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提高港口设备点检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结合港口设备点检工作的特点,设计港口设备点检移动终端系统.系统采用传感器获取设备信息,应用射频识别(RFID)模块和WIFI模块实现信息的采集与传输.应用JAVA语言开发的基于Android的设备点检系统在国内某港口应用证明,系统操作简单,点检效率高,传输速度快.  相似文献   

2.
由于传统的集装箱船舶进出港系统无法实时获取集装箱装卸、港口空间使用和船舶状态等信息,传统管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船舶调度的实时性要求,为此,引入RFID技术以实现对设备、人员以及集装箱等信息的实时采集,为船舶进出港系统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本文对RFID技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在GIS和RFID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集装箱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3.
陈红梅  张心领 《水运管理》2010,32(11):22-23,37
为不断提高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能力,分析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运行现状,提出通过信息化建设,在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中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实现货源地、铁路、港口、航运与煤炭用户之间的有效对接,以及煤炭物流信息实时共享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港口信息化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无线传感、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的成熟应用,结合港口物流枢纽危险品作业特点,构建危险品监控与预警系统已经具有可行性.在分析港口物流枢纽危险品监控与预警系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五层框架,即:信息采集层、信息传输层、信息管理层、支撑平台层和信息应用层,同时分析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关键技术,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实时采集船舶航行环境信息,不仅能提高航行安全性,还能提升航行效率,为此,研究采用主动式RFID技术的船舶航行环境信息实时采集方法。在主动式RFID标签内存储航道附近的航道与水文等航行环境信息,并安装至船舶航行的航道附近;通过触发器发射信息采集指令的低频触发信号,当主动式RFID标签进入低频触发信号范围内时,主动式RFID标签利用自身电源生成电流,并由天线发射航道与水文等环境信息的电磁波信号至RFID读写器;利用RFID读写器解码接收的电磁波信号,得到航道与水文等信息,完成船舶航行环境信息实时采集;通过概率功率控制的防碰撞算法,降低主动式RFID标签碰撞发生概率,提高信息实时采集精度。实验证明,该方法设计的触发器具备较优的信号触发性能,可有效实时采集船舶航行环境信息,且信息实时采集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实时获取准确的长江在航船舶的交通流状态信息是长江海事监管智能化的基础。在分析长江流域航运监管交通流信息采集需求基础上,设计了多源信息融合的长江在航船舶交通流状态信息采集系统三层构架,其中由IC(Interated Circuitcard)卡子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子系统、CCTV(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子系统、雷达子系统、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子系统、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子系统以及激光扫描子系统组成信息采集层,依托现有的长江航运信息网络与公共通信网络设施组成信息传输层,由交通流数据库、电子航道图以及信息处理系统组成信息处理层。同时,分析了AIS子系统、RFID子系统以及激光扫描子系统采集船舶交通流信息关键技术,并展望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射频识别技术在港口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射频识别(RFID)的低成本战略,介绍电子产品编码EPC的编码标准、物联网的概念、特点及信息流程,分析其中的对象域名服务(ONS)、物理标记语言(PML)和Savant系统等核心技术,展望RFID与物联网技术在港口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而港口企业信息化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信息的采集是港口信息化的极其重要的一环。针对港口信息化的特点,并结合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对港口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提出了建设性的方案,目的在于为港口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采集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港口工程行业发展迅速,引入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港口工程虚拟现实系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基于港口工程虚拟现实系统,在具有高度沉浸感的虚拟环境下创建工程场景,通过工程场景实时交互漫游、实时信息查询获取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信息,为港口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方案的论证、分析、决策提供一个全新的可实时交互的辅助平台.通过在某原油码头工程中的应用,验证了该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渔船RFID系统,实现船舶身份电子信息识别,结合港口和船舶的基础信息数据和管理信息数据,实现对船舶、港口、船员和主管部门管理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服务和调度,为渔业生产开辟了全新的安全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1.
港口决策支持系统标准化、规范化,有助于提高港口规划建设效率和港口管理水平.为此,基于成熟的Java开源框架,采用Web GIS、Ajax、数据持久化等技术,给出基于多种开源框架的港口信息服务系统的4层体系结构图,来解决数据库管理、地理信息查询,用户体验增强等系统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进而提高港口信息服务系统的通用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2.
洋山深水港集装箱“水水中转”集疏运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水中转”集疏运是港口集疏运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东北亚枢纽港目标的提出,上海港口的可持续发展对洋山深水港“水水中转”的集输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目前洋山深水港水水中转集疏运的现状,研究洋山深水港现有水水中转集疏运模式和存在的问题,试图研究通过相应对策来完善洋山深水港“水水中转”集疏运体系。  相似文献   

13.
根据系统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建立了港口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灰色系统理论,设计了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实例计算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评价指标的信息,综合评价值不仅能用于描述评价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还具有横向比较多个评价对象能力的作用。该方法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较强,对科学合理地评价港口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水源和供水量要求出发,结合洋山港船舶用水量现状和环保用水水源分析,进行了船舶用水节水设计和雨污水回收利用设计,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同时分析了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自动化集装箱港区的可行性,进一步确保港区排水安全,并通过雨水的资源化,增加对雨水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港口企业信息系统安全设计不能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港口信息安全需求的问题,进行新形势下港口企业信息安全架构的分析和研究,采用网络安全分层级分析方法对传统港口网络硬件架构和信息系统软件架构进行改进和重构,得出新的港口信息系统安全架构体系,满足了港口企业信息系统前端、中间处理端、后台一体化的安全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6.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明确要求港口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的有关技术标准应与之衔接,叠加至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传统港口规划维度仍停留在二维平面布置层次,多维多源空间信息分析手段缺失,全生命周期规划管理的技术体系尚未建立,空间分析和定量优化水平落后,已难以适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要求。BIM作为一种集成工程各种信息的数据模型,是一种全新的涉及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的方法,也是一种能够解决国土空间资源相关规划的统筹、衔接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梳理国内外BIM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指出港口规划领域应用BIM技术所面临的应用架构缺失、空间规划技术手段发展滞后、应用标准体系欠完善等问题,进而提出未来BIM技术在港口规划中的应用方向,包括促进BIM+GIS融合发展、拓展港口规划方案优化视角、有效衔接相关领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等,以推动BIM技术应用于港口工程全过程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7.
吴昊  田春和 《水道港口》2011,32(6):445-448
为了有效控制附近海域潮位,保证通航安全和合理有效地利用水深资源,详述了余水位的基本原理和潮汐差分方法,提出了基于此理论的验潮方案和潮位推算算法,并开发了一个潮位实时推算系统.系统采用多线程、串口通信等技术,与GPS接收机、潮位遥报仪、电脑主机等硬件进行实时通讯,获取定位信息和遥报潮位等数据,利用差分潮位推算施工船舶所在...  相似文献   

18.
以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闸口项目为例,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业务流程、逻辑校验、信息备案以及口岸单位监管的需求,提出集装箱、集装箱卡车、集装箱卡车司机等信息确保准确性、实时性和完整性的要求。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从智能闸口的平面布局、业务流程和信息采集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设计,采用当前成熟的硬件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形成智能闸口信息采集系统的解决方案,设计高效、准确的智能化集装箱闸口系统,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闸口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