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250整体球铁活塞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活塞体进行了在最高爆发压力下的静强度有限元计算,旨在分析活塞体的强度、变形等在最高爆发压力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为以后的试验及结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进口捣固装置活塞螺钉的强度校核,从结构、性能、使用等方面分析活塞螺钉的失效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据比利时贝卡尔特公司报道,具有类金刚石涂层的铝活塞能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对涂覆类金刚石涂层的铝活塞进行试验,并和标准的铝活塞作了比较。功率测试仪的结果显示在低转速时功率至少提高了1%,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日本小松制作所开发高速柴油机用球铁活塞的目标和技术特征。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进行应力分析以降低重量,提高强度的实例。指出实现石墨细化,基体珠光体化及防止铸造缺陷是提高球铁活塞疲劳强度的关键,减少压缩高度对减轻球铁活塞重量具有重要作用。还介绍了球铁活塞的温度解析结果及提高球铁活塞冷却性能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对内燃机活塞实施表面强化处理可提高活塞早期性能,简化活塞的接触状态调试、磨合等试运转过程,提高活塞的耐热胶着性、耐磨损性,以及发动机输出功率。介绍了本田技术研究所在活塞裙部形成具有吸附、保持润滑油作用的覆膜的新方法,阐述了在覆膜材料设计方面所作的精心考虑,如配合粒子及其配合量的选定、树脂的选定等。经试验之后,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活塞表面强化处理工艺,并验证实施该表面处理工艺的活塞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性和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6.
数控加工技术在活塞制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丛新春 《铁道车辆》1998,36(4):91-94
结合活塞制造中的加工实例,论述了数控加工技术的原理及在活塞研制,生产中的应用,文中建议加快提高内燃机车活塞的数控加工技术水平,以制造出具有良好的好质量和性能的活塞。  相似文献   

7.
А.  БМ  沈虹 《国外内燃机车》1999,(4):21-28,37
介绍了全俄铁道运输科学研究院根据延长内燃机车柴油机使用寿命和提高其效率的任务,利用现代方法对气缸活塞零件在运用中磨损和损坏机理进行研究获得的结果和制定的一些旨在提高磨擦连结件的耐磨性和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缸径铸铁打桩锤活塞环使用中易折断、弹力易消失、使用寿命短等现象,开发出了基体材料为弹簧钢型材的打桩锤活塞环,它具有强度高、抗折断能力强、热稳定性好等优点,试用结果表明,与铸铁活塞环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应用ANSYS软件对柴油机重要部件一活塞原结构及其改进后的方案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首先,对活塞进行热分析,得到它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其不同工况下的综合应力场,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案活塞的强度、刚度以及可靠性均优于原结构。  相似文献   

10.
相比全浮式活塞销结构,半浮式活塞销具有成本上的优势,但存在活塞销拍击噪声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分析活塞销发生噪声的机制,同时,开发了一种优化的半浮式活塞销结构。通过测量活塞与活塞销的动态,并与全新的发动机润滑油动态可视化技术(光纤光缆连接法)相结合,分析了活塞销的噪声发生机制。采用光纤光缆连接法,不仅可实现发动机润滑油的可视化研究,还能在实际的发动机运行条件下,利用粒子跟踪测速技术,测量润滑油的流量矢量。上述研究结果与众多的活塞参数研究相结合,有助于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优化活塞形状。本次研究的结果是,经优化的半浮式活塞销结构具有与全浮式活塞销结构相同甚至更低的噪声水平。  相似文献   

11.
就活塞销上涂覆性价比好的磨合润滑剂问题,对取消车用发动机活塞连杆组件中连杆铜套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典型的车用发动机活塞都带有活塞销的销孔和销座。连杆上也同样有一个销孔,高硬度的钢制活塞销穿过这些孔连接活塞和连杆。一般来说,在连杆销孔内紧压一个铜套。铜套的作用是在润滑较差的情况下提供一个与活塞销偶合的接触面,以降低摩擦、磨损及刮伤等。然而,衬套增加了连杆质量[1.2](在保持连杆小头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去掉衬套的连杆小头外径较小,因而较轻),同时增加了活塞组件的制造成本和工艺,而活塞组件的强度并没有提高。在活塞销与活塞销孔,以及活塞销与连杆衬套的接触表面间磨损或刮伤是一种常见的失效形式,在发动机起动时尤为严重。以前的试验已证实,固体薄膜润滑剂可以预防刮伤和磨损,但是,通常都比不上带衬套连杆的成本效率。用Falex公司的试验装置对6种不同的润滑剂进行了试验,试验按照美国材料试验标准(ASTMG77)在环块试验机上进行。试验监控了摩擦系数、负荷、温度、表面特性、刮痕宽度及磨损材料的体积。根据试验结果,针对2种涂层在16台发动机上进行了无连杆衬套的台架试验和现场试验。  相似文献   

12.
优化制造技术提高DF11型机车活塞的运行可靠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活塞失效模式的分析,对活塞材料、结构、加工制造技术等进行了研究,提高了DF11机车活塞运行可靠性。运行实践表明,现役DF11机车活塞能满足安全寿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据预测,卡车柴油机功率的提高会进一步增加铸铁活塞和钢活塞的需求量,因而对活塞的润滑状态进行了研究。采用浮动衬套法对铸铁活塞和钢活塞的摩擦特性进行了测量分析,为了便于比较,也给出了传统铝活塞的摩擦特性。为了分析活塞的摩擦特性及研究中的新发现,对活塞的二阶运动也进行了测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铸铁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为边界润滑状态,其原因可能是活塞与气缸套间隙过大导致活塞倾斜角度过大,钢活塞由于裙部机油润滑充分,在上止点及下止点处于流体润滑状态。  相似文献   

14.
现代柴油机仍一如既往地要求降低排放和提高功率。然而,在降低燃油耗和废气排放的同时,要达到较高的升功率势必要求燃烧与不断提高的爆发压力具有良好的匹配。而目前常见的轿车柴油机铝活塞承受功率的能力已达到极限。因此,发动机零部件供应商正致力于研发能够承受更高机械负荷和热负荷的钢活塞。  相似文献   

15.
Federal Mogul公司针对升功率93kW的3.0L高增压柴油机用新型铝活塞的研究表明,铝活塞具有广阔的前景,不过,最高燃烧压力超过22MPa及升功率大于100kW的轿车柴油机必须使用钢活塞,在极其苛刻的条件下,钢活塞的热管理得到高度的关注。介绍了开发铝活塞和钢活塞的不同理念。  相似文献   

16.
对活塞钢顶重新进行了设计,在钢顶与铝基体之间加入过渡丝网,利用真空扩散焊使钢顶与过渡丝网连接在一起,并通过液压变形的方式使其成形为活塞燃烧室及顶面所要求的形状,该钢顶铝活塞采用挤压铸造工艺来制备.对钢顶与铝基体的结合强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对结合部位组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得的活塞其钢顶与铝基体之间可以实现很好的机械结合和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地铁火灾烟气在有活塞风和无活塞风影响下的扩散规律,在满足相似准则的情况下,搭建地铁站台液体缩尺模型试验台。用带颜色的水模拟火灾烟气,在获得烟气扩散现象的同时,测出烟气在典型位置处的流速分布与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火源强度为1.5 kW时,无活塞风作用下,烟气要充满182 m×12 m×4 m的站台需180 s,乘客有120 s的时间从左、右楼梯疏散;有活塞风时烟气充满站台只需30 s,乘客仅有25 s从右侧楼梯逃生。  相似文献   

18.
2000和4000系列柴油机活塞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TU公司对新的2000和4000系列柴油机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提出了高的要求。为了实现柴油机研制之初所定义的活塞可靠性的任务,Mahle公司制定出了详细的措施,以保证活塞的可靠性超过所要求的运行时间。新系我柴油机活塞的一个共同特征是采用了由特种黄铜制造的衬套。与无衬套结构的活塞相比,采用衬套的活塞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采用多连杆机构的新型活塞一曲柄系统,它能改变活塞在接近上止点时的运动,从而获得与运转工况相匹配的最佳压缩比。只要选择合适的连杆机构并优化具体的参数,就可以在不增加原发动机尺寸或重量的情况下安装这种多连杆可变压缩比(VCR)机构。以前的文章中已清晰地说明了该VCR机构的特点,它能很容易地实现压缩比的连续可变控制。通过在膨胀冲程中对上连杆的垂直定向能减少由活塞侧推力引起的发动机摩擦。此外,通过连杆尺寸的优化设计可以实现类似简谐运动的活塞行程特性,从而降低由活塞二级惯性力引起的发动机噪声和振动,并减少曲轴扭矩的波动。将上述多连杆VCR机构应用于一台涡轮增压发动机,研究了它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低负荷时提高压缩比和采用废气再循环,在高负荷时降低压缩比并提高增压压力,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输出功率。采用这种多连杆机构后的发动机活塞行程与传统发动机不同,类似于简谐运动。这种活塞行程的特征是接近上止点时活塞速度较慢,接近下止点时活塞速度较快。根据燃烧稳定性、时间损失、冷却损失以及摩擦情况,研究了在部分负荷工况下这种活塞行程特性对燃油经济性和最大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列车活塞风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运动列车与隧道气流的功能转换出发,以列车作用段作为活塞风压源,利用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程和湍流半经验理论,分析、探讨了活塞风压力产生的机理,构成类别和列车、隧道长度及表面粗糙特性、阻塞比、行车速度等作用条件对活塞风的影响,提出活塞风压力和活塞风速度的计算方法.以实车的隧道空气动力学试验资料为参照进行对比计算,计算活塞风速度与实测结果较好符合.通过不同隧道长度、不同阻塞比和不同行车速度的系列组合计算,进行无量纲工况的综合分析,得出活塞风变化的一般特性.活塞风的计算方法和特性为活塞风的充分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