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由于工期对施工的限制,在地表水系相对不发达的北方地区,雨季施工时亦可能需要采用围堰措施。叙述了下米庄特大桥水下施工的围堰工程细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2.
介绍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京杭运河特大桥主墩深水基础低桩大体积混凝土承台钢板桩围堰的设计与施工,通过对两种围水方案的比选,采用了钢板桩围堰进行设计施工,取得了工期短、质量高、经济效益可观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九圩港大桥主墩承台采用单层钢板桩围堰方案进行施工,结合现场情况对钢板桩围堰的设计、施工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2):161-162
钢板桩围堰是桥梁承台基础施工中最常用的一种板桩围堰形式。结合工程实例,根据该大桥的地质水文等情况,采用了钢板桩围堰支护施工桥墩承台的方案,并介绍了海上钢板桩围堰施工、围堰水下封底混凝土等施工技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钢板桩围堰合理的内支撑施工方案对施工安全、工期长短、成本大小均有一定的影响。以阜阳至六安铁路颍河特大桥深水基础超长钢板桩围堰施工实践为例,通过建立钢板桩、内支撑和土层相互作用的三维整体有限元模型,根据封底混凝土施工时机的不同,选择4种施工方案,对超长钢板桩围堰内支撑施工方案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封底混凝土施工越早,对围堰结构的整体安全越有利;实际采用的施工方案要根据桥址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实际工程情况,经方案比选和分析论证以后确定。  相似文献   

6.
结合廖家沟特大桥工程实践,对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作了详细介绍,阐述了钢板桩围堰施工的技术要点与质量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7.
结合山西柳林黄河大桥深水基础钢围堰的施工方案比选,对钢板桩围堰、钢套箱围堰和双壁钢围堰三种常用钢围堰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研究,通过地质情况、水文情况、挡水高度、安全性等技术指标及劳动消耗、主要材料消耗、主要机械使用、造价等经济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评价钢围堰方案的优劣,得出了适合工程实际的钢围堰方案.  相似文献   

8.
粘土挤淤围堰施工是一种新式挤淤方法,是在静水中沿着土和淤泥层之间抛填黏土进行围堰,淤泥的存在将会对围堰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必须对淤泥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结合工程实例对水中抛填粘土挤淤围堰的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对淤泥厚度小于3 m的区域,在水中沿着土和淤泥层之间利用挖掘机破坏淤泥和土的粘接,快速抛填粘土置换淤泥,利用粘土自重且高于水面,将淤泥挤出围堰范围内,挤淤深度最大可以达到2.0 m。通过对围堰的检测结果发现,围堰施工方法对挤淤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对于淤泥层厚度不大的静水区域利用水中的抛填粘土在自重挤淤情况下可以加快围堰稳定,从而提高围堰的抗滑稳定。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桥梁水中基础施工中几种围堰施工方法的比较,决定在东莞水道特大桥承台基坑施工中采用钢板桩围堰,并对钢板桩围堰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深水承台钢围堰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61号墩承台施工为例,介绍了承台的施工方案、钢围堰的设计和施工,对同类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高性能钢在强度、韧性、可焊性和抗腐蚀性等方面优于传统钢材。如果将材料优势、设计与施工最优化结合起来,就可以显著降低成本,使结构更加合理耐久,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等。这些优势使高性能钢成为结构工程的理想材料,可见,高强钢和高性能钢的研究应用推动了可持续工程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扩散复合不锈钢/碳钢双金属管界面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锈钢内管和20钢外管进行表面清理、套装拉拔、端头密封,然后在内管中气体压力作用下在1050℃进行扩散退火.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界面形貌、界面附近的组织,测定了界面显微硬度和剪切强度.结果得到,内压扩散复合法可使内外管界面实现冶金结合,其剪切强度可达400MPa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Mg-Cu-Al合金作为中间夹层材料,研究了热轧法制备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的工艺,探讨了不同的实验轧制温度、轧制速度、中间夹层厚度、变形量以及二次轧制参数对其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对铝合金中间夹层两侧的扩散层的厚度、显微硬度及组织进行了测定,对复合板的拉伸及剪切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首次轧制温度600℃~635℃,轧制速度8~24 mm/min,中间夹层厚度0.6~0.9 mm,变形量14%~28%,二次轧制温度660℃~680℃,轧制速度16~24 mm/min,变形量21%~35%工艺条件下,复合板碳钢侧扩散层厚度可达61μm,不锈钢侧扩散层厚度可达50μm,显微硬度达到HV0.0251 000;扩散层主要由Fe2Al5相组成;复合板的抗拉强度达到526 MPa,剪切强度达到85 MPa.  相似文献   

14.
以Mg-Cu-Al合金作为中间夹层材料,研究了热轧法制备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的工艺,探讨了不同的实验轧制温度、轧制速度、中间夹层厚度、变形量以及二次轧制参数对其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对铝合金中间夹层两侧的扩散层的厚度、显微硬度及组织进行了测定,对复合板的拉伸及剪切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首次轧制温度600℃~635 ℃,轧制速度8~24 mm/min,中间夹层厚度0.6~0.9 mm,变形量14%~28 %,二次轧制温度660℃~680 ℃,轧制速度16~24 mm/min,变形量21%~35 %工艺条件下,复合板碳钢侧扩散层厚度可达61 μm,不锈钢侧扩散层厚度可达50 μm,显微硬度达到HV0.025 1 000;扩散层主要由Fe2Al5相组成;复合板的抗拉强度达到526 MPa,剪切强度达到85 MPa.  相似文献   

15.
钢桥面铺装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随着国内城市高架钢桥的大量兴建,城市高架钢箱梁桥面铺装技术难题亟待解决。文章通过分析南京南站快速环线高架桥的建设条件与技术要求,研究了城市高架钢箱梁桥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的技术性能,并结合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工程,介绍了环氧沥青铺装在城市高架钢箱梁桥应用的施工特点与工艺,可供城市高架钢箱梁桥面铺装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钢桥和钢筋混凝土桥各自的优缺点.日本的桥梁建造技术具有较高的水平,因此着重介绍了日本钢桥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阐述了为何中小跨距的钢桥将会成为都市立交桥、高架桥的主流桥梁.借鉴日本的发展道路,对中国钢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钢管混凝土拱桥虽然建设了不少,但在钢管混凝土的剪切滑移的研究和认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该文对短期静力荷载作用下的钢管与混凝土界面接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节段模型,对剪切滑移的ANSYS实体模型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两相邻吊杆间的单肢拱肋的时间历程响应曲线,得出了荷载从初始加载至达到极限承载力时拱肋位移的变化规律及各主要阶段的接触状态。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南沙港粮食及通用码头HZ和AZ型组合钢板桩施工技术,对施打钢板桩用的导向架,采用活动式限位装置、防扭曲装置加以改进,加强测量控制,提高了钢板桩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焊接热模拟的方法,模拟了高强贝氏体钢的U74钢轨钢过热区在正火和回火状态下的组织,结果表明:高强贝氏体钢过热区在两种热处理状态下的组织均为粒状贝氏体,而钢轨钢过热区为珠光体加少量铁素体。拉伸试验结果表明,贝氏体钢过热区在正火和回火状态下,其强度与贝氏体钢母材相当,延伸率大于12%,与母材匹配,钢轨钢过热区的强度与钢轨相当,但延伸率低。断口分析表明,贝氏体钢过热区断口呈韧窝状,为延性断裂,而钢轨  相似文献   

20.
对不锈钢内管和20钢外管进行表面清理、套装拉拔、端头密封,然后在内管中气体压力作用下在1050℃进行扩散退火.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界面形貌、界面附近的组织,测定了界面显微硬度和剪切强度.结果得到,内压扩散复合法可使内外管界面实现冶金结合,其剪切强度可达400MPa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