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刘黎  张平  王唤龙  杨昌宇 《隧道建设》2020,40(Z2):188-195
为了满足高黎贡山隧道竖井施工任务要求,综合隧道所处环境及竖井能力需求,按照竖井井口、井筒、井下3方面统筹考虑的总体设计思路,提出高黎贡山隧道1号竖井设计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1)根据井口地形、地貌条件及提升设备、井口车场布置要求,合理布置井口场坪; 2)根据竖井功能定位,竖井宜采用主副井模式; 3)根据井下施工的出渣量、材料数量、人员进出量等综合考虑竖井断面尺寸; 4)当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允许时,竖井宜采用短段掘砌混合作业法施工,设置模筑混凝土井壁; 5)竖井提升设备宜按井下施工期间的要求考虑,建井期间各设备之间能力应匹配; 6)竖井施工能力应满足井下施工期间出渣、进料要求,并留有富余; 7)井底车场应结合运输方式及进料、出渣等功能要求确定; 8)竖井安全保障应首要解决地下水问题。目前高黎贡山隧道1号竖井主井已完成建井,结果表明铁路隧道竖井按照以上设计方法及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湿喷混凝土是将水泥、砂、碎石、水、外掺料和外加剂等在拌和站预先集中拌和后,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现场,采用湿喷机将其通过泵送至喷嘴,加入液体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再用压缩空气进行喷灌的混凝土喷射施工方法。本文以沈海复线宁连高速公路油车岭隧道工程初支喷射混凝土施工为例,介绍了湿喷混凝土在公路隧道初支中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质量检查、施工组织、安全环保和工程效益等。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湿喷技术是一项推广中的新工艺。混凝土湿喷技术的使用,能极大地改善隧道施工作业环境,缩短喷射混凝土的作业循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湿喷工艺建立喷射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使喷射混凝土品质稳定可靠。以渝利铁路隧道施工为例,探讨湿喷工艺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回弹量、厚度、检测等问题的探讨,并结合施工实际对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施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在隧道初期支护中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在隧道开挖初期支护中的应用,并从其性能上与普通喷射混凝土进行比较,总结了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优点,为软弱围岩的隧道施工提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6.
以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前-2标磨盘山隧道湿式喷射混凝土施工为例,介绍喷射混凝土技术以其简便的工艺、独特的效应、低廉的价格、在客运专线隧道施工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翟富强 《隧道建设》2010,(Z1):346-349
为探索长大隧道的快速湿喷技术,本文以混凝土喷射机械手在长洪岭隧道进口的实践应用为例,从初期支护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施工效率、回弹量、作业环境、速凝剂掺量等方面对喷射机械手湿喷混凝土的全过程进行阐述和分析,并进行总结和探讨。实践证明,在长大隧道施工中合理选择的性能优良湿喷机械手是快速掘进的关键所在,从施工进度和经济性来考虑,湿喷混凝土机械喷射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陈璋  陈光明  程久胜  胡益华 《公路》2005,(8):170-175
龙潭隧道系沪蓉国道主干线宜昌~恩施公路上的特长隧道.长约8.7km.从通风、防灾救援和隧道的施工组织等因素综合考虑.设置了2斜井+2竖井。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介绍龙潭隧道的斜井、竖井没计原则与思路.和斜井、竖井的布置、净空断面、结构设计、施工方法和防排水。  相似文献   

9.
赵爽  洪锦祥  乔敏  王伟  曾鲁平  赵斌 《隧道建设》2020,40(Z1):369-373
在郑万高铁巫山隧道建设中,为降低施工综合成本,提升喷射支护效果,加快工程进度,对采用早强型速凝剂与喷射混凝土纳米掺合料制备的早强型喷射混凝土开展工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1)同普通喷射混凝土相比,早强型喷射混凝土一次喷射厚度提高33 mm,回弹率降低14.5%; 2)30 m隧道喷射施工可节省原材料费用2.77万元,节省工序时间24 h,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陕西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在西安一安康高速公路上,隧道长18.02km,是我国目前最长的一座隧道。其营运通风方案是在左右线共设三座竖井,竖井底由风道(穿过风机房)与隧道相连。中交隧道公司中标的二号竖井是一座规模最大的公路隧道通风竖井,井深661.1m,直径12.8m,通风道3个,累计长1906m,风机房面积1681m^2,附属洞室长652.5m,工期20个月。针对此项工程,在地质复杂、技术标准高、施工难度大、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中交隧道公司正进一步完善施工技术方案,制定施工组织设计,调配施工所需资源,积极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