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依维柯汽车用板翅式机油冷却器做传热及流阻性能试验的基础上,得出了传热系数等规律性关联式。热阻分析表明,对于该机油冷却器,其油侧热阻只占总热阻的12%~36%,进一步的强化传热只能在水侧进行。文中提出的速度指数分析方法及热阻组成分离分析方法,为分析比较机油冷却器的性能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EGR冷却器的积碳问题,综合考虑了气体流动速度、冷却水温度、水蒸气和冷却器结构等因素对EGR冷却器积碳情况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防垢策略的EGR冷却器开发设计流程;分析了EGR冷却器的换热效率、压力损失和抗积碳性能等评价指标和其它开发设计要求;并介绍了EGR冷却器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类型以及选型标准;根据不同材料的导热性和抗腐蚀性的特点以及EGR冷却器的选材标准,为冷却器选择合适的材料;最后,基于高流速与高冷却水温度的防垢策略,设计了EGR冷却器的热力学计算方法,确立了初步热力学计算过程和详细热力学计算过程;建立了基于防垢策略的EGR冷却器开发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单介绍了废气再循环(EGR)冷却器技术以及几种常见的冷却器类型,分析了选择冷却器型号的标准以及换热管尺寸规格、冷却器流动方式、管子排列等设计方法,探讨了其制造工艺,主要包括一期的装配、激光焊接、装配与二期的真空钎焊。  相似文献   

4.
通过利用参数整定PID的模糊控制器对发动机机油冷却器传热性能试验台的温度进行控制。利用模糊控制算法对PID3个参数k_p,k_i,k_d进行整定,以改善其控制性能,并根据实际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此系统能提高温度控制性能,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化了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5.
(7)CVT油冷却系统CVT油冷却系统由油冷却器、油过滤网和油冷却器控制阀等组成。CVT油冷却器总成如图10所示。1)CVT油冷却器。在变速桥前侧采用了小型、轻便的铝质冷却液冷却式油冷却器。当CVT油温过低时发动机冷却液对CVT油进行加热;当CVT油温过高时利用发动机冷却液进行冷却。与以往的A/T车一样,在散热器的下端安装了CVT油冷却器如图11所示。  相似文献   

6.
现代商用车辆需要进行冷却的润滑与工作油液越来越多,由于对空间布置上的节约与轻量化要求,倾向于使用水介质冷却器取代散热能力低的风冷散热器。这样就造成一辆车上需加装多个冷却器,这些冷却器都需要从发动机引出冷却水路。比如说发动机、变速器、缓速器、油泵等,这  相似文献   

7.
EGR冷却器积炭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影响EGR冷却器产生积炭的因素以及EGR冷却器的积炭会造成的不利影响,其目的在于为构建EGR冷却器试验台做理论准备。影响EGR冷却器产生积炭的因素可以作为试验台参数调整和整体控制的依据,而积炭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作为试验台测试参数选择的依据。试验结果证明,产生积炭一方面与发动机废气的成分有关,另一方面与EGR冷却器的本身的结构和冷却条件有关;积炭本身会降低冷却器冷却效率、增加压力损失,从而降低了EGR减少NOx排放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冷却器散热需求分析新方法。首先通过AVL CRUISE的仿真,计算出典型工况下包括发动机转矩和自动变速器挡位等车辆状态。基于自动变速器在离散工作点的动力转换效率,拟合出全工况效率,得出变速器整体散热需求。然后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油底壳散热仿真,算出ATF冷却器的散热需求,并据此进行冷却器选型。最后,通过实车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所述ATF冷却器散热需求分析方法进行选型,能满足自动变速器的冷却要求。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适用于某柴油发动机的板翅式EGR冷却器进行了研究。此冷却器内部由六组扁管组成,扁管内含有锯齿式小翅片。当从发动机排出的高温气体途经此EGR冷却器时,低温冷却水从液体侧流过,实现了对高温气体的冷却。文章应用Ansys Fluent软件建立了EGR冷却器流体热力学有限元模型,对流体的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最终经分析计算得到此EGR冷却器的换热效率为89.06%,结果表明所研究的EGR冷却器冷却效果良好,能够满足冷却要求。  相似文献   

10.
软管总成     
新型变速箱油冷却器软管总成、零散软管、装配件、工具及相关零部件等已经推出,与OE原厂相关的软管总成相比,具有降低成本、节省装配时间等优点。全套产品将包括188个零部件,可用于轿车、卡车、微型货车及前驱车辆出现的大多数故障现象。变速箱油冷却器总成及部件等可用来抵抗臭氧、极限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11.
<正>(接上期)(4)串联除湿加热(图19)(1)该加热泵循环包括水冷型冷凝器处的散热(冷却)、冷却器冷凝器总成处的散热(冷却)或吸热(汽化)和冷却器1号蒸发器分总成处的吸热(汽化)。(2)由电动压缩机总成压缩的制冷剂流经的路径:冷却器2号膨胀阀总成→冷却器冷凝器总成→单向阀→2号电磁阀总成→冷却器膨胀阀总成→冷却器1号蒸发器分总成→蒸发器压力调节器→蓄压器总成。  相似文献   

12.
康明斯系列柴油机采用全流量冷却式和变流量冷却式两种润滑系统,如NT855C型柴油采用的是全流量冷却式润滑系统。介绍了该柴油机润滑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在润滑系统的检修中,分析了机油冷却器的主要故障,机油冷却器的清洗与检查,机油冷却器装配时的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3.
4长城炫丽车无级变速器外接装置4.1油冷却器接口油冷却器安装在发动机的散热器旁边,以保持油温低于120℃,变速器油从变速器流向油冷却器然后流回变速器。特别提醒:一定要注意变速器上油管的安装(图20)。4.2换挡机构  相似文献   

14.
7.中间冷却器 中间冷却器安装在泵轮和发动机之间,用来冷却受涡轮增压器压缩因而升温的进气。本车采用空气冷却式中间冷却器,利用车辆的气流或发动机冷却风扇来冷却压缩后的空气。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锡柴奥威系列机型机油冷却器旁通阀预先装配过程中存在的费时费力、有安全隐患的问题,通过对机油冷却器旁通阀的结构、安装过程进行分析和分解,确定了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机油冷却器旁通阀的新型压装装置,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围绕汽车热交换器用铝材,做了系统的技术研究和大量的生产试验.重点介绍已经达到批量生产并形成系列产品的汽车热交换器用铝合金复合材料的技术研究及质量控制.用钎焊方法制造汽车热交换器主要包括汽车空调冷凝器、蒸发器、水箱散热器、油冷却器、中间冷却器.该材料的属性主要体现在流动性、润湿性、填充性、溶蚀性、接头强度、抗塌陷性和寿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研究内燃机的传热对研制高强化低散热发动机是很重要的。本文综合了世界先进的研究经验,从传热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发动机设计的影响,传热量准确分布的测量方法,建立传热模型和绝热发动机传热情况等方面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在较长时间的使用后,有些DC6110柴油机润滑系统将出现磨损及损坏。一般有如下几种故障: 1.机油冷却器板翅裂纹。冷却器板翅薄、机油在内部空间流动循环时与外部循环水相比,油压高(一般为0.88~1.018MPa),温度高。加之材质问题及内部空间窄狭易造成机油堵塞故障,有的板翅形成微小裂纹,机油从中流出,使机油耗量增大,冷却器内漂机油。出现这种情况,需更换冷却器。 2.转子滤清器限压阀内腔易积存杂质容易卡死、磨  相似文献   

19.
结合试验,详细考察了不同油温下机油冷却器的流量特性,并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描述机油冷却器流量特性的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量的增加,机油流经机油冷却器所产生的压降也明显增加;在较低油温和高压降情况下,流经机油冷却器的机油流量与其所产生的压降均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而在高温、低压降时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流量—压降关系比流量—温度关系的线性度更好。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的流量特性模型取得了很好的性能仿真效果,最大误差不超过5%。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款1.0 L 气道喷射增压汽油机上研究了机油稀释的分布区域及其产生机理,发现机油稀释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高速大负荷工况。通过对喷油器喷孔直径、喷油相位、VVT 动作角、空燃比、水泵流量、机油冷却器散热量、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 PCV 阀补气量等相关特性参数的调整验证,发现喷油相位靠后、空燃比过浓是机油稀释严重的主要原因,水泵流量、PCV 阀补气量、VVT 动作角、机油冷却器散热量对机油稀释也有一定的影响,喷油器喷孔直径的变化对机油稀释无影响。最终在该款发动机上综合采用优化喷油相位、水泵流量、PCV 阀补气量、机油冷却器散热量的措施,最大机油稀释水平控制在5%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