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铁路货物运输供需格局逐渐由大宗物资向消费物流倾斜。调整货物运输结构、稳定大宗增量、发展集装箱和专业物流成为了铁路货运的热点问题。在分析铁路货物运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大宗货物运输、集装箱运输、专业物流等方面,探讨铁路货物运输发展趋势,以加快提升市场份额、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为目标,研究提出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加快,城市化的飞快发展,将导致城市交通运输量的急剧增加.从而将带来对城市客运交通能力,特别是轨道交通系统的需求增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地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将超过1500亿元。 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计划处处长范玉亮介绍,“十一五”期间,在北京中心城,将加快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级道路系统的建设,完善路网功能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畅达的路网体系。在中心城外,将建设大容量复合型交通走廊。支持新农村建设;建成以轨道交通和大容量快速公交为骨干、多种方式协调运输的城市公共客运系统。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进入了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时期,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优异成绩。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已相继步入了网络化建设与运营阶段,一些城市正在或即将进入网络化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由单纯的“线路型”向“网络型”转变。只有全面完成从单线向网络化的升级过渡,[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富民兴渝、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是重庆市的总体发展目标,其发展分三阶段:2010年之前.在市域范围.实施以交通干线为发展轴,以市域大中城市为辐射点的发展战略.即实施一环八射的铁路网,三环九射的高速公路网,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3大经济圈构筑;2010年.主城区将建成长江上游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现代工业基地的基本框架;2020年,主城区将成为长江上游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文化信息中心,建成交通、通信枢纽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形成较为完备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础设施体系。要实现该总体发展目标,安全快捷、方便舒适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无疑是重要的基础条件,因此,要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和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针对主城区特殊地理环境、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结构特点,以及城市居民出行客流特征.尽快建设以大容量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多种交通方式有效衔接的立体化公共客运交通体系。现就国内外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状况及重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惰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2006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轨道交通事业也表现出了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同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青藏铁路考察时强调,今后几年是我们国家铁路建设的“黄金机遇期”。中国铁路由此进入了跨越式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在正式对外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发展铁路运输。重点建设客运专线,城际轨道交通,煤运通道,初步形成快速客运和煤炭运输网络,扩展西部地区路网,强化中部地区路网,完善东部地区路网。这对于中国轨道交通建设而言虽然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但也是轨道交通事业难得的发展机遇。 针对于此,“2006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年会”于2006年12月19日在北京拉开帷幕,本届年会得到了中国铁道部、建设部、中国铁道学会、中国地方铁路学会、中国香港铁路学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庞巴迪公司、永济电机厂等近百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企业高管的热情参与,他们就目前大家所关注的一些行业热点话题,各抒己见,深入交流与探讨了中国轨道交通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书里提到,加快发展中国铁路和城市轨道的交通建设。那么,该如何加快发展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我们在很久以前就有所讨论。当初我们在制定规划的时候(当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由我们负责),就有这样一个认识,即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韩正11月7日主持召开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上海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布局规划》的汇报。会议强调,在“十一五”期间,上海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以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筹办世博、服务世博为目标,进一步构筑长江三角洲大都市交通圈,进一步完善城市网络化、功能性、枢纽型综合交通体系,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  相似文献   

9.
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深入推进,既有铁路枢纽已不能满足运输市场的变化和铁路自身发展的需要。未来铁路客运需求将快速增长,并向多样化和快速化方向发展,其中城际快速旅客运输有较大增长;货物运输需求将持续上升,其中大宗物资的运输仍将是我国铁路运输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呈多样化,对时效性、安全性的要求也更高。做好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对实现点线能力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路网整体作用,满足铁路网络扩大、能力提高和城市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枢纽总图规划应以市场为导向、效率为中心、效益为基础,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好客运系统、解编系统、货运系统、相关联络线以及机辆设施等。在做好铁路枢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应在规划指导下,远近结合,配合路网建设,突出重点,合理安排近期工程。  相似文献   

10.
改革过程中物资流通的重大转变和实践──“八五”时期北京局物资工作的回顾北京铁路局物资处索振庆"八五"是我国铁路大发展的时期,北京局物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为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发生了一些重大转变,特别是"八五"后三年的物资工作改革与发展,开创了我...  相似文献   

11.
TBM由PLC系统集中控制,对液压系统的温度、液位、压力、转速及机械机构的动作进行检测,使之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行.从而完成各种工作状态。对PLC控制系统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抗干扰设计中采取多种抗干扰措施,从而有效地抑制干扰,使PLC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负弯矩作用下结合梁挠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砼结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随着荷载逐渐增加,混凝土板中的裂缝不断产生和发展,梁的刚度也随之逐渐下降,荷载-挠度关系趋于非线性,因而材料力学中求挠曲线的二次积分法对负弯矩作用下的砼-钢结合梁无法获得解析解。本文提出了求钢-砼结合梁负弯矩作用下挠度的数值积分法,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短区间的线性问题,推导了计算公式,建立了计算模型,编写了电算程序,通过反复迭代计算先获得结合梁截面的弯矩-曲率(M-φ)关系,再根据这一关系进一步求得结合梁各截面的给定荷载下的挠度,从而可绘出梁的某一级荷载下的挠曲线或某一截面的荷载-挠度(P-Δ)曲线,本文利用编写的电算程序对芜湖桥的两根大型试验结合梁T1,T2梁进行了试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15.
以京沪高速铁路接触网设计中的防雷措施为例,针对该线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通过对避雷器分布方式与雷击跳闸概率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依据不同雷区等级差异设置避雷器,最后对避雷器的设置分布和安装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蓝浩伦  巨建民 《铁道车辆》2011,49(10):1-4,47
以轨道车辆为背景,依据转轴公式和平行移轴公式得到车体截面内任意倾角部件的惯性矩,进而获得截面的刚度及其灵敏度。在已知车体刚度分布的前提下,依据车体刚度及其灵敏度,通过调整刚度薄弱位置相关部件的截面尺寸,可达到提高车体刚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18.
从铁路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时钟同步的意义,时间基准的选取以及时间信息的传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精度高、可靠性好、成本较低并满足铁路信息系统对时钟精度的要求的时间同步方案.  相似文献   

19.
张干文 《铁道车辆》2011,49(1):40-41
1车钩闭锁不良的基本情况2009年11月29日东莞东—成都T127次列车在东莞东客技所库内甩挂作业时,发现新换挂的第2位YZ25K030453号车的1位车钩在闭锁位时钩锁铁不能落锁到位,经过3次压钩、1次全部更换钩腔配件后仍然无法消除故障,只能临时在库内作换挂车处理,造成该趟列车晚点出库。该车车钩装用的是15CX型小间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根据沈丹客运专线沿线桥梁桥址所处自然环境条件,对于部分特殊地段桥梁,需采用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际计算验证MZ900S型上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设计和制造质量,同时准确掌握现浇箱梁施工过程中模架造桥机各工况下的实际挠度和刚度,以确保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能正常工作.研究结论:(1)计算及堆载试验表明移动模架强度、刚度、加工质量和拼装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按y=0.121 3x2-30.1设置预拱度是合理性的;(2)具有结构受力明确,适应能力强,功能完备,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3)可满足24 m箱梁、曲线桥梁、双向、32 m整孔节段拼装箱梁架设工艺的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