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正众所周知,为了缓解客流压力,及时运送乘客到达目的地,地铁线路在早晚高峰期间均是最大运量投入运营,行车间隔密集。因此,在高峰期间,一列地铁车辆延误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导致更长时间和更多地铁线路发生延误。根据上海地铁网络运营故障统计,约4%的长时间列车延误是由高峰期间大客流引起,可见高峰期间及时输送客流,避免乘客滞留站台至关重要(见图1)。地铁建成后,地下车站几乎无法改造。当客流需求 相似文献
2.
3.
4.
充分发挥了试验与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手段,通过线路运行实测与仿真分析,研究了深圳2号线地铁车在隧道内运行时车内外压力的变化以及阻力系数的变化,研究发现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阻力系数大大高于明线运行时的阻力系数,隧道截面的变化对车内外压力变化的影响很大.此研究方法体现了对地铁车空气动力学方面新的设计理念,为提高地铁车在隧道内运行时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提供一定的指导以及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在介绍列车运行图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研究运行图绘制的总体方法,并对其中折返站运行图绘制处理、高峰与非高峰时间段过渡时间段处理、列车出入车库的处理进行系统主要部分和实现难点的详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采用对列车运行图进行编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现有地铁车门系统健康状态评价模型缺陷的基础上,利用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思想将熵权法得到的客观权重与由层次分析法得出的主观权重进行最优组合,得出综合权重。鉴于地铁车门系统的健康状态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运用物元可拓模型并对其进行改进,构建了基于博弈论和改进物元可拓的地铁车门系统健康状态评价模型。该模型不仅能较好地避免了权重赋值的片面性,还能克服传统物元可拓模型的局限性。并选地铁车门系统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将其评价结果通过与其他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其他评价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可为科学制订地铁车门检修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8.
为研究地铁列车在碰撞过程中的能量分配特性,以某6辆编组的地铁列车为平台,依据车钩缓冲装置和防爬器的吸能特性,进行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显示:在列车碰撞的过程中,各个界面的吸能情况并不均衡.对此,对比了车钩系统在不同配置条件下的吸能特性,寻找列车碰撞过程中各界面的吸能规律,并进行一定的参数优化,使列车在满足车辆连挂和低速碰撞的要求条件下,可最大化地利用各界面的吸能容量,其配置结果对列车碰撞能量管理和车体结构强度的设计都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地铁与市郊铁路过轨运营特点的基础上,以乘客节省的总旅行时间最大化和地铁运营企业增加的总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过轨运营下列车开行方案双目标规划模型,并设计了基于模糊数学规划的求解算法.以某两条轨道交通线路为算例,研究过轨运营开行方案并对相关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铁与市郊铁路过轨运营既可节省乘客总旅行时间又可增加运营企业收益,且过轨客流需求越大、过轨站换乘时间越长、过轨方缴纳的过轨费用越少、过轨列车运营组织方案越合理,过轨运营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10.
早高峰时段,各大城市地铁线路和换乘站的客流运输与疏解压力巨大。本文首先说明部分列车在换乘站跳站,可延缓换乘客流乘车过程、降低换乘站客流疏解压力。在此基础上,构建地铁单线双方向列车换乘站跳站开行与客流控制协同优化模型,极小化乘客在始发站等待延误时间和换乘延误时间。其次,对相关非线性约束进行近似线性替代,将原模型转化为线性整数规划模型。最后,以北京地铁5号线早高峰为背景设计数值实验,使用优化求解器CPLEX调用分支定界算法求解模型,验证了模型的实际优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列车站站停和既有客流控制,优化所得方案在14 min内使得列车运载的乘客增加了2954人,并使乘客在站外延误时间、换乘延误时间和总延误时间分别降低了58.9%、16.9%和41.6%。 相似文献
11.
董云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3,(24):310-311
引言置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拥堵,快速公交建设成了各大城市共同考虑的重点,作为其骨干.地铁建设在当前愈发重要,目前国内上海、北京、昆明等大中城市都在加速建设。地铁所处环境较为特殊.一旦遭遇安全事故,很难逃生,而通信信号系统通过网络、自动化等技术.能够及时收集各种信息.更好地用于指挥地铁运行、联络、管理,进而保证其安全性。UPS电源在通信信号系统中重要性凸显,主要供电异常时及时发挥作用。电源系统的零地电压对信号、通信和信息传输都有重大影响.需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13.
王霖东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8,(5)
城市地铁工程不断增长,基坑的开挖也越来越多,如何控制基坑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已成为地铁施工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采用融合改进的GM(1,1)模型和神经网络,对基坑变形监测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处理,同时将预测结果与改进的GM(1,1)、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了定量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融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更高,为基坑变形监测预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