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岩混合边坡因其物质结构特点而具有多种变形破坏模式。该类边坡既有浅部雨水冲刷水毁、滑塌问题,也有基于土体自身强度较差原因造成的土体圆弧状滑动问题,以及受控于土岩结构面控制的土体整体滑移问题。变形破坏模式的多样性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导致土岩混合边坡在公路建设和后期营运过程中病害频发,严重影响工程建设和运营。对广乐高速公路K181+580~K181+790右侧路堑边坡工程地质环境和变形破坏机理进行分析,提出边坡的合理整治措施,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省玉石(玉屏—石阡)高速公路工程为例,分析了岩溶的危害及发育分布特点,介绍了路基内溶洞回填、注浆加固和泉眼处理技术,分别就路基内岩溶裂隙发育区、岩溶水、易崩塌边坡与漏斗岩溶、岩溶竖井、路床内的顶板岩溶及可溶岩与不可溶岩沉积结合部提出了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该文在对公路边坡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路线走向与边坡地层走向的关系、边坡外部形态、坡体结构和岩土体性质等因素对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类型的影响,提出了以"影响因素叠加识别方法"为核心的山区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类型快速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峰  昌志军 《路基工程》2014,(2):188-191
崩塌属于比较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崩塌的形成,一般具备某些典型的发育特征,大的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岩性的组合关系,是形成崩塌的前提条件。以贵州省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的和平互通工程为例,采用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方法,对崩塌堆积体进行稳定性分析。数值模拟法通过建模分析,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边坡可能发生滑动的区域,Bishop法较精确的计算出坡体稳定系数。崩塌堆积体在自然条件下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局部有应力集中现象,应加强防护。为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澜沧至孟连二级公路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北回归线以南,沿线地形复杂、构造发育,岩体破碎,地质条件差。通过对线路施工期中路堑边坡的详细调查,分析了施工期中滑坡、坍塌、崩塌灾害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坡体结构、开挖高度、开挖坡度等因素的关系,总结了灾害的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6.
岩溶发育地区地层变化非常复杂,该文通过介绍狮和公路桂和路立交桩基持力层的变化,说明在岩溶地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为大家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7,(1)
四川藏区公路地处高海拔、高烈度地区,公路沿线边坡岩体受低温冻融效应以及构造断裂作用的影响,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质量变化较大,为地质灾害高发区。因此选取结构面特性、岩体结构、地层岩性及组合特征、地形坡度、坡体结构、植被发育度、冻融环境特性和构造断裂带这8个因子作为岩体质量分级评价的基本指标,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高海拔高烈度区公路边坡岩体质量分级评价体系,提出了"岩体质量指数RQI"方法。结合对四川藏区公路沿线边坡岩体质量的调查,运用该体系对四川藏区边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适用性分析。该评价体系的定量评价与现场的定性分析总体一致,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黄土路堑边坡剥落病害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边坡剥落病害威胁公路的安全,破坏公路边坡的生态环境。依据大量野外实际调查所获取的资料,对黄土地区黄土边坡剥落的分布特征及其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黄土边坡剥落病害的发育与黄土边坡的极限坡率、边坡倾向、坡体黄土的粒度成分及含盐量、坡体土性及坡型相关。探讨了各因素对黄土边坡剥落病害发育的规律,研究结果可为黄土地区公路工程选线、勘察与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公路石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公路建设对生态退化的影响,阐述影响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环境影响因子及其影响的权重.提出适合贵州喀斯特地区公路石质边坡环境特点植物配置模式和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5.12汶川地震影响下大量变形破坏边坡,尤其是公路震害边坡为研究对象,选择118个典型地震影响的边坡实例,在现场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强震作用下边坡变形破坏的过程和发育分布特点及规律,揭示了强震作用下公路边坡变形破坏的力学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变形破坏地质力学模式和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岩溶洼地地质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贵州省岩溶洼地实地考察分析,从地质学角度对岩溶洼地成因做了详细的归纳分析。提出了岩溶洼地地质成因有岩溶裂隙发育形成和地下河流岩溶塌陷形成两种,并对这两种不同成因类型的岩溶洼地地貌特征做了详细对比。  相似文献   

12.
昔格达地层路堑边坡稳定性物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西(西昌)攀(攀枝花)高速公路建设需要,通过对西攀高速公路沿线昔格达地层既有铁路、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的调查研究,采用物元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归纳分析,系统全面地总结出昔格达地层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即坡高、坡度、坡体结构、含水率、植被覆盖率、岩石性质以及坡体内结构面产状与岩层产状,然后建立物元方程,得出各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同时对昔格达地层路堑边坡按稳定性进行归类,共分稳定型、次稳定型、次不稳定型和不稳定型4种类型。通过系统论述昔格达地层边坡稳定性与边坡地形、地质条件的关系,得到了昔格达地层路堑边坡稳定性的理论判别依据和判别标志。  相似文献   

13.
针对西部山区公路修筑和运营过程中斜坡湿软土地区发生路基沉陷、边坡滑坡、开裂等病害,分析研究了贵州山区公路26个典型斜坡湿软路基地基的病害特征。结果认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水文地质等是引起斜坡湿软地基病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结合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及岩溶不良地质发育特点,高速公路路线选择避绕地下暗河发育区的路线方案,避免在平行于背向斜轴线的单斜顺向岸坡布线方案。地质选线的贯彻落实确保了公路项目的顺利实施。路线总体走向平行于长轴背向斜轴线,施工过程实际发生的顺层边坡病害证实当路线走向平行背向斜轴线时,路线选择只能尽可能减少顺层边坡的段落长度,但顺层边坡问题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5.
基于毕节地区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分析,按膨胀土边坡破坏主控因素的不同,其破坏类型分为受裂隙控制的浅层坍塌型、受土岩交界面控制的沿交界面滑移型以及均质坡体的整体失稳型。通过现场调查与实体工程长期跟踪,分析了不同的边坡坡率、边坡高度与防护措施的膨胀土路堑边坡稳定性,提出了毕节地区膨胀土路堑边坡的适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与公路边坡所处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将四川省公路复杂边坡划分为5个分区,收集公路复杂边坡的特征数据进行统计研究,得到各分区公路复杂边坡的典型特征,结果表明各分区中的公路复杂边坡外形及工程地质特征均有较明显的区别,同时各分区中的公路复杂边坡特征具典型性,表明所用的分区方法是适宜的,研究得的公路复杂边坡的分区典型特征可以为四川省公路复杂边坡类比处治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与公路边坡所处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将四川省公路复杂边坡划分为五个分区,收集公路复杂边坡的特征数据进行统计研究,得到各分区公路复杂边坡的典型特征,结果表明各分区中的公路复杂边坡外形及工程地质特征均有较明显的区别,同时各分区中的公路复杂边坡特征具典型性,表明所用的分区方法是适宜的,研究得出的公路复杂边坡的分区典型特征可以为四川省公路复杂边坡类比处治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红粘土路堑边坡防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勇 《公路交通科技》2014,(2):104-105,124
红粘土作为一类典型的特殊土,在贵州分布较为广泛。由于其不良的工程特性,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引发塌方,滑坡等问题。本文结合贵州省红粘土路堑边坡现场调研的结果,对红粘土路堑边坡的设计提出了切实的建议措施,并用于指导红粘土路堑边坡的施工中。  相似文献   

19.
文章应用实地调查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归纳公路边坡排水系统典型水毁形式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公路边坡排水系统的完善性和自身稳定性作为其易损性评价的主要指标,建立了公路边坡排水系统易损性评价模型和易损性等级划分体系,为公路边坡及边坡排水系统水毁灾害的减灾防灾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查明贵州省贵安新区黔中大道某特大桥主墩区域的岩溶分布情况,采用跨孔电磁波层析成像探测技术,获取电磁波在孔间地层传播过程中的时间剖面,通过拾取电磁波的初至时间,反演获得地层的速度场和衰减系数场,对比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特征,可推断岩溶异常区。探测结果表明:1)电磁波在岩溶区的速度与衰减系数和围岩有密切关系,据此能分辨出岩溶的发育情况; 2)采样间距与分辨率成反比关系; 3)孔间距是影响探测效果的重要因素; 4)后期钻探验证了与本次跨孔电磁波层析成像探测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