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高效减水剂、高效引气剂、活性掺合料、高性能混杂纤维以及膨胀剂等复合技术和合理的养护工艺制备出不同强度等级的大掺量矿物掺合料砼,测定了其基本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外加剂(膨胀剂及引气剂)混杂与二元纤维混杂(聚丙烯纤维 普通钢纤维)多元复合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大掺量矿物掺合料砼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劈拉强度,而与三元纤维混杂(聚丙烯纤维 聚酯纤维 普通钢纤维)多元复合则表现出不同的规律,砼的抗弯强度在各龄期均有所提高,而抗压和抗劈拉强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5,(5)
高孔隙率且集料颗粒之间具有互相连通的孔隙是多孔混凝土的主要特征,然而这会导致其强度和耐磨性的显著降低。本研究中,在多孔混凝土中添加乳胶和纤维,以期提高其耐磨性;进行室内试验评估乳胶改性多孔混凝土的性能,主要是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乳胶提高了多孔混凝土的强度和耐磨性,而纤维对多孔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此外发现采用改进的沥青路面分析仪(APA)磨耗试验可以较好地评价多孔混凝土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3.
多孔沥青路面的透水性能主要依托其较大的孔隙率,但大孔隙率的存在使多孔沥青砼中沥青-孔隙界面胶结性能弱,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强度及耐久性。与细纤维相比,粗纤维模量高、与基体界面粘结度高、分散性好,对土工建筑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裂、增强及增韧效果。文中通过粗合成纤维改性设计,研究短切粗纤维对大孔隙沥青砼的增强作用,改善多孔沥青砼路面孔隙率大、强度性能不足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与分析,得出多孔砼有效空隙率、全空隙率以及渗透系数与空隙率的关系,多孔砼强度随龄期发展的规律,弯拉强度、劈裂强度与抗压强度的相关关系,抗压强度与空隙率的关系以及两种形式下的双对数疲劳方程;提出多孔砼弯拉弹性模量与弯拉强度以及抗压弹性模量与轴心抗压强度的关系;通过温度收缩和干燥收缩试验,得出多孔砼的温缩和干缩系数.  相似文献   

5.
路贺伟  孙立军 《上海公路》2013,(4):63-65,69
采用孔隙率、强度与和易性为控制指标,提出了基于目标孔隙率的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按照该法制备的多孔混凝土,和易性良好,实测孔隙率与设计孔隙率相差可控制在2%以内;路用孔隙率范围内,多孔混凝土28 d抗折强度可达4.6 MPa,抗压强度达25.0 MPa,可达中等交通荷载等级路面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探讨了水泥种类、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外加剂掺量等主要因素对大体积砼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对砼各项性能有较大影响;水胶比对砼的和易性、抗拉强度影响明显;水泥类别对砼抗压强度和和易性影响明显;外加剂掺量除对凝结时间影响稍明显外,对砼其他性能的影响较小.结合砼早期温升试验数据,推荐了用于施工...  相似文献   

7.
改善高性能砼性能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胶结材料和水胶比。火山灰质材料硅灰通常被用作提高高性能砼性能的外加剂,混合料中发生的火山灰反应和水胶比共同影响高性能砼的性能。文中通过砼的抗压试验和快速氯离子渗透试验,研究硅灰掺量和水胶比对高性能砼强度及渗透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多孔砼的配合比设计标准,并以有效粒径和均匀系数作为集料级配的有效指标,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得出了多孔砼配合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刚性聚合纤维多孔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成型工艺、透水性、强度相关性能。研究成果表明:多孔混凝土中掺入刚性聚合纤维能较好的增强混凝土的表面质量和提高混凝土硬度和强度,因此,刚性聚合纤维多孔混凝土具有应用方面的可行性,为推广聚合物改性多孔水泥混凝土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片材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大、与砼的粘结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在砼桥梁加固补强领域得到推广运用.文中介绍了FRP材料特性,说明了FRP增强砼构件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及FRP片材加固桥梁技术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1.
对再生骨料进行室内试验,以确定再生骨料的工业化生产技术;进行道路再生砼配合比设计,以确定最优的配比及较合理的外加剂;研究道路再生砼拌和物性能和力学性能,探索制备高强砼的措施。试验表明:采取低水胶比、高效减水剂、粉煤灰和硅灰作为掺合料,可以制备出高流动性、高耐久性、高抗折强度的高性能路用再生砼。  相似文献   

12.
砼作为常见基建材料在工程项目中被广泛应用,随着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对砼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将钢纤维以不同体积掺量掺入砼中,对不同龄期下砼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能提升砼的力学性能,其中抗折强度的提升效果最显著;结合纤维砼的生产成本及耐久性能,砼中钢纤维掺量宜为0.8%~1.2%。  相似文献   

13.
余平  黄星 《公路与汽运》2011,(4):119-122
通过试验研究了用42.5R普通水泥和“双掺法”技术配制C100高强高性能砼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的减小、龄期的增长,砼强度早期增长快、后期增长慢,高强高性能砼具有高脆性、良好的抗冻性能、抗渗性能及抗碳化性能,说明采用42.5R普通水泥、合理级配的致密集料、高性能外加剂与高性能掺合料配制C100高强高性能砼是可行...  相似文献   

14.
路用多孔水泥混凝土室内成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玉芳 《公路》2007,(12):176-180
孔隙率是多孔水泥混凝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保证混凝土试件成型后或路面铺筑后实测孔隙率与目标孔隙率一致,是多孔路面技术的关键。介绍多孔水泥混凝土不同孔隙率概念,提出室内成型方法应满足的条件。基于不同成型方法的对比试验,推荐振动压实法为多孔水泥混凝土理想的室内成型方法。其成型试件孔隙率离散性小,孔隙分布较均匀,成型固结能量孔隙率差稳定,无明显粗颗粒破碎现象,且能较好地模拟当前路面工程常用施工机械设备和固结方式。  相似文献   

15.
陈婕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7):267-271,21,22
该文阐述了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多孔材料模型的导热系数与孔隙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有限元模型中的固体物质和孔隙根据孔隙率的大小及孔隙分布随机生成,模型中的材料参数和单元属性用ANSYS中的APDL参数化语言赋值.根据有限元随机模拟考虑传导和辐射条件下的断面的热流密度分布,计算在不同孔隙率条件下的等效导热系数.研究表明,多孔材...  相似文献   

16.
多孔混凝土近年来在混凝土路面的使用量不断增加。除了强度和渗透性,耐磨性是多孔混凝土的另一个重要的特性。在该研究中,研究了3种可用于评价多孔混凝土耐磨性的室内磨耗试验方法。3个试验为Cantabro试验,负荷轮磨耗试验,及表面磨耗试验。为评估这3种试验方法,对采用不同粒径粗集料和外加剂的8种多孔混凝土进行了试验。3种磨耗试验的比较表明,3种试验均可有效地区分多孔混凝土。然而,Cantabro试验结果似乎并不能反映混凝土的耐磨性,因为Cantabro试验中试样的破坏是由于冲击作用而不是磨耗。通过焊接钢钉和增加轮上荷载,负荷轮磨耗试验表现出最佳的灵敏度和可重复性。表面磨耗试验可成功地从其他多孔混凝土中区分出对照组,但并不能区分出含有乳胶和/或纤维的多孔混凝土,这可能是由于质量损失值较低,区分度较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砼双向拉伸强度的研究近况及研究结果,即砼的双向拉伸强度比其单向拉伸强度弱化15%~30%".对建立以砼双向拉伸强度为准则的砼路面板设计方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混杂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压缩回弹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混杂纤维增强的纸基摩擦材料压缩回弹特性与压缩压力、纤维含量及孔隙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纸基摩擦材料与多孔固体材料压缩过程相似,不同之处是纸基摩擦材料卸载后又会发生回弹;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模量降低,压缩率增加,孔隙率基小相同的纸基摩擦材料的叫弹率先增加后减小并出现一个最大值;在组分相同、孔隙率不同的纸基摩擦材料中,孔隙率为45%左右的纸基摩擦材料的模量最高,压缩率最低,回弹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纤维硅粉砼结合了聚丙烯纤维砼耐久性好与硅粉砼抗渗性能好的优点,在复合材料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对其在隧道衬砌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还较少。文中通过试验,研究了聚丙烯纤维硅粉砼硅粉含量、聚丙烯纤维掺量对砼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农村公路隧道改造工程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早强剂和粉煤灰等几种常用外加剂的品种和施工应用技术 ,分析了外加剂对砼裂缝的影响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