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详细分析既有线改造的技术问题,对西户铁路改造过程的重点进行了梳理。在研究既有铁路功能区位、线路条件、既有运营情况、沿线用地与交通现状等特征基础上,探讨了需求特征、行车组织、车辆与限界、线路方案、交通管理、工程方案、沿线开发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西户铁路改造为轨道交通具有可行性,改造部分全长33 km,总投资16.5亿元,初、近期为单线运营,远期拟增设双线,车辆采用6模块编组有轨电车,并通过交叉口信号控制、环境改造、用地开发等方式提升沿线环境。经分析研究,西户铁路改造对带动城市发展、满足沿线需求、优化环境有积极意义,部分控制点需进行工程改造、交叉口控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日本铁路在发展客运高速中,除了新建时速在300公里的准轨新干线,目前已经运营的4条2012公里,正在修建的5条1440公里外,对既有的窄轨1067毫米的20250公里,也在积极以提高行车速度为中心的综合改造。以此实现现代化,提高竞争能力,迎接21世纪。 铁道科研部门和各铁路公司联合开发,针对不同条件,分为三个提速类型。 既有主要干线时速为130~160公里 目前在主要城市间窄轨线路5436公里,所谓快 相似文献
3.
利用铁路资源参与城市交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列举了国内外城市铁路服务城市交通、利用既有铁路走廊修建城市轨道交通、利用既有铁路用地改造为城市建设用地等铁路资源利用案例,针对我国某城市既有铁路专支线的改造,对市域铁路改造模式、大运量城轨交通利用既有铁路专支线走廊模式、中运量城轨交通改造模式、现代有轨电车改造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针对推荐的既有铁路专支线现代有轨电车改造模式,重点讨论了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几座铁路运营线上不同既有桥的改造。阐述在既有桥的改造过程中,必须结合具体情况,特殊设计,寻求最合适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结合京秦线提速改造的工程设计实例,介绍了提速改造的总体思路,并对线路主要技术参数和既有线间距的选择原则以及控制点限速和施工过渡措施等既有线提速改造问题谈了体会.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以胶济线为例,探讨了既有铁路提速改造线路方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既有铁路提速线路改造方案研究必须结合既有线路状况、沿线地形地质等条件分段进行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李学刚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1995,(5):33-36
通过对成昆铁路既有的电力变配电所及其贯通线路调查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铁路电气化改建工程对电力供应的要求和铁道部对改建铁路的技术政策,制定对电力变配电所及其贯通线进行改造的原则,并以此为依据开展设计。 相似文献
9.
既有铁路扩能改造的优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既有线扩能改造的原则,提出了全面提速,客货分线,与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扩能改造与大修的整合的建议;对既有线施工的优化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保红;鲁文科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3,(4):96-100
以徐州站房改造工程为例,通过对徐州站既有站房及客运设施情况的分析,提出对其进行改造的设计理念、原则,并分析实施改造的可行性,提出结合站房实际,顺应铁路发展模式,重点改造扩大旅客使用空间,使其功能布局更合理,旅客上下车更通畅,提升其空间品质,并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改变其外观造型,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既有铁路450MHz无线列调通信系统改建为GSM-R系统时,对应的有线调度通信系统需改造为与GSM-R系统能够互联互通的FAS型调度通信系统。收集调研了6个铁路局的既有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相关数据,基于设备的软、硬件配置情况,提出了新建和升级2种改造方案。由于升级方案实施难度大,对铁路运营影响大,且综合投资不一定具有优势,因此,建议各工程采用新建为主的改造方案。针对新建方案,提出了基于双端口值班台备份的多车站共用车站调度交换机的优化方案,对改建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吕颖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24,68(3):15-20
随着城市空间规划及产业布局调整,对城区内既有铁路的发展要求相应提高,而既有铁路的传统功能已难以适应形势要求,因此,需结合项目特征深度挖掘其多元化功能并找到合理的实现途径,以此提高项目的综合效益。根据既有铁路的空间分布、枢纽引入、路网衔接等特征,研究提出其市域化利用后的功能包括交通补强功能、开发引导功能与城市宣传功能三大体系。其中,交通功能的实现可分为直接购买服务、技术改造再利用两种模式,由路地双方共同推进实施;开发功能的实现需要在统筹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建立既有铁路改造与土地利用的双向互动机制,需要城市各部门联合谋划、动态结合;城市宣传功能通过静态的城市资源与动态的市域列车融合互动来实现,即将市域铁路资源融入城市建设过程中。选取经典型案例,进一步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各功能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既有铁路改造工程的特殊性,认真调查既有负荷,正确统计与计算新增负荷,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从而保证行车、生产与生活用电,并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利用既有干线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实现短追踪间隔公交化运营,同时兼顾地铁车辆跨线运营的实际需求,以北京铁路枢纽利用既有东北环铁路增建第二线开行市域(郊)列车典型工程为例,从满足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运输管理、支撑公交化运营和国铁干线功能等多个方面对信号系统制式的选择,进行全面分析比选论证,提出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叠加自动折返功能ATO的信号系统设计方案,并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的信号系统技术方案进行展望。研究表明,提出的CTCS-2+具备自动折返功能的ATO信号系统方案能满足本线市域(郊)列车公交化运行、保障国铁干线功能、实现北京地铁19号线跨线运营和调度指挥管理纳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工程需要,并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一种可供工程实施的信号系统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四网融合背景下既有铁路市域化运营改造的相关问题,以西户铁路为例,研究既有铁路市域化运营改造的新思路与新模式。首先结合市域铁路的功能定位,在梳理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建设模式和运营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存在技术标准不完善、线网融合程度低、客流强度不高、运营亏损严重等问题;然后以西户铁路开行市域列车为例进行研究,分析运输组织模式、客流特征、交通接驳方式等内容,深入探讨单线市域铁路客货混跑模式的适用性;最后论述市域铁路高质量发展的优化策略,提出统筹前期规划、优化交通衔接、提升运营效率、加快用地开发、打破管理壁垒等建议方案,为后续既有铁路改造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心城区段既有铁路升级改造建设方案,历来是铁路建设决策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统筹解决铁路建设与城市发展间矛盾,探寻中心城区既有铁路科学合理改造方案,基于7个不同类型的既有线改造项目实践,通过系统分析铁路与城市的相互关系、运营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程度等基本特征,确定征地拆迁额度、铁路运力提升水平、城市诉求兑现程度、路地综合成本、综合建设效果为决定建设方案的主要因素,归纳总结既有线原位改造、线路外迁、场站搬迁、铁路“入地”、“叠层”改造、“上盖”开发、闲置线路城市再利用共7种建设方案,并分析、判释其适用条件与范围。研究认为,原位改造适用于适应性改造项目;线路外迁可减轻城市分割,提高技术标准;对于大型场站大规模扩能改造,搬迁方案效果最优;核心城区铁路“入地”能解决铁路割裂城市问题;大型站段所“叠层”改造,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避免巨额拆迁;站段所“上盖”开发,能实现缝合城市、财务盈利目的;对闲置线路城市再利用,可盘活存量资产。 相似文献
18.
既有铁路提速改造线路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既有铁路提速改造线路方案研究方法:提出提速路段最小长度建议值;提出"时间价值"和"工程投资与节时比"两个新概念;采用提速改建工程所引起的"工程投资与节时比"与"时间价值"进行比较,来判断路段提速方案的取舍;以胶济线为例,根据限速因素及提速路段的划分,研究分路段提速方案;汇总组合各路段提速方案,提出全线提速改造比选方案;对全线提速改造比选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全线提速改造方案。同时,对"时间价值"这一衡量标准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需要结合国情研究"外部成本",以便更好地结合提速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确定提速改建的合理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9.
于波;王文龙;孟洋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25,(2):110-115
如何改造规划能够更经济、合理且有效满足线路正常运行、运营使用需求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针对既有线路信号系统,结合国内各现行标准规范、线网规划及各线路实际运营状况分类,提出改造规划的方向及思路,为既有线路的信号系统改造规划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20.
阐述加强海外既有铁路升级改造可行性研究的意义,并结合中巴经济走廊铁路通道——巴基斯坦既有ML-1线升级改造项目的具体情况,面对既有铁路升级改造和海外铁路工程建设这2大难点,充分论证"为什么要升级"的必要性、明确"怎样进行升级改造"的目标、细化"如何完成升级改造"的研究、解决"升级改造后怎么用"的难题、充分利用当地勘察设计资源等5个方面,提出全生命周期一揽子解决方案。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要点进行分析,为"一带一路"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