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2,(45):20-21
德尔福集团(原名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2002年世界500强中排位第166位,2001年营业收入261亿美元。德尔福在中国现有13家企业,其中4家独资企业(包括德尔福(中国)投资公司、德尔福技术开发中心)和9家合资企业,2001年在中国销售额5.2亿美元。随着中国经济和汽车工业迅速发展,2002年10月21日~23日德尔福集团执行副总裁罗德尼·奥尼尔  相似文献   

2.
云清 《商用汽车》2007,(11):108
作为全球领先的移动电子、汽车零部件和系统技术供应商,德尔福于1993年开始正式在中国开展业务。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德尔福在华企业的投资已超过5亿美元,拥有9家合  相似文献   

3.
总 部设在美国密执安州的美国德尔福汽车系统是世界 上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1996年销售额为278亿美元,占1996年全球前10让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市场份额的25.5%。其在36个国家有208个独资企业、46个合资企业和17个现代化技术中心。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将其所属的零部件企业剥离出来,使其成为独立法人企业、面向全球。德科电子公司原属于通用汽车公司休斯电子公司,1997年12月19日通用汽车公司决定将德科电子公司归属于德尔福汽车系统。 德尔福汽车系统在80年代起就竭诚在中国寻求合作  相似文献   

4.
周洁  白木 《上海汽车》2002,(7):10-12
1 现状分析 1.1行业散乱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多达几千家,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近百家,100~2000万元的也有100多家,大部分是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或是亏损的企业,而仅美国的德尔福去年在中国的业务总销售额就达5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德尔福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2002年全球销售额274.27亿美元,1999年5月28日,德尔福正式与通用汽车公司分离,成为完全独立的上市公司,德尔福已成为2002年度全球500强中第147位。它在全球41个国家中有169家全资制造厂、42家合资企业,53个客户服务中心和销售代表处与32个技术中心。德尔福集团在移动电子、汽车零部件和系统技术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德尔福产品主要分为两大部类。  相似文献   

6.
德尔福集团2004年全球销售额为,287亿美元,是全球著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德尔福集团自2002年参加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以来,已连续两年没有参加中国国际汽车展览会,在2005年上海的汽车展览会上,德尔福集团的展出面积为150m^2,展出了18类共80件代表汽车科技发展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吴憩棠 《汽车与配件》2004,(31):M001-M001
德尔福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2003年销售额280.96亿美元,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中排名第160位。德尔福集团在中国11年来已投资5亿美元,有8个合资企业和3个独资企业,2003年德尔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中国有关媒体更好地了解德尔福汽车系统在华企业生产运行情况,5月28日,德尔福汽车系统邀请北京、上海部分记者参观了德尔福上海汽车转向底盘系统有限公司、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上海德科国际蓄电池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并就地进行现场采访。这三家企业均为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但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9.
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德尔福日前宣布,2003年德尔福中国在启动研发能力、引进先进技术、加大中国采购以及获得客户认可等方面进展令人瞩目。为了确保其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德尔福中国正努力实现从单纯生产到生产、研发并重的战略性转变。 2003年德尔福在华销售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扣除公司内部销售和不控股的企业之后的合并报表收入达6.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0%。 “我们有信心保持德尔福在中国的领先地位以及快速增长的趋势。”德尔福中国总裁陈锦亚表示:“我们的客户需要在中国寻求更多的本土技术支持,以  相似文献   

10.
国际资讯     
《中华汽摩配》2005,(3):6-6
德国大众公司将全面调整中国战略;2004年韩汽车零部件出口59亿美元;德尔福2004年半轴全球收入超过5.50亿美元;丰田计划三年后成为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商。  相似文献   

11.
信息快报     
德尔福公司近期宣布,将与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凌云集团合资建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为中国汽车市场生产半轴产品。新的合资企业将落户安徽芜湖,德尔福与凌云集团分别持有60%和40%的股份。这是10年间双方合作建立的第二家合资企业。新的企业将命名为沙基诺凌云半轴(芜湖)有限公司,是德尔福在华成立的又一个经济实体。新的半轴生产基地将投资4千万美元,占地一万多平方米,预计2008年投入全面生产。随着新的合资企业的建立,德尔福转向系统部门在华的半轴生产能力将扩大一倍。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与配件》2009,(27):7-7
北京京西重工正在酝酿重启全盘竞购德尔福的计划。因债权人反对,德尔福此前与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PlatinumEquity以36亿美元价格达成的全盘收购计划已被推翻。目前,美国破产法院正要求德尔福重新公开出售其资产。京西重工3月30日以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尔福全球汽车悬架和制动项目。准备在北京构建高端零部件产业园区,而全盘收购德尔福曾被列入其下一步并购计划中。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配件》2014,(7):22-22
德尔福汽车有限公司目前公布了其201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业绩。2013年第四季度,德尔福销售额达到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  相似文献   

14.
爱信集团是全球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也是日本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2005年全球500强位列第344位,全球汽车零部件公司中排名第六位(仅次于博世、电装、江森自控、德尔福、麦格纳国际),其营业收入187.297亿美元,利润5.396亿美元。爱信集团是丰田集团的一员,下属14家子公司(见表1)。  相似文献   

15.
电装(Denso)公司是全球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2003年全球财富500强中排名第213位,全球销售额226.85亿美元,其中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销售16856亿美元,2004年全球销售额为270亿美元。在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博世、德尔福)。在2005年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本刊记者独家采访了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加藤俊行、株式会社电装上海事务所柴油喷射技术部乌越伸彦、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营业二部部长小西哲人、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田岛五生。  相似文献   

16.
美国德尔福汽车系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999年销售额达到292亿美元(扣除了公司内部互相供货的因素)。其中动力和推进系统占140亿美元;安全、热工和电气结构占105亿美元;电子与移动通信系统为5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世界汽车》2011,(5):156-156
德尔福汽车合伙企业(Delphi Automotive LLP)于2011年3月31日在北美宣布,公司分别以38亿美元和5.94亿美元的价格回购通用汽车公司持有的其A类股股份以及美国联邦退休金保障公司(PBGC)持有的其C类股股份。两项交易所需的资金部分来自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现金.  相似文献   

18.
《世界汽车》2012,(11):152-152
近日.德尔福汽车系统在山东省烟台市为德尔福柴油发动机管理系统烟台生产基地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该生产基地的建立标志着德尔福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投入.这将使德尔福更好地服务其迅速增长的亚洲客户群体。德尔福柴油发动机管理系统烟台生产基地的初期投资约为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3亿元)。德尔福设在烟台的柴油发动机管理系统生产基地将主要生产高精密度柴油燃料喷射系统部件。德尔福柴油技术以其独特的控制策略.使柴油燃料喷射系统在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始终提供精确的燃料供应量.实现最佳的排放控制和消声性能。该生产基地计划在2013年底前投入生产。德尔福的苏州生产基地将为烟台柴油发动机管理系统生产基地提供发动机电子控制模组(ECM)。  相似文献   

19.
《车用发动机》2005,(4):67-68
德尔福公司的柴油机共轨供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大量业务,其客户包括雷诺-日产、福特、现代、双龙、标致-雪铁龙、塔塔汽车公司、铃木和其他4家未公开的客户,2004年的销售总额约为15亿美元。近日,德尔福公司又与戴-克集团签订了一份合作合同,合同内容是德尔福公司为一个现有的奔驰发动机系列和一个即将开发的奔驰发动机系列开发和供应全套的柴油共轨供油系统和发动机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1.中国渐成零部件出口基地 从2001年以来,德尔福在华的业务量已经由初期的9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9.2亿美元,而且这个市场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为了与中国的市场地位相适应,德尔福也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中心,从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德尔福目前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5亿美元,中国不仅仅是德尔福的生产基地,还是出口基地,因此,对于新产品研发的继续投入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