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安交警机关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主要依照路权原则、安全原则、先行原则划分当事人在事故中的责任。笔者通过走访多年处理交通事故的老民警,总结出如下四要素是安全行车的绝招。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国内开展道路交通事故车辆深度调查、数据分析和安全缺陷治理的机制和方法不够完善,本文通过研究和借鉴国外事故车辆深度调查与安全缺陷治理经验,提出改进我国事故车辆深度调查与安全缺陷治理工作机制和方法的建议。开展道路交通事故车辆深度调查,分析车辆设计、制造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理,是提升道路机动车辆运行安全水平的有效手段。国外汽车先进国家一般都建立了相对统一、完善的车辆事故车辆深度调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车辆应按道路最高限速值以内速度行驶。目前.在出现车辆交通事故时,判断事故责任多与车速过快有关,所以在设置道路最高限速值时,大都是能低则低,总认为车速低一些能减少车辆交通事故。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人为偏低设置道路最高限速值的现象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开展道路交通事故车辆深度调查、数据分析和安全缺陷治理的机制和方法不够完善,通过研究和借鉴国外事故车辆深度调查与安全缺陷治理经验,提出改进我国事故车辆深度调查与安全缺陷治理工作机制和方法的建议,并结合我国交通事故现状,提出加强对重点车辆调查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从《道路交通管理条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到《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我国的交通事故处理在有法可依的道路上走过了15个年头。跟据"路权原则"认定交通事故责任,也有了近20年的处理实践。但是,路权原则的建立并无法理基础,亦没有得到事故立法的认可。已废止  相似文献   

6.
当发现车辆发生安全事故机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及时警示驾驶员采取恰当措施操纵车辆,可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通过对基于车路耦合的汽车山区行驶安全度模型的分析,确定了可用来预测车辆在山区道路行驶过程中安全程度的参数,同时提出山区道路车辆行驶安全预警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可以根据测试车辆的某些运行状态参数,结合车辆前方道路参数计算车辆当前的安全度量化值及其变化趋势,预测车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相似文献   

7.
唐建 《时代汽车》2023,(10):189-191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遇一辆肇事车辆存在多名当事人,但因缺乏视频资料且证人证言相互矛盾或无法询问的情况下无法明确谁是驾驶人,根据事故调查需要,交警部门需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道路交通事故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明确谁是驾驶人,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提供一定的依据。道路交通事故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是指根据案情,对与事故相关的现场、车辆、伤亡人员进行勘验后,依据勘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涉案者在事故发生时所处行为状态书面意见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04,(20):17-19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前,关于其的方方面面的讨论就在如火如茶的展开。讨论涉及驾驶员与行人的强势弱势关系的转变、交通事故中的处理原则、道路通行权的优先原则、法律给予行人的特别保护、执法监督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见仁见智、本文主要围绕该法律对车辆的约束与保护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研获得有关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四个方面的主要属性:外部环境、当事人特征、事故状况和事故地点道路状况。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公路车辆类型繁多、驾驶员性别比例严重不平衡、道路状况差、驾驶员无驾照、车辆无牌照等是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突出特征,为今后的道路设计、安全管理与宣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田农 《世界汽车》2006,(11):66-69
车辆安全性是顾客购买车辆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分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部分。主动安全是指汽车自身装置帮助驾驶员防止或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能;力被动安全是指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时避免和减轻车内乘员受到伤害和车辆损失的能力,实际上主要是撞车时的汽车安全性。PASSAT领驭作为上  相似文献   

11.
弯道是道路交通事故的多发场所,而弯道路段的车辆安全车速受多种因素影响。为综合考虑影响车辆安全行驶的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等因素,基于模糊规则推导出弯道安全车速的安全系数,同时基于车辆动力学计算车辆在弯道行驶时的临界安全车速,将两者结合保证车辆安全行驶。Simulink和Carsim联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保证车辆在弯道的安全行驶。  相似文献   

12.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十分复杂的,为确定人、车、路及环境等众多因素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原则上应对机动车的安全性能进行检验,以确认事故车辆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机件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及是否具有安全隐患。《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均有相应规定。事故车辆安全性能检验结果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分析交通事故成因的依据之一,同时也关系到事故车辆保险理赔。而制动性能是车辆安全性能中最重要的性能之一,下面谈谈事故车辆制动性能的判断准则及其检验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汽车碰撞交通事故分析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汽车与汽车一维碰撞时车速与能量损失的计算模型,阐述二维碰撞时车速计算模型与碰撞作用后车辆动力学模型,这些模型是道路交通事故科学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公正合理处理交通事故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和道路设施的改善,营运车辆以其所具有的方便、快捷等优势而成为道路运输的主力军。在公路运输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道路运输安全状况却不容乐观。据公安部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和死亡入数位居世界前列,群死群伤的重特大恶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我国是世界上典型的以混合交通为主的国家,由于车辆保有量大,使用率高,客车与货车或客车与客车之间发生正面或追尾碰撞事故时有发生,而大、中型客车与货车的体积和质量相当,若发生碰撞,后果非常严重。交通事故案例表明,在各类事故中,营运车辆是构成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肇事主体,除驾驶人、道路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外,营运车辆的技术性能和使用过程中的机械故障也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加强营运车辆技术  相似文献   

15.
车辆侧滑的根本原因是高速行驶的车辆在转弯或是制动时所产生的侧向力大于车轮的侧向附着力而引发侧滑,车辆侧滑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是一类常见的事故形态。侧滑会使弯道上行驶的汽车冲出道路向外倾翻、直线道路上行驶的汽车闯入对向车道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更严重的会使重心较高的车辆发生侧翻。由于侧滑事故的特殊性以及勘察人员专业知识的有限性等原因,许多侧滑事故在最初的鉴定工作中可能会被当做普通的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来进行处理。待鉴定人员发现过失再重新进行测量时,很可能会因印痕消失等原因,从而失去了正确计算肇事车辆速度的关键信息,给事故的鉴定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文章依托于某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中心参与的多起车辆侧滑事故鉴定工作,总结了轮胎侧滑印迹曲率半径侧滑车辆车速计算法和侧向附着系数侧滑车速计算法这两种计算侧滑车辆速度的方法。并且以实际车辆侧滑事故为例,利用侧向附着系数侧滑车速计算法加以分析计算得出最终鉴定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因此,分析侧滑事故形成原因,找出避免事故发生的方法,提出准确的侧滑事故处理与鉴定方法,不仅为广大事故鉴定人员提供了工作上便利,而且为侧滑事故的预防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安全出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中最重要的是人、车、路及环境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如何科学规范地处理交通事故,对交通事故作出正确的认定,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而目前的事故车辆技术鉴定工作缺乏符合相关法规,且较先进、科学、适用、可操作性强的鉴定规范。为解决上述问题,文中对事故车辆技术鉴定规范进行研究,主要介绍了事故车辆安全性能技术鉴定的作用、依据、鉴定项目的选择、鉴定流程及技术鉴定书的内容与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办理道路外交通事故时,要同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一样,通过事故现场调查,最后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道路交通事故证明》,交强险及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金对道路外交通事故同样适用。在事故现场调查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但涉及与道路外交通事故有关的"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及追究刑事责任方面已超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职权范围,应当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20,(6)
通过加强道路的防护安全设施,保障过往车辆的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出行的安全。主要阐述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重要性,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概况 交通事故的概念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0条第5款规定明确指出: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相似文献   

20.
交通事故发生在通行车辆的道路上,来往通行的车辆,会给现场勘查人员或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安全造成威胁。发生二次事故。本文详细介绍如何做好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的安全防护工作,以杜绝民警在勘查事故现场发生意外伤亡事故和避免连锁事故发生、保护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围观群众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