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解决与某型号机车配套的空压机压力传感器故障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压力传感器设计思路,采用全密封二次激光焊接及新技术、新工艺,从基本结构、硬件电路等方面大幅度地提高压力传感器的可靠性。实际装车运用考核表明,该新型压力传感器满足使用要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原有机车压力传感器的故障现象,为适应新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防水型机车压力传感器的设计思路,从硬件设计、试验验证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防水型机车压力传感器的设计,并介绍了其主要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弓网接触压力动态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安装在受电弓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测量弓网间的接触压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机车用压力传感器的主要干扰源与耦合途径,提出电磁兼容设计改进措施,不仅改善了传感器电磁兼容性能,而且提升了传感器的耐压等级。按照TB/T 3221进行电磁兼容测试,测试结果符合传感器整体误差要求,说明所提出的电磁兼容设计正确、有效。该电磁兼容设计对机车上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设计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设计中,液压扭矩拆装机的紧固力矩由系统油压压力值来间接控制,这种间接控制的模式,造成紧固力矩随系统压力波动较大,数据重复性差。新型扭矩值控制方式利用HMI-PLC技术,将压力与扭矩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事先通过扭矩传感器完成转换并存储于PLC中,再将拆装机中带温度补偿功能的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输入PLC,经过逻辑运算后,通过HMI人机界面显示动态的扭矩值,实现直接控制扭矩螺纹组装作业中紧固扭矩值。  相似文献   

6.
Kistler公司研发了一种接口为M5、用于气缸压力检测的高温压力传感器,这也是一种新型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型号为6351A1。它通过一根结构可靠性好、带防护金属网的电缆与一只放大器连接。Kistler称,由于传感器尺寸很小,特别适合于装用在结构紧凑、尤其是布置空间受限制的发动机上,除了以传统方式把传感器安装到发动机上外,它还可安装在发动机其他部位(如气门区域)。这种装有新“压电星”晶体的传感器体积小且灵敏度高,可用于监测热力学特性和发动机爆震。  相似文献   

7.
土压力的精确测量在岩土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薄膜压力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测量压力的仪器因其具有厚度薄、体积小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在土木工程领域得到应用,而其应用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和环境对仪器进行标定。本文针对砂土中打桩试验,采用薄膜压力传感器测量打桩过程中的桩侧土压力;为得到精确的试验数据,通过采用自主设计研制的标定装置对薄膜压力传感器进行标定,研究了不同量程的薄膜压力传感器在不同砂土埋深下的标定结果,并与厂标结果对比分析;随后,研究了薄膜压力传感器在不同深度下的卸载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加载阶段薄膜压力传感器电压与荷载曲线的线性较好,砂标结果要比厂标结果偏大,并且在埋深为0.2D和0.4D(D为加载板直径)标定结果与厂标结果较为接近,随着砂土的埋深逐渐增加,传感器的标定系数也在增加;薄膜压力传感器在卸载过程中荷载与输出电压曲线表现为滞回环,4种不同埋深下的滞回环的大小基本一致。因此在打桩试验时需对薄膜压力传感器在砂土介质中标定并且要考虑卸载对测量数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压力传感器是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关键零部件,用于常用制动控制、紧急制动控制、停放制动控制、空压机启停控制等功能,其精度直接影响上述功能控制的准确度.制动系统经过10~15 a长期服役之后,由于压力传感器性能的退化,将影响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既有的国内外压力传感器供应商宣称产品的设计寿命可以达到10 a以上,但缺乏足够...  相似文献   

9.
为了及时发现直达特快旅客列车运行过程中空气弹簧泄漏,防止因此而导致的车辆运行失稳,设计了空气弹簧泄漏在线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无线压力传感器模块、车载数据接收装置和PC机分析软件等3部分,无线压力传感模块置于25K(T)型客车空气弹簧尼龙摩擦座内,实时记录被测气囊压力值,能将保存的压力数据和传感器模块安装地点(车号、气囊编号等)、传感器状态、电池电压、时间等信息通过Zigbee无线网络传送给车载数据接收装置,从而实现空气弹簧压力检测和泄漏故障报警。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城际动车组头罩车钩等机构上机械式行程开关易出现误动作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电磁感应式传感器及检测电路,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非接触式信号采集与隔离技术,无需机械接触或施加任何压力,即可检测动作机构是否到位,有效解决了城际动车组头罩车钩控制指令与到位状态不一致的故障。在城际动车组上实际应用表明,该检测电路检测准确可靠、抗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