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无线充电技术以换电和传导充电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受到行业的广泛认可和推广。本文分析国内外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现状,总结无线充电的技术难点以及相关标准和测试情况,最后提出未来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如今,隔着空气的电流传输已成为了可能,手机的低功率无线充电已经实现.另一方面,各国政府实施优惠政策,鼓励人们购买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于是,汽车无线充电也被摆到了议事日程之中. 无线充电的优势和愿景 汽车无线充电对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来说是一种简单快捷的充电解决方案,车辆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无线充电,省去了插上插头的麻烦.在极冷的气候环境下,电动车充电桩很有可能被冰雪覆盖,无法使用.但无线充电技术可以满足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充电需求.  相似文献   

3.
尤建祥  王辉  陈金阳 《汽车电器》2020,(5):19-20+25
本文主要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现状和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因其高安全性、智能操作和灵活便利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无线充电技术体系结构、电动汽车的种类和特点,然后建立了一个基于磁耦合谐振技术的无线充电系统。分析了PSpice中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特点,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充电系统和DC/DC降压变换器电路。通过公式推导和仿真研究了补偿拓扑、谐振频率、谐振线圈降压变换器与系统传输效率和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改变线圈参数(如增加线圈半径和匝数),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补偿和逆变电路,可以提高系统的输电效率和负载功率。最后,分析了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动汽车中可能的发展趋势和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汽车工业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这就使得电动汽车的研发与应用成为了一个新的趋势和潮流.目前电动汽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驱动电机的控制技术、能量储存技术等方面,而其中的核心关键技术是电能的存储与分配.  相似文献   

6.
<正>本世纪初开始,电动汽车的发展就因为里程焦虑——行驶里程短、续航能力弱受到制约,原本轰轰烈烈的发展局面逐渐冷却下来,各大车企不再层出不穷地上电动车项目,而是进入了平稳的技术储备期,换言之,电动汽车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遇到了技术瓶颈,并且至今没有突破。经过十余年的各种探索,目前解决这个瓶颈的技术集中在两种思路:一种是开发蓄电能力更强的电池,一种是增加充电的便利性,以充电代蓄电。相较电池行业的成熟度来说,新型充电技术的发展是个蓝海,而在这个蓝  相似文献   

7.
朱俊 《天津汽车》2011,(12):50-52
发展电动汽车是节能、环保和低碳经济的需求,电动汽车的充电装置相当于汽车燃料的加注站,无线供电(WPT)是未来电动汽车供电技术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综述了无线充电技术能解决电动汽车发展的难题,接着介绍了无线充电技术是扩大电动汽车市场的关键而受到了关注,然后研究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的类型、工作原理,最后讨论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力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包括接触式充电和无线充电.接触式充电采用插头与插座的金属接触来导电;无线充电或称无线供电WPT(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是以耦合的电磁场为媒介实现电能传递.对于电动车用无线充电,即将变压器原、副边绕组分置于车外和车内,通过高频磁场的耦合传输电能. 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巨大需求使得相关技术的研发应用相当活跃.典型的应用包括新西兰国家地热公园的30kW旅客电动运输车、美国洛杉矶的无线充电移动充电实验公路,以及韩国销售的配有车载无线充电手机充电器的宝马7系列轿车等.日产聆风、雪佛兰沃蓝达和三菱CA-MiEV概念车均拟应用无线充电技术.  相似文献   

9.
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了世界的重点。电动汽车由于低碳环保,是汽车产业的的未来发展趋势。与电动汽车配套的充电设施必须与之保持同步,电动汽车的发展才能不受制约。为此,本论文重点研究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电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市场容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快速补充车辆电能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功率充电技术应运而生。本文通过研究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的需求,分析当前大功率充电的发展现状及受限因素,结合未来趋势,提供大功率充电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从而缓解环境的污染问题。目前各大汽车企业都加大了对电动汽车的投入以及研究力度,整个电动汽车的市场发展日益繁荣,在电动汽车发展的过程中,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可以让电动汽车在操作的时候更加便捷,并且安全隐患也较少。本文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并且探讨了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了节约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近年来,世界各国及各大汽车企业加大了对电动汽车的投入和研究,电动汽车市场亦日趋繁荣,但目前仍存在许多关键性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与续航里程相关的无线充电技术因其操作便捷、公共占地面积小、安全隐患少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主要就电动汽车国内外发展现状,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方式及市场应用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不同电动汽车使用场景所适宜的无线充电方式。  相似文献   

13.
<正>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不需通过电线的连接,可以将电力传送给电动汽车给电池充电,这叫无线充电或非接触式充电。试想一想,未来只要将电动汽车停在埋设有无线充电设备的停车场与路旁停车位上,打开车上充电开关,电动汽车就能自动完成充电,看不到一排排充电桩,也不需要从车上拉扯下粘着灰尘的充电电缆,该是什么情景!电动公交车还可以一边行驶一边进行无线充电,公交汽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减排和节能逐步成为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电动汽车逐步成为了汽车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而充电设施技术却制约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当前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普遍为有线接触式充电,这种充电方式在实际操作中有诸多不便。本文以无线电能传输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磁耦合谐振式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设计方案。针对充放电传输效率问题,设计一种改进型的ZCT-PWM软开关斩波电路,利用软开关变换电路,减小了充电过程中的开关损耗。同时,采用基于TMS320F2812的DSP充电控制回路,进行了相关的实验测试。其实验结果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无线充电系统测试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品质的保证,测试技术的研究有助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行业向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首先介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基本原理,对国内外无线充电标准设备现状以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标准现状进行综述,然后系统地介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测试分类及研究进展,最后指出现阶段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测试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之一,其零排放污染的特点成为最具优势之处。但给电动汽车充电成为一项很麻烦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北京市20多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到中兴公司参与调研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座谈。为了宣传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的提案,北京市政协委员郭耕驾驶自己的电动汽车来到座谈现场,当车辆停车入位后,便进入了充电状态。郭耕表示,新能源汽车目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首先,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上,雷声大、雨点小;其次,电动汽车最大的缺陷是续航里程有限,但可以通过充电设施的排布予以弥补,充电设施入社区、入加油站、入宾馆饭店、入超市商场等的停车场  相似文献   

18.
蔡立  龚国庆  李盈 《汽车电器》2020,(10):20-23+26
随着电动汽车数量持续上升,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亟待解决。传统有线充电方式存在接口磨损、线缆老化、接触不良等安全问题,而无线充电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些安全隐患。本文参考无线充电相关设计规定,利用ANSYS/Maxwell和MATLAB/Simulink搭建了无线充电基础电路模型,基于PID控制器提出了一种系统恒输出控制策略。通过仿真证明了该系统可实现93.8%的传输效率,并根据输出目标稳定系统输出,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如今,隔着空气的电流传输已成为了可能,手机的低功率无线充电已经实现。另一方面,各国政府实施优惠政策,鼓励人们购买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于是,汽车无线充电也被摆到了议事日程之中。  相似文献   

20.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WCT)是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非直接接触式电能传输技术,具有运行安全﹑充电智能﹑配置灵活等优点。本文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体系﹑类别与技术特点进行了综述。其研究热点包括:电力电子拓扑结构﹑磁耦合元件结构﹑能量传输水平﹑建模思路﹑生物安全等,对上述热点问题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总。概述了相关汽车企业与实验室的实用化成果。该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包括:电力电子拓扑结构与控制算法的创新与优化﹑生物安全以及新材料应用等,而应用趋势则包括:行进状态充电﹑辅助驾驶和V2X(车辆到电网(Vehicle-to-Grid,V2G)﹑车辆到住宅(Vehicle-to-Home,V2H)等)双向电能传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