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废气再循环装置(简称EGR),主要用于减少NOx的生成量、减少废气污染。因为NOx是在高温富氧的条件下生成的,引入废气再燃烧,可降低混合气的燃烧温度,可以抑制NOx的生成量。废气再循环装置通过EGR阀把少量的废气引入进气歧管与混合气混合,进入气缸燃烧。废气中几乎不含氧,是不可燃气体。这些气体与混合气混合使其可燃成份下降,降低了发动机燃烧时的温度,从而减少了NOx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2.
EGR装置的主要用途是减少汽车废气中的有害气体NOx,这种气体是在高温条件下,由混合气中的氮与氧直接反应的生成物.减少NOx生成量的最有效办法是降低气缸内的燃烧温度和速度,具体措施是采用废气再循环(EGR)的方法,将部分废气引入气缸内与可燃气体一起混合燃烧,由于废气的热容量大,会明显地降低最高燃烧温度和速度,NOx生成量也随之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
汽车废气中的有害气体NOx是在高温条件下,混合气中的氮与氧直接反应的生成物。气缸内的燃烧温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点火提前角越大,所生成的NOx量也越多。减少NOx生成量的最有效办法是降低气缸内的燃烧温度和速度,具体措施是采用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简称为"EGR")的方  相似文献   

4.
(三)废气再循环装置 汽车排放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NOx)是一种有毒气体,它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汽车上针对这种有毒气体而设置的排气净化装置,能把一定数量(全部废气的10%左右)的惰性废气与燃烧前新鲜混合气混合的装置就是废气再循环装置(EGR).  相似文献   

5.
广州本田雅阁2.0EXi、2.3VTi、3.0L系列轿车均采用了废气再循环(EGR)系统,以降低发动机燃烧的最高温度,降低排气中NOx的含量。EGR系统的组成如图l所示。  相似文献   

6.
废气再循环装置(EGR)是1972年美国汽油机开始使用的一种装置,目的是降低发动机废气排量。它将发动机排出的约20%的废气吸入燃烧室中,稀释油气混合物,降低燃烧最高温度,抑制NOx等有害气体的生成,从而减少废气中的有害气体,使排放更环保。  相似文献   

7.
EGR系统亦称之为废气再循环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使从气缸盖的排气口排出的部分废气再循环回到进气歧管,与混合气一起进入燃烧室以降低燃烧温度,从而减少NOx的生成量,最终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本文主要介绍本田雅阁轿车EGR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8.
实施排气再循环EGR反馈控制,使排气再循环量始终保持在15%~20%的最佳范围内,从而有效地减少了NOx的排放量。二者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三元催化转换器和排气再循环装置EGR的作用,同时降低HC、CO和NOx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大幅降低了油耗,提高了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9.
EC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系统亦称之为废气再循环系统,其主要作用是:使部分废气进入进气歧管,并与混合气一起进入燃烧室以降低燃烧温度,减少NOx的生成量。由此可见,废气再循环的控制对发动机工作性能有很大影响:如果废气再循环量不足,则不能达到有效降低NOx生成量的目的;如果废气再循环量过大,则发动机工作不稳定,综合性能恶化。在使用中,EGR阀卡滞是别克轿车较为常见的故障,这无疑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一、废气再循环装置的作用及控制方式 为改善发动机的工作状况,降低油耗,在发动机上采用了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即废气再循环装置,旨在把排出的一部分废气与新鲜混合气同时吸入气缸,以降低燃烧温度,提高热效率,同时由于其对NOx排放的特殊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了NOx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11.
二、四冲程摩托车纵横谈(10)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接2001年第4期) 7.9排气再循环EGR电控装置 EGR装置是将排气管内一小部分废气引入进气管,人为地使新鲜混合气中的废气量增加,使火焰的燃烧速度及温度降低,对Nox的净化作用非常明显.在理想空燃比14.7.时,20%的废气再循环量可使Nox浓度下降70%,而油耗只增加3%;另一作用是利用高温排放废气加热混合气,提高燃油雾化品质,接近稀薄燃烧方式.EGR系统是降低Nox排放量的主要措施之一,对二、四冲程发动机都适合.  相似文献   

12.
正1排气系统汽车排气系统是指收集并且排放废气的系统,一般由排气歧管、排气管、催化转换器、排气温度传感器、消声器和排气尾管等组成。汽车排气系统是主要排放发动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废气,同时减少排出的废气污染和噪音。1.1排气系统及排气歧管1.1.1单排气系统及双排气系统直列型发动机在排气行程期间,气缸中的废气经排气门进入排气歧管,再由排气歧管进入排气管、催化转换器和  相似文献   

13.
上海别克轿车EGR系统采用线性EGR阀,通过发动机控制单元(PCM)控制参与再循环的废气流量,以达到降低排气中NOx的含量。线性EGR阀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电磁阀(绕线管和线圈总成)、电枢总成、EGR阀位置传感器底座总成和EGR阀芯等组成。其中电磁阀连到EGR阀位置传感器上并构成EGR阀总成连接器;电枢总成位于电磁阀之中;  相似文献   

14.
<正>1柴油硫含量对排气后处理技术的影响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柴油机单靠燃烧改进等机内净化技术已很难满足排放法规的要求,排气后处理技术日益显示出重要作用。目前柴油机中使用的排放控制技术主要有:废气再循环装置(EGR)、氧化催化转化器(DOC)、柴油颗粒过滤器(DPF)和NOx催化转化器等。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可有效减少排放,特别是PM和NOx排放,但柴油中的硫会使催化剂中毒,严重影响排气后处理技术的  相似文献   

15.
应建明 《实用汽车技术》2005,(6):i0004-i0005
2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机外净化技术2.1点燃式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净化2.1.1废气再循环(EGR)废气再循环是将一小部分燃烧废气从排气管引入进气管与新鲜充量混合.人为增加新鲜充量中的废气量(即加大气缸中的废气)来提高混合气的热容量,降低混合气中的O2的浓度和燃烧速度以增加燃烧时的散热和降低最高燃烧温度。减少NOx排放。应用EGR的关键技术是EGR率。使之在各种不同工况下。得到各种性能的最佳折衷。对EGR系统的控制要求是。  相似文献   

16.
废气再循环系统(EGR)的作用是把发动机排出的一部分废气(惰性气体)引入进气系统中,与混合气一起进入气缸中燃烧,降低气缸内最高温度,减少NOx的生成。 一、概述 奥迪A6采用电控EGR系统,如图1所示。EGR阀工作时,ECU根据存储器内的不同条件下理想的EGR阀开度控制EGR阀,EGR阀开度传感器检测EGR阀的开度,并将信号送至ECU  相似文献   

17.
曾文 《汽车维修》2009,(10):36-37
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等有害物质,其中NOx的产生主要取决于高温和多氧,就目前而言,废气再循环系统(EGR)可以有效地降低NOx的浓度。废气再循环系统由EGR阀、EGR真空控制阀、EGR控制电磁阀、控制器(ECM)和EGR阀提升传感器等组成。  相似文献   

18.
EGR对车用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某废气涡轮增压和高压共轨小型4缸柴油机国Ⅳ排放达标工作,进行了计算机在线实时控制EGR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EGR对NOx、烟度、排气温度、燃油消耗率的影响规律,并对EGR率与喷油提前角的匹配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为降低柴油机NOx排放,不同工况应采取不同的EGR率;烟度、排气温度、燃油消耗率均随着EGR率的增加而增大;EGR率和喷油提前角应实现良好的匹配,才能保证NOx排放和燃油消耗率都能达到要求,其中小EGR率匹配小喷油提前角,大EGR率匹配大喷油提前角。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柴油机EGR氛围产生的颗粒,采用热重分析法,考察了各颗粒样品的氧化失重过程,分析了EGR率、EGR废气组分、EGR温度等EGR氛围参数对颗粒氧化特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氧化氛围、升温速率等氧化氛围参数对颗粒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GR率的升高,颗粒中SOF组分含量增加,炭烟组分含量减少,失重率峰值在低温失重区升高,在高温失重区降低,且对应的峰值温度均增加。相同EGR率时,随着EGR废气温度的升高,颗粒的氧化性能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而降低。EGR组分不同时,与废气、N2循环相比,在CO2循环下生成的颗粒失重速率更快,反应温度降低,颗粒更易氧化。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颗粒的失重率峰值变化不大,颗粒的氧化反应出现滞后现象,特征点温度升高,颗粒的氧化性能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20.
(上接2002年第8期) 排气再循环EGR是控制NOx排放量的主要措施,一般EGR率(即排气再循环量)为15%~20%为最佳.EGR率<15%系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EGR率>20%,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会很快恶化,排气中的HC浓度也会大为增加,因此必须实施排气再循环EGR反馈控制.系统中的反馈信号由EGR控制阀开度传感器检测、提供.电脑ECU经过分析计算后向EGR控制阀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其开度,不断地调整EGR率,使排气再循环中的EGR率时刻在电脑ECU的控制之下保持在理想状态,从而有效地减少了NOx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