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元 《驾驶园》2010,(8):30-32
"海格"品牌之路2002年,苏州金龙品牌建设开始启动。主要利用"金龙"品牌的影响力与市场对话,获得市场订单,但品牌核心没有明确诠释。品牌形象较为散乱,影响力不大。  相似文献   

2.
周密 《运输车辆》2012,(1):79-80
2011年12月10日,东风自主品牌年度第100万辆汽车下线仪式暨东风自主品牌中期事业计划发布会在东风乘用车公司的厂区举行。"自主品牌汽车年度销售突破100万辆,是东风自主品牌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东风公司长期坚持自主创新和自主发展的重大成果。东风自主品牌中期事业计划的发布,正式开启了向年产销300万辆自主品牌汽车进军的征程。"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平在庆典仪式上说。  相似文献   

3.
姚励 《时代汽车》2010,(6):34-35
在北京国际车展和本届科博会上,北汽集团冠以"融世界先进技术,创北汽自主品牌"的主题,这标志着北汽自主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虽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这几年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政府对自主品牌支持力度似乎并不大。然而,当笔者仔细查阅最近几年自主品牌汽车的利润情况时,却发现绝大多数自主品牌车企都从政府那里得到了相当"现实"的支持,不少自主品牌都享受到诸如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购买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  相似文献   

5.
张洋 《汽车杂志》2010,(2):315-315
不可否认。2009年自主品牌是大喜之年。这不仅表现在国内车市的旺销所带来的利润上,也表现在市场份额的扩大形成近乎与合资品牌1:1的对峙局面,可谓是国外车企的"杯具",国内自主的"洗具"。  相似文献   

6.
程远 《时代汽车》2011,(12):81-81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是近年人们常说的一个话题,引起这样的关注,说明自主品牌的确成了问题。其实在改革开放前,中国汽车全部都是自主品牌,但那时我们汽车产业发展也十分缓慢,技术水平、产品质量都不高,品种也很少,所谓"缺轻少重无轿车"就是很好的概括。改革开放以后开始了引进、合资,目的是用"市场"换"技术"。  相似文献   

7.
如不能真正打响"中国车"概念,中国汽车就谈不上参与真正的国际竞争,难免沦为他人的制造基地。因此,汽车制造必须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即打造"中国车"品牌,树立"中国车"品牌概念。  相似文献   

8.
亦明 《时代汽车》2010,(6):49-50
自主品牌汽车面临着最为艰难的任务是如何弥补短板,赶上跨国公司。为此,我们"要忍受得住寂寞,扎扎实实做好产品、做透市场"。  相似文献   

9.
阴霾散去后的国外汽车市场悄然复苏,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正加快"走出去"的战略步伐。一向局限于向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出口的自主品牌,将加速向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进军。  相似文献   

10.
null 《时代汽车》2011,(12):82-82
当一汽奥迪(合资品牌)被封为官车多年后,政府采购自主品牌汽车的呼声变浓。此前,来自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的消息称,自2009年开始,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不明底细者开始欢呼——"千亿元大采购50%倾向自主品牌汽车"了!据新华信2008年整理的数据显示,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