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获取在役桥梁加固经济性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的递推层次结构,构建了最底层、中间层以及最高层的在役桥梁加固经济性评估模型,同时结合权重修正技术和模糊数学理论,最终获得了在役桥梁加固经济性的评估方法.经实践检验,在役桥梁加固经济性评估结果能较好地指导桥梁管养工作者对服役桥梁采取安全、有效、合理的处置决策,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城市桥梁建设单位众多,难以有统一的管理标准,桥梁原始资料缺失现象时有发生,桥梁运营过程又由于缺少必要的管理养护,造成在役桥梁技术状态不明确。在城市化进程中,交通运输需求巨大,超载超限时有发生,引发各类桥梁事故。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管养规划,保证城市桥梁的正常运营。通过对温州市主城区桥梁管理及养护中长期规划的介绍,为其他城市制定同类规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自实施以来已经2年多,它是在役桥梁体检手册,规范指导管养单位对桥梁的体检工作以便及时发现桥梁缺陷,提供养护依据,确保桥梁使用安全。本文就该标准的实际运用做简单讲解,提出运用中发现的问题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某高速公路装配式结构简支转连续体系小箱梁桥为例,对桥梁运营中出现的主梁出现结构性裂缝病害归纳汇总和成因分析。通过增大截面+体内预应力方法来恢复结构承载能力及正常使用功能。从新建桥梁设计和管养的角度出发,结合现行相关规范,对发生上述病害的桥梁进行成因分析、加固设计,以期给桥梁设计单位、桥梁管养单位在桥梁设计、桥梁运营管养的各个阶段提供参考,从而尽可能减少上述桥梁病害的发生,保证桥梁安全舒适的运营。  相似文献   

5.
某钢筋混凝土旧桥承载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桥梁运营年限的增加,大量在役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成为现有桥梁管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旧桥承载力评估的内容和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外观检测、结构检算及静载试验分析某钢筋混凝土旧桥的承载能力,同时采用有限元法分析该桥在静载试验过程中的应力及变形.结果表明,该桥安全储备不足,构件劣化的趋势较快.综合考虑其它因素,建议拆除重建该桥,并给出新桥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某高速公路装配式结构简支转连续体系T梁桥为例,对桥梁运营中出现的主梁滑移、桥墩偏移、支座功能失效等病害归纳汇总和成因分析。通过桥墩纠偏、梁体复位、更换支座等方法来恢复支座正常使用功能、恢复梁体自由变形、防止梁体在运营过程中发生落梁。从新建桥梁设计和施工的角度出发,结合现行相关规范,对发生上述病害的桥梁进行成因分析、加固设计,以期给桥梁设计单位、桥梁施工单位以及桥梁管养单位在桥梁设计-桥梁施工-桥梁运营管养的各个阶段提供参考,从而尽可能减少上述桥梁病害的发生,保证桥梁安全舒适的运营。  相似文献   

7.
随着发达国家桥梁建设高峰期的过去,桥梁结构的养护管理已逐渐成为各国桥梁工作的重心。管养经验表明:传统的纠正式养护方法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基于桥梁性能随时间变化规律开展的预防性养护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桥梁管养效率和质量,因此,长期性能研究成为全世界桥梁技术的研究热点。该文主要介绍了欧盟、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桥梁长期性能和预防性管养方面的研究概况及工程应用;同时,结合中国桥梁管养研究现状,通过比较分析,提出笔者的思考和在中国开展桥梁长期性能研究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周旭东  李毅  朱尧于  付佰勇 《公路》2021,66(12):389-394
计算机视觉技术能够简化工作,提高效率,在工业、检测等各种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桥梁作为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养护至关重要.结合大数据建立完善的智能化桥梁管养体系具有长远意义.首先简要介绍了桥梁管养技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应用现状,然后详细介绍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桥梁管养中的研究与应用情况,最后总结和展望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桥梁管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推动中国公路桥梁检测和评价技术的进步,对桥梁结构检测、评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桥梁外观损伤、内部缺陷以及几何与力学特性的检测原理、内容和方法,对PC桥梁预应力综合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了重点评述;同时,总结了在役RC桥梁、PC桥梁安全性评价方法以及钢桥疲劳寿命评价的最新研究进展。综合分析表明:在桥梁检测技术方面,智能化无损检测是桥梁检测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以图像识别技术、声波CT技术等为代表的智能检测技术在桥梁外观损伤、内部缺陷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以预应力定位、锈蚀、压浆密实度和钢束张力为特征的预应力综合检测技术,可为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承载力评价提供重要手段;在混凝土桥梁评价技术方面,以裂缝特征、有效预应力状况为特征的混凝土桥梁损伤评价方法;为大量在役损伤混凝土桥梁的安全性量化评价提供了可能;在钢桥疲劳寿命评价方面,基于疲劳构造细节S-N曲线的名义应力法仍是钢桥疲劳评价的主要方法,但基于现代裂纹检测手段的断裂力学方法已成为今后钢桥疲劳寿命评价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吴中路立交桥多年来的长期检查,了解桥梁在运营过程中病害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关键病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桥梁的危害程度,让桥梁管养部门能及时掌握桥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能有针对性的对桥梁进行养护维修,确保桥梁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1.
由于桥梁在运营过程中,桥梁各项指标会呈逐年下降趋势,需要通过某种方法研究桥梁技术状况及变化规律,并确定合理时机对桥梁进行预防性养护,使桥梁在寿命期内能安全和合理使用。基于清远某座桥梁2008年-2017年桥梁技术状况的历史数据,将灰色预测模型和马尔可夫链结合,构建了桥梁技术状况预测模型,并给出桥梁技术状况预测公式。分析结果表明,灰色马尔可夫链对于桥梁的技术状况评分拟合度较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精度要高,预测效果更好。通过文章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分析得出以桥梁技术状况评分85分作为桥梁预防性养护时机是合理、经济的,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的桥梁管养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桥梁长期静态安全监测数据量大、影响因素复杂、时域信号难于分解等问题,根据桥梁结构响应信号中各种作用效应的周期重现规律,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在频域内对多种组成成分进行分离,去除或减小活荷载效应、短时温差效应以及随机干扰误差的影响。利用PCA提取低频段主分量信息用以表征桥梁结构运营状态,为在役桥梁的管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理论推导及实桥案例证明该方法有效,为桥梁安全监测数据分析提供了一种新颖手段。  相似文献   

13.
桥梁的安全运行关键在科学养护,特别是一些特殊结构的桥梁,国内不少管养单位尚缺乏较为科学有效的养护经验和方法,通过对系杆拱桥易产生的病害描述、提出了养护维修可采取的措施,并总结系杆拱桥各关键部位的养护要点,以供公路管养部门在对同类的桥梁养护管理中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缺损状况的检测及评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近年来大量的相关研究文献和资料,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缺损状况的表现形式、检测技术和评价方法作概括性的介绍,并阐述研究思路或研究方法的框图模型。最后,指出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缺损状况检测及评价技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研究针对城市桥梁运营安全风险问题,开展运营风险点分析和管养决策研究。研究梳理了城市桥梁结构特点,明确了典型城市桥梁结构运营风险和外因风险。通过风险矩阵明确了不同运营风险的危险等级,结合管理决策矩阵,明确了不同管养策略的实施阶段,建立了城市桥梁运营期针对典型风险的中长期处置措施。有如下结论:1)典型的城市桥梁结构风险包括空心板铰缝失效、索结构失效、独柱墩倾覆、双曲拱等老旧桥梁垮塌、预应力体系失效、附属设施连接失效等;2)典型的城市桥梁外因风险包括超载重车、火灾、车船撞、洪涝等;3)可通过风险分析和科学决策,建立系统科学的中长期处置措施,改善结构专项性能,提高桥梁风险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集装箱运输车及超重、超限车辆的增多,使得很多早期修建的设计荷载较低的桥梁进入检修期,如何准确判断这些桥梁的安全状况,养护好现有桥梁,延长其使用寿命,首要和重点工作是进行桥梁的检测。文章就高速公路常规桥梁检测方法、内容、步骤及结果评定给予了详细论述,供管养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桥梁传统养护方式存在的问题,以泸州泰安长江大桥为例,提出了融合人工管养和健康监测系统的新管养方式。采用支持网络的B/S架构、ASP.NET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C#语言开发了大跨度斜拉桥管养系统。从开发目标、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设计、关键技术方面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经泸州泰安长江大桥的实际管养验证,该系统能很好地辅助桥梁工程师完成检查任务下达、检查数据存储、桥梁技术状况评估等一系列的管养任务。  相似文献   

18.
以一座在役带挂梁T型刚构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关键位置应力及挠度进行监测,并结合以往管养资料及计算分析结果,对桥梁运营期的应力及挠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前期的合理处治,桥梁暂未出现带挂梁的T型刚构桥常见的腹板开裂、悬臂持续下挠、桥面折线现象;监测期内重点部位的局部应力及挠度未见异常变化,结构目前处于安全的状态。可为同类型桥梁的管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信息融合技术在桥梁管养决策中的应用,进一步推动桥梁工程领域的信息化进程,建立了特大型桥梁的养护信息融合框架。首先,分析了基于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的特大型桥梁纵、横向信息来源和流转路径。其次,提出了数据级、特征级和决策级3个信息融合层级,并阐述了各层级信息融合的主要内涵。再次,构建了由实施保障、流程保障、标准保障、模型保障组成的信息融合保障体系。最后,以港珠澳大桥的管养信息平台为例,阐述了信息融合技术在桥梁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信息融合技术有助于构建规模巨大、构造复杂的特大型桥梁管养系统,并可有效提升管养决策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20.
以目前持续运营中的箱梁桥为研究对象,对桥梁目前的病害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桥梁的运营状况和结构特点,采用了体外预应力的加固方法对桥梁进行加固处治,改善桥梁的受力性能。该桥在进行体外预应力加固后,经过多年的运营,桥梁运营状况较好,实践证明该加固方法能改善桥梁的使用性能,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这将为该类桥梁的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