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快速提高车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更好地组织行车工作,铁路总公司发文要求计算机联锁车站配置与站场一致的联锁仿真软件,而大部分既有联锁仿真软件不能满足这一规定.针对这一主要问题,开发了一款符合铁路总公司规定的计算机联锁车务仿真培训软件,从现场实际需求和系统功能需求方面对系统功能模块进行了细分,提出了软件设计方案,并采用基于.net架构的VS 2005系统开发平台进行软件开发实现.借助本软件,可极有针对性对车务人员的业务操作进行训练考核,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联锁仿真系统的出现缓解了铁路科研及培训的压力,在铁路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提出的新型网络计算机联锁仿真系统,与传统单机模式或C/S模式计算机联锁仿真系统不同,它是基于B/S模式,可在浏览器端直接访问的新型仿真培训系统.本文提出运用软件Web化再工程的方法,将传统单机版计算机联锁仿真软件的功能函数加载到动态链接库(DLL)中,用网络编程语言C#调用DLL中的这些函数,从而实现Web访问功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了代码复用,降低了软件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3.
��վ���������ϵͳ����״�뷢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我国铁路电务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新时期要积极发展车站计算机联锁技术.计算机联锁系统不是传统的孤立的信号控制系统,而是信号安全综合控制监测系统和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功能也因超出了车站信号安全控制设备的概念范畴而得以多方面的拓展.本文对国内外计算机联锁系统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新一代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向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性能、电子化、模块化、智能化、网络化、综合化、一体化等几个方向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列车安全有效地运行,铁路运输系统须有一套行车指挥系统.简述铁路行车过程中已导入的四个智能系统及其有机结合;计算机联锁系统应用的可能性和技术保证;介绍目前我国应用的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设计和生产单位  相似文献   

5.
区域联锁系统是实现铁路相邻车站集中控制功能的安全相关信号控制系统,站间安全通信是区域联锁系统安全性保证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分析了站间通信中潜在的危害,针对每种危害提出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并描述了在区域联锁系统中如何实现安全相关传输功能,进而实现安全完善度等级4的站间安全通信.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2009,(2):96-97
北京交大微联科技有限公司是以生产计算机联锁设备、微机监测系统、CTC系统、列控中心设备、ATS系统和CBTC系统为主营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具有铁道部颁发的计算机联锁设备研制生产特许证的四家企业之一。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涉及国铁、地铁、地方铁路以及香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等。目前在国内大铁路具有600余站的应用业绩。并作为国内同类产品厂商,率先通过国际权威机构的ICE和ISA审查。  相似文献   

7.
目前的计算机联锁系统是以联锁计算机为核心的集中控制方式,该部分一旦出现硬件故障,其影响面会很大.为了提高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MAS技术实现计算机联锁系统.通过对系统中的Agent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给出了相应Agent的模型,对该模型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对举例站联锁功能的仿真,分析了系统的联锁功能.结果表明:该系统由于降低了问题的复杂度,有效的改善了联锁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铁路计算机联锁系统联锁表大多都是依靠人工编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与站场拓扑的联锁表生成算法.首先根据图论的相关知识分析站场结构,并利用面向对象思想将车站设备抽象为各个模块,结合C#语言编写的站场拓扑组合程序,以模块化方式建立站场平面图,通过记录各模块的横、纵坐标与其它设备信息,完成站场型数据结构的构建.随后分析研究各站场模块的二维坐标信息与其设备类型,并结合一种新型进路搜索算法,实现了更加高效准确的完成联锁表的自动生成工作.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联锁系统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硬件结构,软件设计,编码技术以及抗干扰等方面对铁路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进行了阐述,通过对数据信息传输的各项改进,提高了数据信息和整个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钱艺 《江苏交通》2003,(11):36-37
为保证列车安全有效地运行,铁路运输系统须有一套行车指挥系统。简述铁路行车过程中已导入的四个智能系统及其有机结合;计算机联锁系统应用的可能性和技术保证;介绍目前我国应用的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设计和生产单位  相似文献   

11.
近30年中国在综合交通运输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城市交通也得到快速发展,但面临严峻的交通拥堵、交通污染、绿色出行环境差和停车难等困境。通过分析中国城市交通问题的特性与成因,指出新型城镇化对城市交通发展的新要求和制定交通政策的新导向。基于旧城改造中优质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交通需求管理、城市内外衔接交通设计等典型案例探讨现实问题的对策。从城市居民合理需求的满足和城市整体运行效率提升角度,引导学术界关注城市交通学的理论研究。最后,重点讨论大数据环境下城市交通网络构建和运行、特大及超大中心城市都市圈交通网络协同优化,以及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应用3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北京市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2006年,11个新城的综合交通规划工作相继开展.从新城土地功能规划的特点出发,结合既有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北京市并没有摆脱"摊大饼"的可能,过早强化新城与中心城之间的交通走廊,会使交通问题更加复杂;相对滞后的公交发展速度,使新城面临着过度依赖小汽车出行的危险;土地开发和交通设施建设的不同步,给新城交通带来深层隐患等问题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新城综合交通规划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基于物联网的新一代智能交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智能交通的概念已被社会所接受,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智能交通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物联网的出现为智能交通的发展提供一条新道路。首先介绍物联网的概念、原理和结构;随后分析物联网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并重点阐述物联网与智能交通之间的联系,探讨基于物联网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体系结构;最后,展望基于物联网智能交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绿色智能航运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工程实践现状,包括业界在载 运装备、基础设施、运营服务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绿色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情况,总结了当前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瓶颈。面向未来水路运输发展的需求和挑战,提出新一代航运系统的 定义及其绿色化、智能化、韧性化的特征;通过梳理分析新一代航运系统的基本内涵,设计了系统 的体系架构,运用信息物理系统的方法理论,将层级结构划分为:要素单元级、功能系统级及架构 集成级;阐述了系统的核心组分:绿色智能船舶、数字生态设施、可靠岸基支持和韧性运营服务, 给出系统的整体框架。在梳理分析系统基本服务和功能逻辑的基础上,阐述该系统物理“船-港- 货”、信息“人-机-环”的运行模式,明确了运输船舶组织运营“岸基驾控为主,船端值守为辅”的航 运新业态,凝练了航运系统规划设计技术、绿色智能航运装备技术、数字生态航道建养技术、船舶 运行智能控制技术、交通运营组织技术、水上应急救援技术,及测试验证评估技术等关键技术;通 过构建数字化的创新技术体系,能够支撑“人-船-岸-云”的高度协同,实现信息互联、系统共建和 体系性创新,促进航运科技高质量发展。提出水路运输未来的变革性方向,研究成果可以有效指 导新一代航运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应用,为自立自强的水路运输技术研究和标准体系构建提 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Ŵ��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设计问题来源于道路网络的规划,网络设计问题的算法研究对于交通规划的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概述了网络设计问题,指出了网络设计问题数学模型算法研究的复杂性和重要意义。以连续网络设计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连续网络设计问题双层规划数学模型的结构特点。以现代遗传算法为基础,设计了适于解决连续网络设计问题的计算方法。以一个具体的连续网络设计问题为例,证实该算法不仅具有很好的收敛性而且算法所求得的最优解也是可靠的。本文的思想方法亦可运用于其它类型的网络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messag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s in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s) due to their significance in the future of commuting and transportation. Our contribution has been devoted to implementing a new protocol for VANETs so that inherent security problems in past works are resolved. Exclusive security measures have been considered for the system which protects the users against threat of any attack. The new protocol shows a great hardness guaranteed by certificate based 80 bit security which assures messages to remain confidential in any time. Also, new unprecedented features like V2 X which improves system performance effectively have been instantia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message signature generation and verification both take place in much less time than present comparable rival protocols.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是缓解成都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之一.成都市已初步构建综合交通数据枢纽、智能交通技术支撑平台和智能交通应用系统.成都市“交通先行”的交通发展战略对ITS提出新需求.近期成都市ITS应以“一枢纽、七平台、多个应用系统、一套保障体系”为实施框架,未来建设完善的重点包括8项内容.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大中型城市已出现严重的停车供需矛盾,停车难随之成为城市交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英国纽卡斯尔市在停车管理方面进行了长期摸索与系统的方案设计,已形成具有城市特色并行之有效的停车管理策略。详细阐述纽卡斯尔市在停车政策法规、差别化停车供应和收费政策、管理与保障措施、停车换乘系统,以及停车诱导信息系统方面的实践和经验。结合中国城市停车现状,提出停车规范化、收费标准化、管理差别化、共享停车等停车管理建议。同时,应构建以人为本的停车配建理念,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是缓解成都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之一。成都市已初步构建综合交通数据枢纽、智能交通技术支撑平台和智能交通应用系统。成都市“交通先行”的交通发展战略对ITS提出新需求。近期成都市ITS 应以“一枢纽、七平台、多个应用系统、一套保障体系”为实施框架,未来建设完善的重点包括8项内容。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交通运输行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应急保障中面临的形势与问题,从系统韧性角度出发,结合此次疫情的突发性和新特点,分析了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复杂动态系统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和挑战。充分借鉴联合国、美国、欧盟、英国和日本等关于韧性交通运输系统构建和交通应急保障的经验,梳理出交通运输行业系统韧性分析要点。从疫情防控与应急保障两方面,提出了建设韧性交通运输体系、做好客货运输保障和丰富应急管理手段等措施建议,以期有利于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并为下一阶段综合交通网建设及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