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中心区域交通拥挤,车辆行驶速度低,空气污染严重是许多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因此,在城市外围或城市中心区边缘地带设置停车换乘设施截留部分进入城市中心区域的车流已成为交通工作者解决城市中心区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采用双层规划模型描述了确定城市外围停车换乘系统的停车泊位容量问题,同时设计了该模型的求解算法,并给出了一个简单算例,算例的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鼓励公众尽可能多的采用地铁及停车换乘(PR)方式出行,从而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研究区域差异性停车收费策略.针对大连市西安路商业中心及外围区域主要地铁站,开展停车来源与停车费用调查、PR意向性调查及沿线地铁、公交与小汽车客流调查.基于随机用户均衡理论,构建包含地铁、公交、小汽车及PR共4个选择肢的Logit模型,并利用调查数据进行参数标定.通过调整不同区域的停车收费价格,得到停车费用与PR及全程小汽车出行比例的关系曲线.通过案例,分析了区域差异性停车收费的效果.研究表明,提高中心区停车费将使全程小汽车出行比例显著降低;降低外围区停车费将使PR出行比例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李媛  张秀媛 《城市交通》2010,8(5):57-64
针对北京市地铁5号线天通苑北站P+R停车场规模与实际停车换乘需求不匹配的问题,研究确定其停车换乘需求的预测方法,并提出解决停车设施供给不足的方案。在分析天通苑地区P+R停车场时间、车辆来源及设施供给情况的基础上,建立Logit随机均衡交通方式选择模型,得到该地区高峰小时停车换乘需求量为1476个泊位。同时,将预测结果与天通苑北站P+R停车场实际可扩展停车规模进行比较,提出在瓶颈路段设置新的P+R停车场的方案,并建立了系统优化平衡模型,对该地区的停车换乘需求进行分配。结果表明,新建P+R停车场规模分别为300,400,500和600个泊位的条件下,停车换乘需求基本按照两个停车场的规模比例分配停车数量。  相似文献   

4.
城市中心区停车泊位供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城市中心区停车泊位供应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停车设施供应与停车需求关系模型以及停车设施供应与路网容量平衡关系模型,并对合理确定城市中心区停车泊位供应规模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城市中心区静态交通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当私家车的使用可与公共交通结合时,人们会更倾向于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因此,P+R(停车换乘系统)在为公共交通吸引客流的同时也为公共交通的运营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建立和运营P+R系统时,制定合理的用户收费政策是诸多影响因素之一.事实上,收费政策作为调节手段之一,利用其鼓励或约束停车场的各类用户,将有助于交通部门管理和经营P+R设施.基于社会经济水平,本文为确定停车设施最优定价方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结合遗传算法,本文利用财务分析模型确定了P+R设施最优定价方案参数.该模型应用于希腊雅典地铁网络的P+R设施.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在短时间内提供近似最优定价方案.另外,本文还在方便用户的计算机框架下结合该模型开发了相应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6.
基于路网容量的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设施供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双层规划模型从城市动态变通和静态交通的相互约束关系出发,以城市道路网动态交通容量及服务水平为约束条件,预测城市中心商业区可以容纳的最大停车泊位数量,在双层模型中,上层模型以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停车泊位数量最大为目标,约束条件是城市道路网路段上动态变通流量不超过相应的容量;下层模型是普通的用户平衡分配问题,用来优化用户出行的路线选择行为。文章的最后,应用该双层模型具体研究了大连市的中心商业区的停车泊位数量。  相似文献   

7.
当私家车的使用可与公共交通结合时,人们会更倾向于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因此,P+R(停车换乘系统)在为公共交通吸引客流的同时也为公共交通的运营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建立和运营P+R系统时,制定合理的用户收费政策是诸多影响因素之一. 事实上,收费政策作为调节手段之一,利用其鼓励或约束停车场的各类用户,将有助于交通部门管理和经营P+R设施. 基于社会经济水平,本文为确定停车设施最优定价方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结合遗传算法,本文利用财务分析模型确定了P+R设施最优定价方案参数. 该模型应用于希腊雅典地铁网络的P+R设施. 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在短时间内提供近似最优定价方案. 另外,本文还在方便用户的计算机框架下结合该模型开发了相应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评估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的实施效果,从区域、时段、停车位置、违停情况、道路运行效率五方面入手,选取停车泊位利用率、交通运行指数、路内停车占比、停车泊位周转率、小汽车出行比例、道路平均车速等相关指标,构建面向交通拥堵的差异化停车收费政策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法确定评估等级,从而评估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实施效果.以某市为例,采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对该城市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得出其政策实施效果为"良好",进一步验证了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结合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利用与功能布局,探讨了中心区内停车设施供应与需求的时间、空间不均衡关系。根据不同用地停车设施使用特征,建立了基于土地利用的动态停车泊位需求模型,描述了不同功能建筑物停车需求的时间变化规律。根据停车需求的差异性,提出了互补型用地功能区停车泊位优化整合方法,该方法在不增加停车泊位总量的情况下可提高单个泊位的使用效率,有利于缓解城市中心区停车资源紧张状况。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共享停车容量优化分配对用户出行选择的影响,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根据停车管理平台总收益与步行费用最小确定共享停车用地的最优停车容量,下层建立共享停车、普通停车与乘坐公交出行的多用户均衡分配模型,用于描述共享停车用户出行方式的选择,通过共享停车选择概率实现上、下层模型之间的联系;设计了相继平均算法求解下层模型,并内嵌于差分进化算法,进而求解上层模型. 对常州市金坛区CBD区域的部分路网进行模拟测试. 研究表明:在不同共享停车容量分配下,停车管理平台收益随着容量的增加呈先递增后减少的趋势,而用户的出行费用随着共享停车容量的增加呈先减少后上升的趋势,说明合理地分配共享停车容量可以实现停车管理平台收益与共享停车需求之间的均衡.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合并现象越来越广泛。通过合并方式企业可以迅速扩张和壮大,实现规模经济或者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同时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也是争论的焦点,本文主要对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进行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程序设计关系到客观世界、认识世界和计算机世界。计算机世界中的程序要正确、有效、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必须在认识世界中科学思维。程序的基本元素是模块,模块问的联系称接口,模块要用数据结构与算法实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采用以数据结构为中心的构造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局部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还需要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13.
二次指数平滑法中确定初始值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利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建立趋势预测模型时,必须合理确定初始平滑值.确定初始平滑值比较复杂繁琐,用初期指标值替代初始平滑值是一种简便的处理方法.通过推导,论证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并给出了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4.
阐明了线元法的概念及意义,介绍了利用线元法计算公路中线坐标的过程及Gauss-Lgendre公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地铁列车交路对地铁运营效率有着显著影响,针对地铁列车交路评估,提出一种基于熵值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的地铁列车交路方案评估方法.为更好地反映专家评估中的模糊性,评估指标信息值用语言值给出,采用通用二元语义对语言值进行处理以避免语言信息在运算中过程中失真和扭曲,并提出基于二元语义的成本型指标与效益性指标的转换公式,基于熵值法确定评估指标为二元语义信息的指标权重求解方法.最后,提出基于语言值的TOPSIS的评估方法对地铁列车交路方案排进行排序,并给出地铁列车交路评估实例、结果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权系数在多准则决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权系数的确定离不开决策者的参与,常规决策方法的权系数为一确定值,这不能充分反映人的认识模糊性的客观实际,文中讨论了一类基于区间统计的权系数赋值方法,采用该方法可允许权系数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从而可有效地解决专家评估意见的模糊性和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Bland规则的一点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可能出现循环现象.为此,R.G.Bland在1976年提出了一个处理办法,本文对其作了一点改进,以使得迭代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联合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务驱动法与项目教学法都是行动导向教学法,两种教学法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本文探讨了在高职教学中发挥两种教学法各自特点,联合运用两种方法教学的必要性、作用、运用方式及过程,有利于提高高职教师在教学中联合运用两种方法教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为了尽量降低地铁车站施工对既有地面交通的影响,盖挖法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施工方法,其中构建一个稳定、可靠的临时路桥系统是盖挖法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这方面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的设计规程加以约束。结合某地铁车站盖挖法施工的实际工程,就临时路面板的设计计算、军便梁体系的设置参数以及军便梁与围护结构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展开计算分析,获得了诸多有益的结论,同时为盖挖法临时路桥体系设计计算提供了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20.
数据库应用中层次关系表示新方法--标识路径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数据库应用程序中表示层次关系的一种新方法——标识路径法,并且介绍了相关SQL语句设计。该方法对层次关系的递归表示进行了改进,避免了在Client/Server数据库应用程序中递归表示存在的诸多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