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针对在建船舶控制电缆线敷设、加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利用智能检测技术的功能,设计基于STC15W4K单片机的控制电缆连通性测试系统。系统由控制模块、执行模块、人机界面、线缆接口等构成。通过精密恒流源技术及ADC技术,实现船舶控制电缆事前检测。试验证明,该系统可实现对在建船舶控制电缆的检测功能,提高船舶电气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在船舶监控报警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计算机集中监控报警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原理,利用计算机将船舶所有监测点联接成系统,便于集中管理及控制。并叙述该系统对船舶各部位的火警,机舱中主辅机的油温、水温、压力、油烟浓度、液位高度等的监测及开关量控制等。  相似文献   

3.
卞根发 《船电技术》2006,26(3):47-49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集中监控报警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原理,利用计算机将船舶所有监测点联接成系统,便于集中管理及控制。并叙述该系统对船舶各部位的火警、机舱中主辅机的油温、水温、压力、油烟浓度、液位高度等的监测及开关量控制等。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STCW78/95公约关于压载水操作与管理的评估训练要求,设计了基于InTouch的船舶压载水监控系统,包括控制逻辑设计及监控界面设计。重点阐述了压载水监控系统中的控制逻辑设计,包括船舶配载控制逻辑、压载泵控制逻辑、船舶稳性计算与调节逻辑等。监控系统界面友好,工作可靠,且具有面向训练的功能特征,可满足评估项目的实训及评估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航运事业的发展,船舶数量不断增加。船舶的行驶环境复杂多变,易造成船舶航行偏移现象,在多船舶同时行驶的海域易出现船舶碰撞等问题,严重威胁着船舶航行的安全。为提高船舶航行安全,减少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对海上多船行驶自动避碰系统进行了创新和优化。利用PID控制方法对船舶行驶领域多目标航迹检测系统进行创新,以期达到更精准、快速的船舶避碰检测控制系统设计目标。通过该系统对船舶航迹航行状态进行检测控制,从而避免船舶在行驶过程中受外界环境影响出现的航迹偏离及信息延时导致的船舶碰撞等问题。为了保障船舶自动避碰系统的有效性,对船舶避碰检测和控制情况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及时有效地对船舶会遇的可能性做出精准分析和有效判断,并及时控制船舶航迹及速度,以便科学合理的执行船舶避碰方案决策,从而有效避免船舶碰撞事故,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6.
利用专家系统控制策略的思想,提出船舶装卸载分轮次序的控制原则、约束条件及实现原理。通过控制船舶的浮态提高船舶压载水的速率及排放能力,保证货物装载过程中压载水与货物操作相适应。利用专家系统的反向推理和正向推理相结合多级控制的控制策略,确定了船舶配载方案及船舶装卸载分轮次序,并提供船舶货物装卸载操作每一步的货物装舱顺序、时间及船舶浮态等性能指标,并通过实船计算验证系统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本方法能迅速、准确地确定船舶配载方案及操作步骤,提高船舶的配载效率,避免船舶配载中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7.
直接转矩控制是船舶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关键技术,船舶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具有非线性等变化,当前船舶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存在控制不精确、转速超调量大等缺陷。为了提高船舶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效果,设计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船舶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机制。首先分析当前船舶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进展,建立船舶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小波神经网络和PID相融合的船舶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机制,最后采用Simulink软件建立船舶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仿真平台。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机制减少了船舶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误差,船舶永磁同步电机转速超调量几乎为0,使船舶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具备更好的稳态性能,控制效果要明显优于其他船舶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设立船舶排放控制区的目标,是为了控制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改善沿海及内河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为控制船舶大气污染奠定基础。根据上述目标的要求,提出一种可对排放控制区内船舶废气进行实时数据采集的监控系统设想。该系统借助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设备嵌入至船舶烟囱内,通过互联网无限通信、GPRS DTU和云计算等技术监控控制区内所有船舶废气排放的实时动态,以更为客观精确的数据统计和直观及时的动态跟踪促进船舶排放控制区环境管理的有效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船舶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实现对船舶的实时监控,船舶控制舱室是船舶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控制舱室进行监控可以准确了解船舶的运行状态,最大程度保障船舶运行安全。本文对异构网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构网络的船舶控制舱室远程监测系统,系统使用现场总线技术、以太网、因特网、4G网络等实现控制舱室监控数据的传输和共享,设计了系统的整体架构,系统使用B/S结构,最后对服务器的数据库进行了设计。系统可以实现控制舱室的远程监控,因而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综合船舶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综合应用电子海图技术、CAN总线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Windows编程技术及控制工程的最新理论成果实现了综合船舶监控系统,具有船舶自动控制、信息综合显示、处理及报警功能。通过CAN总线和485串行通讯技术接收船舶机舱各检测点及各种航海仪器数据;将各种数据处理后送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然后送到综合船舶信息显示及处理系统进行数据显示、处理及报警等;电子海图系统接收雷达及GPS定位信息,进行船位的图形显示及海况信息显示,同时将导航信息送到船舶自动舵,进行航迹或航向控制。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带逻辑门槛PID调节规律的主机缸套冷却水温度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重点介绍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控制程序方案,提出了参数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离子迁移谱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迁移谱探测器控制系统需要完成对离子迁移谱信号,压力、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参数的实时读取、分析和处理,并实时监控仪器的运行状态.因此,要求该仪器内部的计算机系统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嵌入式计算机PC/104的实时性和稳定性满足了控制系统的快速可靠的要求.本文简要描述了PC/104的基本特点,重点阐述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和软件任务模块设计.提出了以SBS SCM/SDXa模块和ADT600数据采集模块构成的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13.
李燕 《舰船防化》2007,(4):31-34
介绍了一种便携式多通道、高精度温度检测数据采集系统。系统采用PT1000铂电阻作温度传感器,DI-720EN作为便携式数据采集器,上位PC机采用笔记本电脑。本系统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扩展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丁甡奇 《水运工程》2004,(10):66-68
介绍“重庆河段泥沙模型计算机自动测控系统”以及对流量、流速、水位等多种物理量实现计算机实时测量与控制技术,着重介绍应用透光法实时测量含沙量、沉降法测量颗粒粒径的计算机测量原理与方法。该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泥沙模型试验自动化测量控制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吕井勇  杨涛  张民 《机电设备》2009,26(5):27-29
随着对船舶电站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出现了以计算机和PLC控制为核心的船舶电站自动控制系统.本文给出了这种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上位机控制程序用VC++开发,包括了电站配电、并车、保护等全部功能,利用RS485总线实现与下位机PLC的通讯,PLC完成模拟量采集运算和开关量的控制.整个系统既能通过手动控制开关对现场硬件直接操作,也可通过遥控开关切换到计算机软件来控制硬件部分运行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鱼雷制导开口系统的发展对一体化仿真的需求情况,在给出制导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按递阶控制方法构成的仿真体系结构,并讨论多帧速配置中的仿真误差问题。  相似文献   

17.
船舶主柴油机缸套冷却水出口温度的智能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传热学的有关理论,对船舶主柴油机缸套冷却水系统的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船舶主柴油机缸套冷却水系统的动态热力数学模型,并将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PID控制引入到缸套冷却水出口温度控制系统中,以实现对对象进行在线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PID自适应控制比传统的PID控制的控制性能更好,而且前者具备适应控制环境变化的能力和自学习能力,当主机运行工况发生变化时,仍具有很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深水定位装置控制系统的原理和设计方案.该系统以SIMATIC S7-300 PLC作为控制单元,MPI网络运用上位机对运行工况进行实时监测.针对比例方向阀迟滞效应造成的非线性现象,采取了分段式控制策略.实际使用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