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叉口交通冲突是造成交通拥堵和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着重研究直行非机动车和右转机动车之间的冲突,探究影响非机动车避让行为的因素,包括骑行者的性别、年龄、冲突点位置以及机动车车型等。对实际交叉口的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非机动车避让行为与上述因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避让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选取16PF量表中的3个人格因素进行问卷调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骑行者的避让行为选择。最后,据此提出改善交叉口骑行环境,提高非机动车穿越交叉口安全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翰飞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58-61
为了实现船舶在航道内的避障,应用虚拟力场法建立了避障模型,描述了目标点的虚拟引力和障碍物的虚拟斥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设计,实现了从船舶运动坐标值到控制量的转变,结果证明.船舶能够在多变的周边环境中实现避障功能。 相似文献
3.
《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从现在航海界已有的成果出发,综合考虑紧迫局面的特点,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经过综合有关学者在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意见,给出应急避让操纵模型,较全面地分析不同紧迫局面态势下的特点,用模糊数学分析法验证该避让行动的可行性,从而有效地避免紧迫局面情况下的碰撞。帮助广大海员正确理解紧迫局面之含义,给予航行船舶一些启示,减少因决策不当而引起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屠群锋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1):19-23
以相对运动线变化角a=17.5°为船舶大幅度避让行动衡准,对不同相对舷角的来船,对本船采取转向结合变速的避让行动时的转向和变速幅度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
转向避让是航海上最为常用也最有效的解除碰撞危险方法,但转向避让行动的幅度和难度会受到避让行动采取时机的极大影响。从船舶运动的数学模型出发,提出了转向难度、最小转向角度等概念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一步推理出本船施舵时两船距离与最小转向角和转向难度的关系,定量解释了随着两船间距离的不断减小,转向难度急剧增大、最小转向角急剧增大的原因,并通过著名学者S.Lenart的实例进行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6.
7.
非机动车道空间受限时,常规自行车被超车场景下骑行者为确保自身安全会产生应激避让行为。为明确其在被超车时的应激反应,并根据行为特性设计非机动车道,构建一种面向应激行为分类的自行车轨迹预测模型。该模型从频域角度分解自行车被超车时的动力学特性,依据踏频值范围将避让行为分为匀速、加速和减速行为,利用鲸鱼算法改进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对分类后的骑行轨迹进行预测。应用所构建预测模型对西安市2415次超车事件的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冲突时选择上述3种避让行为的骑行者占比分别为11.3%、38.3%和50.4%。匀速避让的预测轨迹全程波动较小,平均横向位移为0.15 m;加速避让轨迹表现为横向位移较大,平均达0.83 m;减速行为预测轨迹平缓度介于两者之间,横向位移为0.47 m。3种预测情况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619、0.0513和0.0587,拟合优度值分别为0.9589、0.9774和0.9687。与未考虑应激行为分类的结果相比,所构建模型的预测精度分别提升了11.07%、13.22%和12.21%。 相似文献
8.
陈成义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2):48-50
跨江大桥的建设恶化了内河水域通航环境,对船舶通航形成障碍,同时也给港监水上安全监督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结合温州瓯江水域管理实践。探讨了跨江大桥建设和建成后的水域通航安全维护管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政府公务船、军用船舶的污染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对防止此类船舶的污染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屠群锋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2):41-44
通过建立船舶之间相互采取转向避让行动后相对运动线变化角的数学模型,对避让行动的结果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其变化规律可用于指导海上避碰实际,达到安全和有效避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向步行障碍人群提供更精细化的出行服务,本文研究步行障碍行人微观出行行为,解析不同个体属性行人间的冲突避让行为机理。从行人的生理差异角度出发,扩展传统元胞自动机模型场域,同时改进场强模型和模型更新规则,建立步行障碍行人运动及避让行为的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构建行人运动场地实验,提取普通行人和步行障碍行人轨迹,分析其运动速度、运动偏移角度和横向移动距离等冲突避让特征参数,标定元胞自动机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场地实验结果表明,步行障碍行人的运动能力较差,自由度较低,其在冲突避让过程中的偏移角度和偏移距离均明显小于普通行人,主要通过降低行走速度进行被动避让。仿真结果显示,行人速度及普通行人、轮椅行人和婴儿车行人的横向偏移距离与实测数据的误差分别为2.74%、3.35%、6.71%、6.16%。最后,基于改进模型对上海地铁迪士尼站站台层乘客出站场景进行仿真,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提出无障碍电梯布设的优化方案。步行障碍行人仿真模型的有效建立,可为地铁无障碍电梯等无障碍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周振路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5,26(4):39-41
分析比较对遇态势下不同阶段船舶避让行动的法律依据及转向避让效果,以及最后允许用舵的极限距离,总结得出在对遇态势下,何时应该行动,以及能够选择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3.
智能网联车辆为无信号交叉口的安全和效率提高提供新思路。以双向2车道无信号交叉口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车辆轨迹预测的车车冲突检测算法,在此基础上制定基于车辆优先级、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优先级的三级判定法则,由此提出冲突碰撞避免策略。以典型的交叉口交叉冲突场景为例,对5种避撞策略进行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各种策略均能实现避撞,但前4种策略车辆延误均有所增加;以单车行程时间为效率指标,前车状态保持不变,后车在距离冲突点50 m处减速的策略为兼顾安全和效率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世界上每年约有20亿吨干散货投向货运市场,散货船的运输量占到海上货运量的30%以上。固体散货的特殊性,易对散货船航运安全造成特定的威胁。本文试图通过对船载固体散货的特定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判定危险因素是否存在,以利于有关部门进行船舶安检时检查、分析、掌握现场有关情况,指导船方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船舶承运固体散货时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具有共性和普遍意义的复杂产品CAE性能仿真的能量等效替换、定性力学、主要矛盾和反馈建模原则,基于这些原则对中空挤压铝型材高速动车组、不锈钢点焊结构的城市轻轨动车组、中空挤压铝型材/蜂窝夹层板混合结构的常导磁浮动车组车体进行了CAE性能仿真.性能仿真结果与物理样机测试结果的基本一致,证明了本文建模原则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17.
公路交通网特定资源运输能力评估的建模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公路资源运输抽象为一个公路运输网络,采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对资源运输车于网络上分配,运用标记法求解公路运输网络的最大流,从而实现对现有公路网资源运输承载能力的评估.最后,基于2个坑口电厂建设项目论证了该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仿真获得了平曲线上避让过程中车辆的动力学响应.根据轮胎侧向力的变化,分析曲线内外侧车辆避让轨迹的曲率变化,车辆驶出路面事故的机理是避让时产生了过大的附加曲率,驾驶者在避让之前应适当减速,以减小附加曲率导致的附加离心力;与对向来车交会之后应平缓地驶回到原来行车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粘弹性理论,在VESYS模型假定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结构层永久变形定律,研究开发了两种车辙预估模型,建立了模型参数间的相关关系,依据野外实测值标定模型参数,从而克服了模型参数确定的局限性,并以广东惠州实验路为依托工程对预估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实现全路车流径路管理,尤其是用非形式规范的自然语言描述的特定径路现代化管理,是铁路运输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重大技术难题,本文论述了将特定路文件转换为计算机可读文件的特定准编译系统的构成图,开发途径,特定径路方案及其算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