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在许多船公司的眼里,中日航线既不是跨洋干线,也算不上班轮业的“生命线”。但谁都知晓,其竞争的“残酷”与白热化却一点也不逊色于亚欧航线或亚美航线。2002年,曹致俊走马上任中日国际轮渡公司总经理,时值全球航运市场低谷,中日航线市场运力过剩引发市场逆转,从杀价竞争、经营亏损到外资班轮公司纷纷退出,航线市场全面下滑的危机已经毕现。考验和挑战摆到了甫任不久的曹致俊面前:作为仅有一艘船的单船公司,虽然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辟了第一条中日客货班轮航线,但历经十数年的起落回合,中日航线市场已从昔日营运的4~5家船公司增加到14~15家。与其它船公司相比,中日国际轮渡在实力规模上已处弱势,在“兵刃相见”、全然白热化的竞争中,一些船公司开出了与新鉴真轮同日开航、同一挂港、同日抵港的“三同”班轮,由此向中日国际轮渡公司公开叫板。 相似文献
4.
5.
6.
7.
8.
今年4月,与跨太平洋集装箱海洋运输相关的业界人士汇聚在美国西海岸的港口城市长滩,讨论这条全球最重要的航线现在和将要面临的问题。问题的焦点集中在3个方面:1.港口问题,主要是美国西海岸与中国大陆港口和内陆基础设施发展速度的差距在拉大;2。运价问题,班轮公司的运力过剩及其对运价的影响;3。供应链问题,港口周边物流设施的建设用地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11,(7):4-4
集装箱价格上扬给班轮公司经营带来冲击 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企业用工成本上升,集装箱价格大幅上扬。当前20英几箱价格已经由去年的2000美元,上涨到3000美元。尽管亚洲区域内航线运量上升,并且预计今年3季度往后跨太平洋航线和亚欧航线用箱需求将明届反弹,但班轮公司在采购和订造新集装箱上还是犹豫不决,集装箱价格的高企迫使他们更多的采用租箱 相似文献
11.
<正>2月22日,随着美国太平洋海事协会(PMA)与国际码头仓库工人工会联盟(ILWU)在谈判桌上达成新一轮劳资协议,美西码头罢工终于打破了历时数月的僵局,港口驱散运营失常与严重拥堵的阴霾,重新回到正常轨道。这场旷日持久的劳资纠纷拉锯战,不仅造成大量从亚洲进口的备用零件及消费品无法准时到货,就连美国出口的柳橙及苹果也不能及时出运而致大批腐烂。根据美国零售商、商会及农业出口商的说法,此次罢工已造成了数亿美元计的损失。从航运业观察,虽然目前尚难以准确统计出跨太平洋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09,(11):40-40
在集装箱贸易中,干线上的主航向运输历来是班轮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吸收集装箱船运力的中坚力量。自2007年,由于跨太平洋航线的主航向运输增长乏力,亚洲到欧洲航线(按照TEU运距计算,此航线世界排名第一)的沉浮成为集装箱航运市场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5.
16.
Peter·T·Leach 《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15,(4):60-61,11
虽然太平洋海事协会已与国际码头仓储工人联盟达成协议,美国西海岸港口的拥堵问题仍然难以解决,继续影响着泛太平洋航线的发展前景。随着泛太平洋航线的经济基本面不断走强,集装箱运输量(特别是东向贸易航线)本应实现强劲增长。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虽然太平洋海事协会与国际码头仓储工人联盟于2月20日达成了临时协议,但美国西海岸港口工作效率下降,导致港口拥堵,还是给贸易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17.
薛梅编译 《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11,(9):4-4
超大型集装箱船已经成为亚欧和跨太平洋航线的主流,这使得中型船陆续进入新兴市场,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转到中东和拉美航线的运营中。NYK和韩进已经在亚洲-中东的合作航线上投放了6条6200~6500TEU船。 相似文献
18.
19.
亚洲/中东航线的集装箱货流每年继续以两位数增长,2004年(公会数字,以下同)达到115万TEU,比上年增长近25%,第一次突破了100万TEU。预计今年将增长10%-20%。中国发运货物的迅速增长扩大了整个货流。在货流旺盛的背景下,各班轮公司加快加强中东航线。 相似文献
20.
与近期上市班轮公司年报公布几乎同时,美国航线已经悄然展开并完成一系列较大的运力削减与航线调整行动。从2006年末至今年4月,马士基已陆续终止了其经营的3条航线,紧接着,伟大联盟和新世界联盟成员分别宣布,每周削减太平洋航线运力3000TEU-4000TEU,而由中远、川崎汽船、阳明海运和韩进海运组成的CKYH联盟近期则对美东航线展开了一系列重大调整,以达到亚州至美国航线的覆盖面和缩短交货期的目标。如此规模的削减运力与航线调整,似已预示着今年美国航线正进入走低与看跌的一轮行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