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认为: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者则被淘汰,这是自然的选择。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说的起源。生物界如此,产业界又何尝不是如此?物竞天择,对产业而言,竞的是"市场环境";对企业而言,竞的是"产品创新"。这几个月里和业内一些老总们、营销经理们交流,给我的信息是今年上半年,产品销售形势  相似文献   

2.
基因的较量     
基因一词来自希腊语,意为"生"。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在生物个体中,基因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那么,车的基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1.生物和非生物的界线将消失.科技的发展可以使生物和非生物两者之间相互"交换"、"通融".比如,人体内可以移植电子耳、电子眼、微电脑,而一些劳动用具则可以人工智能化. 2.退休和非退休的界线将消失.从就业角度来讲,将来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30岁可以"退休",也可以80岁仍在工作.从医药保健角度来说,人的寿命将会大大延长.  相似文献   

4.
趋势     
<正>3D打印猪肉来了3D打印汽车还会远吗?在投资人造鸡蛋项目后,李嘉诚再次吸引眼球:旗下的维港风险投资斥资1000万美元给美国的生物打印公司Modern Meadow,研发3D打印的猪肉。资料显示,Modern Meadow公司能够在实验室里培养出畜肉和皮革。这是"生物制造"的一种生物组织工程技术,在实验室的托盘里,从皮肤细胞中培养出皮革。这家公司还在研发经生物制造而成的畜肉、鱼肉和家禽肉。该公司预计,在原型阶段,能够打印出2cm×1cm×0.5mm见方的肉片。目前,3D打印已经开始应用于制造医疗设备、汽车甚至手枪等领域。不过,3D打印的汽车多数还在实验室中,还没有正式上路行驶的。现在,打印猪肉都  相似文献   

5.
福特汽车公司正在认真考虑生物塑料与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可行性,以研究这种塑料是否有朝一日能使汽车内饰件不仅以天然产品为原料,而且在寿命终了时能分解并消失在土中。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Dearborn的福特汽车公司的材料研究与高级工程部门技术负责人Deborah-Mielewski说:"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在我退休之前,我希望能达到停止生产只能埋入填埋场而无法永远消失的汽车塑料这一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6.
余景宏 《商用汽车》2012,(10):71-73
沃尔沃在"可替代能源"重卡开发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列。本文对其使用FE混合动力、FM甲烷-柴油双燃料和FH生物二甲醚3类"可替代能源"的重卡进行了简要介绍,向读者展现了其在"可替代能源"方面的最新成果。该文对中国汽车及能源产业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Y染色体设计     
"Y染色体,决定生物个体性别的性染色体的一种。在雄性是异质型的性决定的生物中,雄性所具有的而雌性所没有的那条性染色体叫Y染色体。Y染色体是属于XY性别决定系统的人类以及大多数哺乳类的性别决定染色体。对哺乳类来说,它含有SRY基因,能够触发睾丸的发生,因此决定了雄性性状。通常雄性有X染色体与Y染色体各一条。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由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较小的Y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动车》2002,(10):18
经过50多年的开发应用,我国的蔬菜天敌工厂化生产技术已取得多项重大突破.2002年7月下旬,国家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认为,河北省农科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承担的课题"蔬菜主要害虫天敌工厂化生产技术及应用"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成为世界生物防治技术大国.  相似文献   

9.
萨博9-3convertible纪念版是一款混合动力车,采用混合比为100%的生物乙醇"E100"为燃料。其原型车为BioPow-erHybridConcept概念车。这款车采用由后马达驱动后轮的四轮驱动系统,其所配备的马达有两个,一个面向无空转用途配备在  相似文献   

10.
每周新闻     
<正>低碳只是传说吗?最近,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副所长李俊峰在"北大"一次主题为"新能源汽车之路"的论坛中"放炮",称"目前所有的新能源汽车,没有一辆是低碳的。必须寻找到新的技术路线才能生产出低碳汽车来"。他还说,"无论是燃料电池的、生物汽油的,还是电动汽车的,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都还做不到低碳",并煞有介事地告诫有些企业,"不能以发展低碳的名义做高碳"。  相似文献   

11.
汽车涂装给我们带来"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后顾之忧",在光鲜亮丽的外表背后还有许多废漆、废水、废渣需要处理。喷涂废漆处理方式有多种,如传统涂装AB剂后处理方式、生物药剂后处理方式以及电絮凝后处理方式等。文章着重对这几种后处理方式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2.
严重内涝的发生使人们排水理念已由"尽快把水排出去"转变为"尽量把水留下来"。留下来的水可资源化和降低排水管道的负荷,改善生态环境。现通过分析兰州市内涝成因,列出了渗透地面、绿色屋顶、植草沟、生物滞留设施四项工程措施,建设海绵城市,并提出了具体工程做法,有利于减少雨水径流,降低初期雨水对河流生态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被称为"当今国际上先进的生物识别技术"——数字指纹识别系统,近日在长沙问世。由中科院院士周兴铭等25位国内电子信息界的技术权威人士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考核后认为,由湖南苏博泰克数据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这一电子信息高科技成果,其整体技术性能达到当前国际  相似文献   

14.
《爸爸去哪儿》的热播着实让英菲尼迪火了一把,而每每想起这个节目,总是迅速浮现出片中吴爸的一句"等到某一天我离并了这个地球"的情景。现在,眼前的英菲尼迪ESQ再次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这句话,因为它特立独行的外观设计太不像这个星球的生物了。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改性生物沥青的耐老化性能,选取SBS改性生物沥青、胶粉改性生物沥青、SBR改性生物沥青作为研究对象,运用RTFOT试验来对3种改性生物沥青进行老化,以残留针入度比,软化点增值作为评价3种改性生物沥青耐老化性能的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油掺量的增加,老化对改性生物沥青的针入度产生了不利影响而对软化点产生了有利影响;生物油掺量范围为10%~30%时,胶粉改性生物沥青的耐老化性能优于其他两种改性生物沥青,当生物油掺量大于10%时,SBR改性生物沥青的耐老化性能要好于SBS改性生物沥青。从耐老化性能的角度出发,建议SBS改性生物沥青及胶粉改性生物沥青的生物油掺量不要大于20%。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动车》2002,(2):24-24
人类进入了新世纪,食品行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根源于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那么,新世纪中有哪些食品可供人们吃? 绿色食品 21世纪,人类将以"纯天然"、"无污染"作为食品的衡量标准.据介绍,德国的生物农业、英国的有机农业、日本的自然农业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发展.目前,发达国家流行食用森林蔬菜,这大多数是没受污染、自然生长的野菜,如芦笋、木耳、香菇、黄花等.  相似文献   

17.
应用CHEMKIN-PRO化学反应动力学和Converge三维模拟仿真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DMC(碳酸二甲酯)和大豆生物柴油两种酯类燃料对低负荷下采用"预喷+预喷+主喷"喷油策略的PCCI(premixed charge com-pressed ignition)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建立并验证了DMC-柴油混合燃料机理模型,分析了DMC-柴油和生物柴油-柴油两种混合燃料体系中低温下关于OH的反应流.结果表明:添加含氧燃料后OH生成量及反应系统活性增加,B10燃料(在柴油中添加10% 质量分数的大豆生物柴油)的O H生成量比D10燃料(在柴油中添加10%质量分数的DM C)高,且随生物柴油掺混量增加而增加.D10燃料对反应系统活性的增加作用体现在整个反应系统中,燃空当量比浓区减少,油气扩散情况较好,而B10燃料反应系统活性的增加作用则仅体现在局部区域中,燃空当量比浓区及局部高温区域增加,但可燃混合气区域缩小.相比于柴油,D10,B10和B48(在柴油中添加48% 质量分数的大豆生物柴油)燃料的N O x排放分别升高了6.2%,5.3% 和8.1%,soo t排放分别降低了58.1%,23.5%和68.4%.  相似文献   

18.
锂离子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环保型电化学储能器件,具有双电层电容器高功率特性,同时兼顾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的特点。近日,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及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依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建设的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高工韩鹏献带领的研究组,与工程师姚建华一起,采用石墨烯基复合材料路线攻克了程序化预嵌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生物沥青掺量对生物改性橡胶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对不同掺量的(0%、5%、10%、15%、20%和30%;生物沥青占总沥青质量的比值)生物改性橡胶沥青进行黏度试验、DSR试验、BBR试验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试验(FTIR)。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沥青掺量的增加,生物改性橡胶沥青的黏度值逐渐减小。当生物沥青的掺量由0%增加到10%时,生物改性橡胶沥青的黏度显著减小,降幅约52%。生物改性橡胶沥青的G*值逐渐降低、δ不断增大、车辙因子逐渐减小,生物改性橡胶沥青抵抗变形的能力减弱,高温性能变差。当生物沥青的掺量为20%和30%时,生物改性橡胶沥青的车辙因子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生物改性橡胶沥青的蠕变劲度S值变小,m值增大,低温抗裂性随着生物沥青掺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生物沥青与橡胶沥青混合并未产生新的官能团,是物理上的混溶,建议生物沥青的掺量为15%左右。  相似文献   

20.
正科技的进步迅速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于汽车市场来说,可谓是"质的飞跃"。汽车本身向着智能化、电子化的方向不断进步,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好像一位贴心的管家,不仅能替你遮风挡雨,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对于汽车的认知。在当下这个黑科技爆炸的时代,诸多先进科技的诞生足以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其中生物识别技术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