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建立了ABS齿圈节距数学方程,通过分析节距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将齿圈节距测量转化为脉冲电信号进行测量的方法,并设计了ABS齿圈节距误差与超差齿定位的测试系统。介绍了测试系统的结构、数据采集及软件设计等,分析了不同测试参数对测试精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解决了机械与投影等方法无法对ABS齿圈进行准确测量的问题,利用该测试系统可准确得到ABS齿圈单齿误差与累计误差,同时可对超差齿位置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对齿夹具,其结构为上、下V型定位方式.其中:上V型采用弹簧驱动,实现上V型对一个齿圈齿部的自动定位;下V型采用螺母丝杠结构,既保证了下V型对另一齿圈的齿部定位,又固定了基准工件在心轴的位置.通过现场使用,该夹具能够保证倒挡中间齿轮总成对称度在0.1 mm以内.  相似文献   

3.
当换档操纵手柄和手动控制阀位于P位时,驻车棘爪式执行器总成处于啮合状态,后内齿圈被驻车棘爪固定,用花键和后内齿圈连在一起的输出轴也被固定,没有动力通过变速器传到差速器总成,车辆静止。  相似文献   

4.
5挡动力传递时起作用的换挡元件为离合器B和离合器E。如图24所示,涡轮轴驱动初级行星齿轮组的内齿圈H1和离合器E的外摩擦片支架,内齿圈H1驱动行星齿轮P1,P1在固定不动的太阳轮S1上滚动,于是行星齿轮托架PT1被驱动;离合器B将PT1与太阳轮S2连在一起,从而将转矩传递到次级行星齿轮组上。离合器E将涡轮轴与次级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托架PT2连在一起,也将转矩传到次级行星齿轮组上。长行星齿轮P2与行星齿轮托架PT2及太阳轮S2一起驱动内齿圈H2,由于H2与输出轴连在一起。从而进行动力输出获得5挡。  相似文献   

5.
<正>GF6自动变速器为上汽通用威朗等车型所搭载的变速器,其传动机构由3个行星齿轮机构(简称“行星排”)组成,结构较复杂,在维修过程中发现其反作用行星排的传动件较容易损坏,如反作用行星排的行星架及内齿圈。反作用行星排行星架扇齿折断如图1所示,反作用行星排内齿圈断裂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6.
1.调节齿杆和调节齿圈位置没按刻线记号装配正确的安装:先将调节齿圈套在控制套筒上,齿圈上的紧固槽中心对准控制套筒的小孔,紧固螺钉。再将调节齿杆位置记号与泵体侧面齿杆外套对齐,将油量控制部件装上放入时,齿圈紧固槽中心对准窗口装到齿杆上。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重载矿用汽车轮边减速器内齿圈采用中频淬火之后不再磨齿的传统工艺所存在的危害性,为了赶超国外的先进水平,必须对内齿圈在中频淬火后进行磨齿,磨齿是实现内齿圈抗疲劳、长寿命的重要工艺措施。同时,介绍了重载齿轮在磨齿中的注意事项,对其它设备上采用的重载硬齿面齿轮也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换档杆置于P位时,输入离合器C1、输入超越离合器F1工作,将发动机动力传至前排太阳轮,停车档锁锁定前排齿圈和后排齿架的输出。由于前排齿架和后排齿圈没有约束,所以发动机只能驱动前排齿架和后排齿圈空转。P档各元件的转动情况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9.
对齿就是图纸要求一个齿圈上的某个齿或齿槽相对于另一齿圈上的某个齿或齿槽有固定的位置关系,如图1。对齿的实质是要求工艺保证每次调整后刀具切出的齿必须在固定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李巍 《汽车维修》2004,(5):54-55
如图8所示,因内齿圈齿数少于行星架齿数,从而实现超速传动方案,且二者同向旋转。解释:当行星架顺时针旋转,由于太阳轮已被制动,行星架必然带着行星齿轮沿着太阳轮上的啮合面轨道向“前走”,其结果便是行星齿轮在作顺时针自转的同时推动内齿圈,使其作顺时针旋转(外、内齿轮相啮合)。  相似文献   

11.
(3)3挡动力传递路线 行星排1:3挡动力传递路线如图103所示。2挡时行星架固定,内齿圈顺时针减速旋转,行星轮顺时针旋转,太阳轮逆时针旋转;在3挡时,太阳轮固定,因行星轮在顺时针旋转,于是行星轮带动行星排1行星架/行星排2内齿圈顺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12.
飞轮常见的损伤部位 飞轮齿圈磨损在启动发动机时,飞轮齿圈上的轮齿受到启动电机齿轮的频繁撞击和滑动干摩擦,且轮齿啮合面常夹杂有尘土、砂粒等杂质,造成齿圈轮齿磨损或剥皮。由于飞轮始终作单向旋转,故齿圈轮齿的磨损通常发生在与旋转方向相反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5)太阳轮固定,齿圈主动,行星架被动如图10所示,齿圈顺时针旋转;齿圈与行星齿轮是内啮合,则行星轮顺时针旋转;因太阳轮固定,则行星轮在顺时针旋转的同时,还沿齿圈在顺时针公转,于是带动行星架顺时针旋转。这种组合为降速传动,传动比一般为1.25~1.67,可用于自动变速器的2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内齿圈的断裂进行系统的分析表明,内齿圈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齿根部位没有硬化层。造成齿根部位疲劳抗力不足而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5.
<正>(接上期)1.输入轴2.前内齿圈3.前行星架4.前太阳轮5.低速挡内齿圈6.低速挡行星架7.低速挡太阳轮8.2346挡制动器9.前制动器10.第一单向离合器(F1)11.输入离合器12.中间内齿圈13.中间行星架14.中间太阳轮15.后内齿圈16.后行星架17.后太阳轮18.第二单向离合器(F2)19.直接挡离合器20.高低倒挡离合器21.倒挡制动器22.低速挡制动器23.输出轴24.驻车挡齿轮25.驻车棘爪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2003,(1)
一、衍昌牌单向齿合器(摩托车节油助力神)的生产单位向用户承诺: 1.按国家规定的三包期(一年时间或行驶10000公里)内提供免费更换; 2.安装摩托车单向齿合器后不节油包退; 3.因齿合器质量问题(撑牙、内棘齿、轴承、外齿圈损坏)给变速箱内配偶齿轮及变速箱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供方负担。  相似文献   

17.
8 D5档动力传递路线 图17为D5档动力传递路线。前输入轴与滑行离合器壳总成之间通过花键连接,由液力变矩器驱动运转。固定在倒档离合器壳总成内的直接档离合器起作用,发动机转矩被传递至直接档离合器齿毂总成。直接档离合器齿毂总成与输入和反作用支架之间通过花键连接,驱动输入和反作用支架。固定在超速离合器壳内的超速档离合器起作用,固定住超速和倒档离合器毂总成的支架。超速和倒档离合器毂总成与前输入太阳轮之间通过花键连接,并固定住前输入太阳轮的支架。由于前输入太阳轮被固定,输入和反作用支架被直接档离合器齿毂总成驱动,长行星齿轮组围绕前输入太阳轮的支架运转,转速与发动机转速相同,同时驱动后内齿圈运转,使后内齿圈的转速高于液力变矩器的转速,通过传动齿轮组获得超速档的齿轮传动比,即0.75:1。  相似文献   

18.
目前薄壁型ABS齿圈无相关验收设备,无法对齿圈相关参数进行检测、验收,同时装配过程中无法对装配状态进行检查,过程不良率较高;文章通过介绍一种自制齿圈参数检测设备,同时对装配方法进行优化,从而使ABS齿圈参数可检测,从而降低过程不良率。  相似文献   

19.
汽车传动轴与桥输出法兰连接由端面齿结构代替传统的止口式结构,在汽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端面齿的加工与原有法兰止口方式不同,本文通过对端面齿法兰两种加工工艺方案定位误差进行科学的计算和分析,从而选出一种较为合理的工艺方法,保证端面齿法兰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20.
当起动机开关推杆调整不当时,至使起动机齿轮与飞轮齿圈进入啮合前,起动机已开始旋转,造成二者的冲击啮合,从而引起飞轮齿圈的剧烈磨损。如果齿圈整个元周任一处与起动机齿轮进入啮合的几率相等,则磨损将均匀地分布在整个齿圈元周上,这一情况是建立在假设发动机每次停车时曲轴可以停止在任意角位置的前提下,但绝大多数飞轮齿圈的磨损总是集中在齿圈元周的一处或几处(如图1中k所示)。对于直列六缸四行程发动机(如CA—10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