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配合盾构法修建地铁车站的技术方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介绍国外利用盾构法技术修建地铁车站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修建地铁区间盾构隧道时,采用直径6m左右单线隧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区间盾构隧道的基础上扩建地铁车站的4种施工方案.根据广州地铁3号线林和西路站的主要技术标准、修建规模以及各施工方案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车站结构.最后,讨论了应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施工步骤、车站结构设计方法、特殊管片的设计、环境控制和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为有效解决地铁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问题,繁忙路口地铁车站自然首选暗挖法施工。暗挖中洞法是地铁车站暗挖施工中比较成熟的方法之一。针对首次应用暗挖中洞法施工的磁器口车站,着重介绍了三拱两柱地铁车站暗挖中洞法的施工原理、施工步序、施工方法及钢管柱施工要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南京某建成地铁车站两侧基坑工程为背景,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方法首先分析了两侧基坑不同开挖方案下对已建成地铁车站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两侧基坑开挖方案按照施工方案3实施,对车站结构的影响最小,方案最优。若按照施工方案2、3进行施工车站结构最后的变形朝向先施工基坑侧。然后通过实际施工方案1和现场监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差别不大,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4.
王立军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34(5):128-128,F0003
对哈尔滨地铁一号线地铁车站施工工法展开研究分析,将为今后的地铁车站施工工法的合理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三维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新建地铁区间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主要分析了新建区间施工对既有地铁车站变形的影响,对既有车站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既有地铁车站结构及道床沉降均满足规范要求,新建区间施工安全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6.
以明挖地铁车站实际施工工程中观测到的混凝土裂缝为依据,介绍了明挖地铁车站中较常见的混凝土裂缝的特征并进行了初步分析。其研究对象包括侧墙竖向裂缝、层板、顶板45°斜裂缝、层板纵向裂缝和层板、顶板、底板横向裂缝。最后总结得出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和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南京地铁玄武门站施工为背景,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地铁车站主体工程裂缝控制中的应用,从设计控制与施工控制方面总结了地铁车站裂缝控制的经验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深圳地铁松岗站工程实际情况,对地铁车站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进行了专项设计,并提出了施工安全用电技术措施要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维快速拉格朗日算法原理,结合华东软土地区某盖挖逆作法施工换乘地铁车站工程实际并考虑基坑的周边环境因素,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盖挖逆作法地铁结构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性状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基坑开挖各阶段的变形场,为地铁车站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较好的控制结构变形量的方案,以确保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并保证基坑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地铁车站常见的两种围护结构墙体体系有两种,即复合墙体系和叠合墙体系。本文结合相关地铁车站叠合墙、复合墙设计施工的实践,从结构受力体系、车站防水等方面对地铁车站叠合墙、复合墙的结构体系的优缺点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多拱双层式车站的洞桩法和桩桩法施工技术分析的基础上,以K城市2号线为例,建立了暗挖地铁车站隧道模型,并对模型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多拱双层式暗挖地铁车站施工技术的综合比选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多拱双层式暗挖地铁车站,推荐优先采用洞桩法施工。  相似文献   

12.
地铁车站风道风井的合理设置对于车站施工工法、地面风井规划、车站规模及工程造价都有很大的影响,详细介绍了大连地铁风道风井设置及环控系统的组成。  相似文献   

13.
地铁车站的建设有多种施工方法,因受周围环境的限制,采用暗挖法施工大跨车站时,NTR工法在结构防水、地面沉降及施工安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沈阳地铁二号线新乐遗址站引进使用NTR工法,在国内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4.
为使地铁车站在运营开通后能够较好地完成运输乘客的工作,发挥地铁大运量的优势,车站必须预先做好客运组织的研究工作,指导车站的客运组织工作。所谓地铁车站客运组织,主要是指经过对车站设备、设施和空间以及车站周边环境的分析,制定符合地铁车站实际情况的乘客进站、乘车、下车、出站的疏导、指引方案,以及根据方案进行车站行车、票务和人员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地铁车站的防水工程是地铁建设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保证结构使用寿命的屏障。结合目前国内最大的一次性暗挖地铁站——北京地铁黄庄站的工程环境和施工工法,介绍黄庄站的防水设计原则、设计形式及防水施工工艺,尤其是施工缝、变形缝等特殊部位的防水设计与施工。对类似的地铁车站防水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上海及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的地铁项目施工正进入又一轮高峰期,与此同时,对地铁地下结构的耐久性提出更高要求,结构的使用年限也由原来的50年提高到100年。以地下主体结构施工为例,将防水应遵循"防、排、堵、截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与施工实际结合,总结地铁车站结构耐久性防水技术几个关键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上海及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的地铁项目施工正进入又一轮高峰期,与此同时,对地铁地下结构的耐久性提出更高要求,结构的使用年限也由原来的50年提高到100年.以地下主体结构施工为例,将防水应遵循"防、排、堵、截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与施工实际结合,总结地铁车站结构耐久性防水技术几个关键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8.
朱峰 《北方交通》2020,(1):80-84
基于数值模拟,对沈阳地铁九号线奥体中心站及奥-奥区间近接沈阳地铁二号线既有车站施工进行全过程模拟分析,分析了不同区域施工对既有车站产生的影响,寻找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点,确保工程顺利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为了尽量降低地铁车站施工对既有地面交通的影响,盖挖法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施工方法,其中构建一个稳定、可靠的临时路桥系统是盖挖法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这方面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的设计规程加以约束。结合某地铁车站盖挖法施工的实际工程,就临时路面板的设计计算、军便梁体系的设置参数以及军便梁与围护结构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展开计算分析,获得了诸多有益的结论,同时为盖挖法临时路桥体系设计计算提供了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20.
沿海地区地铁车站的建设受地质条件和传统管理方法的制约,施工效率低下,且安全和质量问题频繁发生.以深圳地铁12#线福永站工程为例,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引入BIM平台,整合施工各个阶段及各方面信息,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沿海地区地铁车站施工管理方法.通过对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三个方面进行管控,保障地铁施工的顺利进行.相关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