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郝庆丰 《家用汽车》2011,(9):151-151
近日,有传闻国家税务总局将对各种形式的汽车加价销售收入征收税款,并声称征收税款并不说明加价销售行为是否合法,此举再次将加价销售现象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相似文献   

2.
时间回到2008年,笔者曾经就东风本田CR-V加价销售的事进行调查和报道,批评这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做法。其时,加价销售的现象不仅仅出现在东风本田,其他企业也有,但东风本田CR-V是当时最受消费者关注的车型,加价销售是最顽固、最张扬、最具代表性的。东风本田在当时甚至由于CR-V的热卖而懒于向社会和媒体解释:"那是经销商所为,厂家不加价销售。"  相似文献   

3.
八卦车市     
《家用汽车》2011,(10):12-13
自主品牌海外走俏加价销售我国自主品牌在国外市场十分走俏,部分车型甚至玩起加价售车,加价幅度达20%。一名主打南美市场的自主品牌负责人表示,由于供不应求,在巴西市场采取订单式销售策略,加价售车不足为奇,加价多的时候,15万美元的车可以卖1.8万美元,加价幅度达到20%。据中汽协发布最新数据,今年以来出口增量占国产汽车增量(39万辆)的比重超过一半,说明出口是今年国产汽车市场销售贡献的主要力量。而今年1-7月,我国汽车累计出口46 48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7.49%;累计创汇金额56.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1.47%。今年前8个月,7个品牌的中国汽车在巴西市场销量总计达4.3782万辆,比去年全年的1.7277万辆高出一倍多。而在中东、西亚、非洲、南美市场上,自主品牌均有不俗表现。  相似文献   

4.
声音     
《家用汽车》2012,(8):24-25
"经销商在销售大众品牌全系列产品时销售价格不得高于市场指导价;不准以任何形式强制用户购买装备、装饰、保险、贷款等产品。对于仍加价的经销商一经查实,经销商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返还用户双倍加价金额的资金。如果拒不返还,一汽一大众将取消当季经销商的全部考核佣金。"  相似文献   

5.
风口浪尖     
《家用汽车》2009,(6):142-142
一汽丰田新RAV4绝不加价销售;路虎汽车亚洲旗舰店北京开业;百强巡展一个月销售额超5亿。  相似文献   

6.
《家用汽车》2015,(Z1):125-127
<正>在纯粹的市场经济中,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就是有那么几款车热得发烫。想拿现车?没问题,掏钱就有。没钱?没钱你就等着吧。No.1GREAT WALL MOTOR长城M4加价幅度:0.3%加价趋势:逐渐消失加价本来是个沉重的话题,但记者查阅M4的加价数据时却笑了半天,竟然有经销商处需要加价200元提M4。记者很纳闷,既然都干坏事了,不能干得彻底一些吗,这加200元,0.3%的加价幅度有什么意义吗?经鉴定,在"大哥"H6退出加价圈以后,M4是来刷存在感的。No.2BAICMOTOR北京40加价幅度:7%加价趋势:近期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7.
正从十余年前的本田CR-V到曾经的高尔夫6、途观,如今,本田思域和丰田汉兰达引领着加价狂潮。有人喧嚣着这是市场经济强者拥权无比合理,而有人对销售经理飞扬跋扈的丑恶嘴脸深恶痛绝。我们总说取之有道,但仍不抵一瞬拥有的满足感。面对竞相追逐,回想脑中信仰,输入银行存款密码的手指又一次在颤抖后坐买。加价是否违法存争议朋友想买一辆丰田汉兰达,到4S店一问,没现车,加价一万、再买一万多的全险可以早点提车。再问:不着急提车,交点订金排队等,不  相似文献   

8.
<正>"加价","加价","加价"。这是一个怪现象。被人们用"恶劣"这个词形容了那么久的行为,在2009年的岁末和2010年的年初,卷土重来,大行其道,给消费者带来很多困扰和麻烦。"真不想加价提车"。可是得到的回答却是"我们不加价,但您要的车没有,真没有",如此反复,多好的购车心情,也被一扫而空了。僵持之后,卖车的满脸委屈、特"为难"地说:"实在不成,您交点加急费,或者多  相似文献   

9.
姜田双 《家用汽车》2012,(1):160-160
前一段时间走访4S店,遇到消费者最气愤的问题就是"没现车,加价提车",原以为在车市不景气的如今,这种现象会好一些,可是现在加价提车的现象仍然在众多4S店普遍存在,而且越是热门的车型,越是最新的车型,加价的现象就越明显。如果要给惯于搞加价售车的品牌弄个排行榜,路虎绝对是  相似文献   

10.
声音     
《家用汽车》2011,(9):26-27
"从本意上来说,国税总局对加价费征税是为了避免某些人偷税漏税,但受害的最终还是消费者,消费者被厂家或者经销商变相洗劫了一通之后,还得为这种行为负责税款,用征税能阻止加价售车,国税总局真的很傻很天真。"  相似文献   

11.
姜田双  杨艳 《家用汽车》2013,(9):166-167
究竟中国在售的进口车型有多少像路虎一样在成倍加价出售?记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许多品牌在中国都是以"天价"在销售。以美国市场作为比对对象,同一款车在中国的价格普遍是美国的1.8~4倍左右。为什么同样的车型在中国和在美国的售价如此不同,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还是我们"人傻钱多"?这些暴利又流进了谁的口袋?究竟是谁纵容了这个暴利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工程量清单报价与传统的定额加价办法不同点,并详细介绍了清单计价法在评标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大众途观上市六个月,加价、排队现象仍在持续。是非途观莫属,还是有其他品牌车型替代?请看下文……第一步:准备工作通过走访多家当地(北京地区)4S店,取得了第一手资料;读者可能要问了,为什么不进入官方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交通》2010,(3):F0004-F0004
2010年4月1日起,北京市中心城区内13个重点区域白天停车收费标准上调至每半小时2.5元。同时,对占道停车首次实行了累进加价政策,停车1小时后收费加价50%。该政策实施以来,上述区域的占道停车率大大下降.车辆停放时间明显缩短。城市中心区收取高额停车费是目前国际上利用价格杠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相对比较成熟、具有较高可操作性的交通需求管理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近一两年来,车市异常的火爆,加价提车成了车市的潜规则。 一、案例 2013年8月7日,张老师看中了某款热销家用轿车,与车行谈妥购车价款为人民币11.9万元,并签订了购车合同,交了1万元的购车定金,约定在当月20日提车。在约定的日子张老师如期去提车,车行却告诉他必须加价1万元,否则,今天提不到车,如有耐心可以再等。张老师喜悦的心情霎时降到了冰点。  相似文献   

16.
声音     
《家用汽车》2013,(6):32-32
“之所以出现打车难,是因为北京市其他公共交通还不够完善,缓解打车难是个系统的工程,包括加大公交投入、加快轨道交通发展等。改善打车难不能头疼医头。” 针对打车难.出租车行业利润低等问题.北京市发改委近日发布公告.就北京出租车调价方案召开听证会进行听证。据悉.此次调价方案包括起步价、燃油附加费、低速等候费等.调价收益全部归司机。对此业界展开了是否加价.如何加价的讨论。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纪海英如是说。  相似文献   

17.
《家用汽车》2013,(10):16-16
交通委推出首批4款“正规”打车软件,“96106摇摇招车”是其中之一。根据《北京市出租汽车手机电召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下称《细则》).这些。正规“叫车软件要想通过备案.“加价“叫车功能必须取消。但是这4款软件上线不到半个月,“96106摇摇招车”就被曝出注册登录后.软件会马上提示用户“更新”。升级以后.软件会。分身”出另一个摇摇招车.虽然背景颜色相似.但这个版本具有“小费”叫车功能.乘客可以选择加价10元-100元。  相似文献   

18.
奥迪Q5仅有5款车型供选择,最高差价却达到了18万元,相同动力与传动系统18万元的差价完全体现在了配置上。订车等上一年半载很难让人接受,但加价更让人窝火。是否还有替代选择呢?本期将为你进行深度解析。  相似文献   

19.
《家用汽车》2015,(1):26-27
<正>39.54%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2014年10月,乘用车销售形势保持稳定,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小幅回升。10月乘用车共销售170.89万辆,环比增长0.76%,同比增长6.43%。交叉型乘用车与轿车同比和环比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他品种呈增长趋势。轿车销售105.25万辆,SUV销售38.73万辆,MPV销售18.43万辆,其中SUV和MPV相较去年部实现超过36%的增长。中国品牌汽车共销售67.56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54%。  相似文献   

20.
《家用汽车》2016,(4):20-21
222.87万辆2016年1月,乘用车共销售2016年1月,乘用车销量环比有所下降,同比呈一定增长,且增幅高于全行业。1月,乘用车共销售222.87万辆,环比下降8.74%,同比增长9.27%。轿车销售111.11万辆,环比下降13.25%,同比下降9.06%;SUV销售78.49万辆,环比下降1.14%,同比增长60.51%;MPV销售26.14万辆,环比下降4.14%,同比增长15.90%。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增长,东风汽车也挤进了乘用车销售前十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