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航海博物馆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在一个全名“康·蒂基”航海博物馆中陈列着两个木筏:1947年海耶德尔等5人,从秘鲁卡亚俄出发,航行101天,到达中太平洋拉洛亚群岛,从而证实了古代印第安人能够用原始木筏征服太平洋;1970年,海耶德尔等人又从北非摩洛哥出发,航行57天,到达巴巴多斯,从而证实了古代非洲人可以用原始木筏横渡大西洋。海洋博物馆在苏联爱沙尼亚共和国塔林,展出古代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精辟地写到: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发明。……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大的推动力。”指南针用于航海,使环球海域化为通途。明朝永乐年间,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200艘海船,2万多人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15世纪末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都是与指南针的应用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加的斯港     
加的斯(Cadiz)港位于大西洋东岸西班牙的最南端,北纬36°32′、西经6°17′。它是加的斯省连绵逶迤256公里海岸线上唯一的港口,是西班牙南部供应内地多种货物的重要海港。 12世纪,腓尼基人首先航海到达西班牙南部,与那些鲜为人知的史前时期人建立了航运贸易。腓尼基人以勇猛著称、他们乘船穿过直布罗陀海峡,沿大西洋海岸北行至不列颠,用锡、铝、金子和古代不列颠人做买卖。航行途中,他们在加的斯补充淡水和粮食。在很早的那些年代,腓尼基人就在加的斯建设港口和城市。为了寻找  相似文献   

4.
航海画廊     
《航海》1991,(6)
憩(摄影)杨颐年小河(装饰画)李根宝"了夕 、、 朽/织(装饰画)胡伟忠气心湖心(速写)严世善航行八图案︶张渭人晨曦(装饰画》仲德.48·航海画廊~~  相似文献   

5.
凡是海员和航海爱好者都知道航海界普遍采用的“蒲氏风级”。蒲氏,就是弗朗西斯·蒲福特,蒲氏风级的首创者,一位献身于航行安全事业的航海家和天文学家。  相似文献   

6.
王麟 《航海》2004,(1):27-29
16世纪末,欧洲航海家为寻找大西洋到太平洋的东北航路,曾探险到格陵兰海域。继1585年英国人首先发现戴维斯海峡后,荷兰航海家威廉·巴伦支率领部队东征探险,一直航行到喀拉海,创下了那个时代西欧探险深入北极海  相似文献   

7.
崔福元 《航海》1999,(6):35-38
人们一般都会认为麦哲伦是发现太平洋的第一个欧洲人。其实,麦哲伦并不享有这个“第一”,他只不过是命名了太平洋。而第一个发现太平洋的是西班牙的航海探险家巴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 巴尔沃亚1475年出生在西班牙的一个贵族家庭中。他出生的时代,正是地理大发现的前夕。1492年哥伦布越过了大西洋发现美洲后,立即在西班牙及其西欧各国引起轰动。特别是当哥伦布第一次远航归来时,带回几小箱黄金、稀世珍宝,还有奇禽异兽,把他发现的地方吹嘘成是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11日,在英格兰南部德温郡小镇托特恩外的托特尼斯河畔,人群聚集在两岸,关注着一艘蓝色的双体帆船的下水。帆船的主人是英国人皮特·高斯,高斯正打算用这艘帆船去创造新的环球航行世界记录。 今年38岁的高斯是一名对探险充满迷恋的英国航海家,他早年曾在皇家海军陆战队服役。高斯3岁时,在祖父的机动游艇上第一次得到了航海的体验。那天,老一辈的航海探险家布隆迪·哈斯勒正巧从普斯茅斯港出发,作单人环球航  相似文献   

9.
怒海惊魂     
梁益新 《航海》2002,(3):23-24
1996年的圣诞之夜,位于澳大利亚和南极州冰缘的大洋上,突然狂风大作,参加单人艇环球赛的一艘赛艇——16米长的“阿克·科隆”号正在这一海域航行,驾驶者是35岁的皮特·戈斯,他是进入这次环球赛的15名选手之一。 海上无风三尺浪,狂风起大浪滔天。“阿克·科隆”号剧烈地颠簸起伏,震颤得艇上的气压表指针直往下掉。这时,皮特·戈斯将主风帆放下来,仅留下船头的三角小风帆,驾着赛艇在几丈高的海浪中忽上忽下。 皮特·戈斯是两个月前从法国出发的,他的航行路线是南下大西洋,经好望角入南太平洋,再经合恩角,北上大西洋回到出发地。 此时,一丝寒意掠过他的后背,他不知道能  相似文献   

10.
在大西洋西部沿岸的一个平坦的小沙洲上,屹立着世界上最高的灯塔。塔高195英尺,它以高大的塔身和那划破夜空的闪光,向航海者警告:这是哈特勒斯角海区,船舶正在接近美国东海岸,航行务必谨慎!哈特勒斯角对于航海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浓雾、雷暴、急流常使得无数横渡大西洋来的船舶还没有到达彼岸,就在这里葬身鱼腹。几个世纪以前,航海者就把哈特勒  相似文献   

11.
老诚 《航海》2004,(1):22-23
1998年6月11日天将破晓,在汹涌澎湃的北大西洋海面上,大卫·塞林斯驾驶着大约30英尺长的“海卡普号”赛艇,迎着变化的风向和6英尺高的巨浪艰难地前进。这艘单人操纵、横渡大西洋的赛艇,是6天前从英国的普利第斯湾出发的。 塞林斯是一位有经验的航海能手,曾经两次单人横渡大西洋,船上的高频无线电收发机由于  相似文献   

12.
2001年总目录     
·笔谈·建设世界第一流高等航海学府 光荣而艰巨 任重而道远吴兆麟 (2·1 )不断创新和实践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航海类人才王跃辉 (2·2 )世界第一流高等航海院校的学生管理研究和比较研究武元凯 (2·4)关于一流航海学院建设之我见东 方 (2·6 )关于大连海事大学建设世界一流高等航海学府差距和对策的若干思考白德富 魏海军 (2·7)对建设世界一流高等航海学府的几点认识苑世强 (2·9)论“一体两翼”的学科定位及航海院校中法学发展之环境与特色屈广清 (3·1 )重视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建设 努力建设世界第一流高等航海学府朱义…  相似文献   

13.
航海趣闻     
挪威著名的探险家沙尔·海雅尔达为了证实古埃及人曾乘坐芦苇船漂航到美洲的可能性,建造了一艘命名为“太阳神‘拉’号”的芦苇船。 1970年5月17日,他从摩洛哥塞布港出发,向南美洲航行,全程大约6500公里。七月的大西洋上,风狂雨骤,洋面上掀  相似文献   

14.
·理论研究·关于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若干思考王昭翮 (1·1 )试论国际船员劳务市场的形成及变化对航海教育的影响文小芹 (1·6)中外航海教育若干政策比较刘正江 庞国斌 张世平等 (1·1 1 )论船员的适任标准及发展趋势季永青 王劲松 (1·1 6)以科研为桥梁密切校企合作 加速航海教育改革詹玉龙 陈宝忠 曾向明 (1·1 8)航海院校科研发展之管见蔡振雄 黄凯旋 陈景锋 (1·2 1 )中国近代航海教育历史经验钩沉史春林 于 霞 (1·2 4 )航海类专业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及其影响分析付昌辉 (1·2 7)新时期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实施探讨…  相似文献   

15.
梁益新 《航海》2009,(4):19-21
1857年9月8曰,美国“中美洲”号远洋蒸汽机客轮在通过巴拿马运河后的第七天,驶向佛罗里达湾,这是它的第44次航行,它虽创造过辉煌的跨越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航海奇迹,然而,这一次却是它的最后一次航行,因为它不幸遇到了大西洋海域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飓风。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总目录     
·专家访谈·依法办学 坚持特色苏文金 (1·1 )我国航海教育改革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探讨郑道昌 (2·5 )·本刊特稿·海员劳务输出面临的机遇与中国航海教育改革宋 溱 (2·1 )大连海事大学办学定位的回顾与思考吴兆麟 (3·1 )·IMO信息·强化STCW公约的有效性 (1·4)·航海教育立法研究·美国《1 980年海运教育与培训法》及其对美国航海教育的作用张世平 (1·5 )美国有关州立海运学院的法规述评张世平 吴兆麟 (1·9)《1 978年澳大利亚海运学院法》述评张仁平 (1·1 3 )我国航海教育立法体系框架初探王淑敏 (1·1 7)·…  相似文献   

17.
亨利·哈得孙是17世纪初英国著名的航海探险家。他一生历尽艰辛,多次远航探险,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北美哈得孙湾及其他一些地方。然而这位探险史上的名人非但未能在活着的时候因探险发现而载誉受功,却成为众多航海探险英雄人物中少有的生不惬意、结局悲惨的探险家。哈得孙所在的时代,正值西欧许多国家竞相探索从北大西洋通过美洲北部  相似文献   

18.
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次不平常的航海会编入《吉尼斯纪录大全》:31岁的苏联运动员谢尔盖·奈季奇的“大尉”号帆板沿着苏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沿海,冒着严寒,经过25天的奋力拼搏,行驶了1240海里。这是一次经过了无数次奇遇和危险的航行。这次航行打破了2项纪录。第一,从苏联的索奇——安纳帕连续不停地行驶,共用了9个小时。第二,从苏联敖德萨出来后,在进  相似文献   

19.
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一世纪间,汉使远航南洋、印度洋的航线、所经各国位置及船舶等问题,是在学术界争论和分歧很多的问题。作者根据史籍的记载,以航海史学为主,结合各国社会历史地理状况,航区的气象规律,航海、船舶的条件等进行探讨,提出一些论证和见解。主要的考释结果是:汉使来回所乘均系本国船舶;汉使船舶具有远洋航海的条件和能力,但不能作长达五个月的不着陆连续航行,它的航程时间不是纯航行时间;汉代航海家能利用季风作横越海湾的航行和及时完成各段航程。汉使所达各国中,都元国应在今新加坡一带;邑卢没、谌离、夫甘都卢三国应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下游、中游和西部滨海地区;黄支国应在今印度东南沿海之维查雅瓦达一带;汉使回程经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所至之皮宗,应为今马来半岛东岸之北大年,随后回至日南象林(今越南岘港南)。  相似文献   

20.
乔舒亚·斯洛克姆(1844—1909),美国航海家、冒险家、全世界第一个单独进行环球航行的人。他16岁开始在商船上当船员,其后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1895年单人驾驶1801年建造并经他重修的“浪花号”渔船开始环球航行。他从波士顿启程,经新斯科舍、亚速尔群岛、直布罗陀、南美洲、西印度群岛沿海,最后于1898年6月抵达罗得岛纽波特,完成其环球航行,历时3年2个月零2天,航程达4600英里。1899年,斯洛克姆根据他的这次航行写下了《孤身环球航行》成为世界著名的航海文献。本刊从这一期开始连续摘要登载这部作品精华部分,供大家欣赏。 斯洛克姆在第二次乘“浪花号”孤身航行途中失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