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艳芬  赵蔚东 《公路》2005,(1):96-101
深入介绍了八尺门滑坡区锚索抗滑桩的施工技术.对人工开挖抗滑桩桩孔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锚索抗滑桩的监测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公路工程的滑坡综合治理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结合高速公路路基边坡滑坡治理中矩形截面抗滑桩的实际应用,分析矩形截面抗滑桩的结构优势,介绍矩形截面抗滑桩的设计验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研究大断面矩形截面抗滑桩水钻法成孔工艺和钢筋孔内绑扎工艺,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和施工安全注意事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山区高速公路的兴建,工程建设项目采用抗滑桩处治的地段也日渐增加,传统的矩形抗滑桩采用人工挖孔,施工周期长,安全隐患大。本文充分剖析了传统抗滑桩的优缺点,在传统矩形抗滑桩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提出基于机械施工的矩形抗滑桩设计方案,并设计应用于云南某高速公路弃土场加固案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成昆线K351病害工点用单控挖孔抗滑桩,坚向锚杆抗滑桩和空心抗滑桩整治Ⅲ区滑体的设计及施工。对其结构形式,设计计算及施工中考虑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秦亮  赵立新  杨涛 《隧道建设》2019,39(Z2):366-371
为了能够更加安全、快速、高效地完成矩形抗滑桩成桩,提高进度,降低成本,结合目前国内外抗滑桩传统施工方法,对抗滑桩施工方法、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矩形抗滑桩井口采用钢护筒护口、导向,井内采用“小钻头周边取土+大钻头中部取土+矩形修边器修边+钢筋笼整体调装+导管法灌筑”方式实现快速成孔、成桩,并研发配套的机械化施工工装、工法及工艺。经对比分析,该施工方法较传统施工方法作业工效更高,成本更低,并降低了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6.
以现场考察和工程地质勘察为基础,详细分析了刘家湾陡坡高路堤左侧桩板墙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变形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种治理措施,并进行了方案的比选。运用FLAC3D对新抗滑桩设计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新抗滑桩施工后的应力、位移和塑性区分布情况,并对新抗滑桩施工后的位移进行了监测。研究表明:新桩加固后旧桩没有产生新的位移;新桩施工后模型塑性区分布较少,填筑路基与边坡基本没有塑性屈服区分布;新抗滑桩施工后,极大地改善了填方路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程进度的不断加快和机械化施工的广泛应用,目前公路工程施工中,圆形抗滑桩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圆形抗滑桩施工周期短,作业安全,尤其是在地下水丰富地段,不需要采用人工挖孔,减少了护壁、排水等工序。本文以某路基工程为例,在达到相同工程处治效果的情况下,就圆形抗滑桩和传统矩形抗滑桩从受力特性、工程量、施工安全、工期、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矩形桩受力更优,圆形桩施工安全性更高;桩长19m以下,圆形桩造价低于矩形桩;单根相同长度的抗滑桩,圆形桩工期约是矩形桩的1/5。  相似文献   

8.
针对治理推力较大的滑坡工程中常用双排抗滑桩,运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建立双排式钻孔抗滑桩的有限元三维分析模型,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改变模型中桩径,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确定的桩间距和排间距下,桩径的变化,对双排式钻孔抗滑桩的桩的位移、内力、前后排桩承担滑坡推力的比例等均有影响;对桩身位移的影响尤其明显。桩径取值应有一个合适的范围,建议双排式钻孔抗滑桩桩径不宜小于1m,在施工条件可行的情况下,宜选择直径较大的钻孔抗滑桩;双排式钻孔抗滑桩具有施工安全、速度快、节省成本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抗滑桩在公路边坡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高速公路滑坡情况,根据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采用抗滑桩同时采取排水措施对该滑坡进行治理的方案.根据地质资料进行了滑坡推力计算并进行了抗滑桩设计,提出了施工过程中动态监测和施工完成后长期监测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杭长高速公路古滑坡治理措施与施工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高速公路通过古滑坡路段,路基与边坡施工可能导致古滑坡复活。杭长高速公路K56+038~+215段古滑坡开挖边坡时,采取了抗滑桩等措施防止复活。经在施工中采取现场观察及对地表位移与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地下水位、抗滑桩钢筋内力和抗滑桩挠度等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古滑坡在边坡开挖中未受到影响,滑坡稳定,加固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