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日常维护是省油法则 经常打蜡能省油:实验表明,车速达到30km/h以上时.汽车行驶中遇到的主要阻力是空气阻力,当汽车表面不洁、损坏和粗糙时,会加大车身与空气间的摩擦阻力.增加油耗。经常给汽车打蜡则能封往车身表面涂层上的小孔隙.保持车身清洁,减少行驶中车身表面的摩擦系数,从而减少空气阻力,降低油耗。  相似文献   

2.
以降低汽车气动阻力、获得最优气动造型为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某轿车内外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并总结了车身附件气动干涉和发动机舱内空气流动对整车气动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车身附件对整车气动特性有较大影响.其中,底部结构和轮胎的影响较大;余者(后视镜、雨刮器和门把手)的影响很小.考虑了车身附件的影响后,气动阻力约增加23%;加上发动机舱内空气流动的影响,整车气动阻力共增大约35%.分析还表明,车轮的转动有利于改善车底气流与尾流的相互作用,使气动阻力稍有降低.  相似文献   

3.
说明了汽车空气阻力的组成,分析了各种空气阻力与汽车造型的关系,论述了汽车造型设计中消除和降低空气阻力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田节能赛车大赛是日本Honda(本田)汽车公司举办的汽车节能竞技大赛。为了为参赛车辆设计出外形美观、空气阻力小的车身,先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再进行草图手绘,并将手绘草图导入SolidWorks中绘制线框图,然后使用二雏转三维的方法绘制车身三维模型,最后将模型导入COSMOSFloworks中进行流体分析。为了减少油耗,设计中对比了不同的改进方案,从中选取最小阻力的车身。  相似文献   

5.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很快,汽车的后视镜、保险杠、行李箱等配置更加合理地与车身融为一体。汽车车身自马车形状开始,其发展经历了箱型、流线型、船型、鱼型、楔型和一……  相似文献   

6.
正后视镜在摩托车上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驾驶员可以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车辆行驶的情况,能有效降低安全隐患,为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市场上后视镜的形状多种多样,包括圆形、菱形、正方形和异形等。标准对于后视镜没有具体的外观设计要求,一般都是根据整车造型进行设计,与整车造型相呼应、风格协调一致即可。后视镜在车身上的安装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的通过支架安装后视镜,也有的将后视镜固定在导流罩上。市场常见后视镜见图1。  相似文献   

7.
1引言 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汽车工业的首要任务之一.无论是美国的PNGV计划,还是德国3升车计划,都是出于这个目的.提高燃油经济性,首选当然是从发动机和变速器着手,但是降低汽车阻力同样不容忽视.为此,一方面要降低车身的空气阻力,另一方面要降低汽车的滚动阻力.因此,减小车身的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铝合金车身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根据汽车空气动力学仿真的要求,结合模型客车,应用可视化技术,首先对汽车车身表面进行了合理的分片及参数化处理,多面手应用网格生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生成了参数空间的网格,最后应用了计算机理论,将参数空间的网格变换最物理空间,即得到了汽车车身表面的气动网格。  相似文献   

9.
汽车车身零件的冲压成形和碰撞两种仿真对有限元模型网格的要求不同.为了实现不同类型网格模型之间变量的传递,提出了一种基于等参元逆变换的网格变量映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碰撞模型节点在冲压模型中的精确定位和网格模型之间节点变量的插值,将板料冲压过程中材料性能变化后的实际状态变量(如厚度、应力和应变)精确映射到碰撞仿真模型中.将该方法应用于某轿车前保险杠碰撞仿真的结果表明,该映射方法能很好地实现有限元分析的网格前处理,在精确传递网格变量的同时将冲压效应引入碰撞仿真中,从而提高汽车碰撞仿真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0.
降低厢式货车空气阻力的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拟压缩性方法数值求解二维不可夺N-S方程,模拟计算了解放牌厢式货车加装空气动力学附加装置-导流罩前后的汽车外流场计算中使用了两步显式MacCormack差分格式,Johnson-King代数湍流模型,贴体局部加密H型代数网格。车身表面压力系数的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有合理的一致性;加装导流罩后车身表面的正压有显著降低,从而能起到降低空气阻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帅  田和伟 《时代汽车》2022,(2):129-130
很多车主都觉得内后视镜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要么当成化妆镜,要么看后排乘客,其实,乘用车安装内后视镜是为驾驶员无需太多变换向前的视线即可确认后方视野内情景的镜子,是一个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零件,因为有时外后视镜不能很清晰的显示后方车辆的距离,但通过内后视镜,就可以较清楚的进行判断,保证安全.因此,内后视镜属于整车中的关重件...  相似文献   

12.
鉴于现代轿电动后视镜控制系统功能繁多、结构复杂,故障排除难度较大。以迈腾B8电动后视镜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线路图工作原理,进而重点分析了后视镜转换开关EX11信号的检测信号和后视镜左右调节电动机V17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常见故障与检测方法。结果表明:通过该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排查出该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并能够为其他车型控制系统提供规律性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外后视镜作为汽车驾驶员观察后方情况的重要部件,但由于驾驶员身高、驾驶习惯等因素,需要对外后视镜的镜面角度进行调整。因此,需要对镜面转向器的性能进行测试。亟需一种外后视镜镜面转向器性能测试机,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汽车外后视镜镜面转向器性能测试机系统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由于卡车的底盘较高,后视镜较大,人工调节后视镜较为费力,目前市场上一些高端卡车的后视镜调节都是通过开关控制电机来实现,主流的技术方案是开关与控制器之间通过硬线连接,控制器与后视镜调节电机之间也是硬线连接,这就造成控制器针脚占用过多和线束过多的问题。因此本文介绍一种基于LIN总线技术的后视镜调节策略,同时,从后视镜系统控制原理出发,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一种后视镜功能失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车辆后视系统由车外反射镜和广角透镜组成,在车辆安全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汽车后视镜系统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汽车转向过程中的盲区等。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车辆后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能够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自动调节车辆外部镜头的角度。影响因素包括车辆转向角、行驶速度和车辆尺寸参数。本设计以AT90C516RD+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单元。该系统增加了一个新的自动模式与现有的手动功能保留。通过理论仿真和模型试验,证明该设计完全可行,并已被具有工业潜力的客户调查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后视镜振动抖动光学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室环境下对汽车后视镜的振动抖动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后视镜镜面振动抖动的两种评价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法对后视镜镜面振动抖动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一组镜面振动抖动标准图像。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图像分析法评价后视镜振动抖动结果与试车人员感觉相似,表明了该方法在评价后视镜振动抖动光学性能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探究关门压耳感的影响因素,进而解决目前车门关闭时车内压力过大的问题。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的重叠网格技术分析关门时不同车门开度对车内峰值压力的影响。将不同车门开度的瞬时速度作为仿真计算的输入,得到该车型关门耳压计算值,并通过试验测试相同状态下实际关门耳压。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对比显示车门开度35°与70°状态下得到的关门耳压基本一致,车门开度对关门时车内峰值耳压影响较小。在以后的测试和仿真模拟过程中可以快速提高仿真研究的进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任金东  范子杰  黄金陵 《汽车工程》2006,28(2):159-162,142
在CATIA V5平台上开发了基于知识的大客车后方视野参数化分析系统,用于在概念设计阶段辅助后视镜布置设计,以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升白车车门盖尺寸的精准性和装配质量,满足客户的舒适度,文章首先从白车身门盖配合尺寸检测的定义进行介绍,然后阐述了白车身内外部的配合以及测量数据分析方式以及尺寸配合监测管理基本流程。得出通过以上检测管理与检测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白车车门盖尺寸的精准性,增强装配质量。以其能为汽车装配及其从业人员提升装配质量,满足用户需求,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后视镜布置及校核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后视镜属于汽车重要安全件,是驾驶员获得间接视野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在进行布置设计时必须考虑视野是否符合法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本文利用cAD软件对某车型的后视镜进行布置和视野校核,使其满足法规及人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