘用车)将享受新一轮推广补贴政策,入围车型门槛提高至百公里油耗5.9升,补贴标准仍然为3000元每台。不仅如此,享受新政的车辆还必须满足国家《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标准中Ⅰ型试验的限值要求,此外,新政中明确鼓励汽车厂家应用发动机怠速启停、缸内直喷、混合动力等先进的汽车节能技术。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及财政部于2010年6月30日第一次联合印发“节能产品惠明工程”节能汽车推广细则:财政部对发动机排量在1.6升及以下,综合油耗比现行标准低20%左右的汽油、柴油乘用车购买者,按每辆一次性给予3000元的补贴,这就是第一版的汽车节能补贴政策;第二版补贴政策从2011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与第一版的不同之处在于对燃油的消耗量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将百公里油耗下降到6.3升。三版补贴政策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对车辆的油耗和环保提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排量的限制和补贴的力度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4.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实现商品化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合动力汽车具有使用成本优势和环保优势,但在实用化和商品化方面却不尽人意。能量存储装置、专用发动机等关键性技术的解决,是使其向商品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因素;而政府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进行政策倾斜、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愿望,是其实现商品化的非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15.
饶达 《时代汽车》2005,(6):23-26
2004年是政府支持和鼓励发展汽车产业出台政策的高峰年,这是由于中国过去的政策与法规制定十分滞后。由于过去某些政策的缺失,曾经影响了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为此今后将围绕着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销售政策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当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有关汽车方面的政策和政策草案,大致分为以下三大类:  相似文献   

16.
信息快递     
《重型汽车》2005,(4):47-48
商务部发布《汽车贸易政策》2010年汽车贸易体系与国际接轨,中集集团业绩预增150%,柳汽车头重卡上市,第十一批载货类汽车质量参数调整表发布,潍柴推出威迅客车专用发动机。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中国汽车工业面临一个全新的战略竞争格局,将引入新的竞争规则。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为:兼并、重组、集团化和国际化;发展新能源环保汽车,轻量化、电子化、智能化;汽车零部件的高通用化和高成组化;汽车电子网络销售等。进入WTO,我国应采取调整汽车消费政策,培育汽车市场,加快联合步伐,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实现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姚苠 《城市车辆》2008,(6):50-50
对于国Ⅲ电控发动机,业内一直存在着一个难题:燃油经济性和低排放难以两全,鱼和熊掌总是不能兼得。专家表示,在全球油价飙升、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兼顾环保与节能的汽车才是未来的发展之路,而高效环保的发动机技术是突破关键。目前,国际汽车工业领域已经将提高发动机能效作为核心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在汽车领域,北京率先实施尾气排放不断升级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预示全国全面施行国IV排放已经势在必行,如何跟进国家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已成了汽车厂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经济导报》2008,(3):98-100
雷诺是第一家建立报废汽车拆解与回收利用工厂的汽车制造商,这一举措成为了共同制定的新环保政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