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船舶工业发展史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2月7~10日在无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共3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20篇学术论文。在讨论会上重点讨论了中国船舶工业如何赶超世界水平的问题。与会代表认为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由于中国船舶工业主管部门大搞出口船,才使中国的民船和军舰打入了国际市场,与会代表认为只要中国船舶工业顺潮就势,在原有的基础上迅速完成产业结构和机制的转换,进  相似文献   

2.
基于产业集聚的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通过对世界船舶工业分布、产业集中度的分析,说明船舶工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现象.在分析了船舶产业集聚的特点和中国船舶工业现状之后,提出了中国船舶工业"集群化建设,构筑大基地;集聚式发展,组建强集团;开展错位竞争,使船舶产业集群各具特色"等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3.
《船艇》1997,(4):26-29
船舶工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既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同时又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中国的船舶工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实现了由封闭到开放的重大转变,使整体设计建造  相似文献   

4.
《船艇》1992,(8):3-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船舶工业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遵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国船舶要进入国际市场”的指示,贯彻“立足国内、面向世界、船舶为本、多种经营”的方针,坚持科技进步,使船舶工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十二年来,我国船舶工业生产得到很  相似文献   

5.
《中国造船》2008,49(4)
2008年船舶工业发展论坛暨纪念《中国造船》创刊60周年大会,于2008年10月2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船舶工业迅速发展,中国造船人为建设造船大国和造船强国,正不遗余力地努力拼搏。连年来,中国船舶界都在举办船舶工业发展论坛,以研讨船舶工业发展的相关问题。今  相似文献   

6.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13,(12):44-44
2015年11月21~22日,中国船舶工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该论坛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和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主办,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和北京中船咨询有限公司承办。本次论坛是船舶行业内一次巅峰盛会。政府主管部门级行业协会、知名造船企业、专业咨询机构及相关金融机构等500余人汇聚于此,围绕“剖析金融危机五年风雨,共铸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开坛论道。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船舶工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阶段,尤其是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逐渐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的政策环境强力推肋船舶工业的发展。我国的造船工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十五年内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船舶工业大国”的宏伟目标,是中国造船业的追求,也是相关产业,包括航运业、金融、保险、钢铁、船舶检验等业界的共同期望。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建立起船舶工业强大的支持保障系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度"中国船舶工业十大新闻"是什么?日前中国船舶报对对2016年中国船舶工业重大新闻进行梳理,依据新闻及新闻事件本身的重要性、新闻性、行业影响力筛选出十大新闻。中国船舶报对2016年中国船舶工业重大新闻进行梳理,依据新闻及新闻事件本身的重要性、新闻性、行业  相似文献   

9.
对国际海工装备市场的基本情况和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在吸取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开展开拓海工业务十年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海工装备制造与运输船舶建造的不同特点,对现阶段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开展海工业务面对九大重点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控措施的建议。对中国船舶工业企业防范海工业务风险,克服困难渡过海工市场的困难时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力迅速增强,人民得到了更多的实际利益。从1979年至今近11年时间里,中国船舶工业贯彻这一总方针,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立足国内,面向世界,不断扩大与世界航运和造船界的交往,使中国船舶工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变化和成就,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中国船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并以优良的质量创出了信誉。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的30年间,中国船舶工业主要为国内生产船舶,与世界航运和造船界基本处于隔绝状态,虽有少量出口,但主要是换货贸易和援助性质。1979年以后,我们把船舶出口作为贯彻对外开放方针的一项重大措施,作为发展中国船舶工业的一项战略任务,以开拓进取的姿态进入国际市场。1982年,在局面刚刚打开的时候,国际航运业和造船业进入了持续萧条时期,需要量减少,船价大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次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亲临大会,做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船舶工业这几年取得的成绩,提出进一步推动造船行业发展,使之成为出口型支柱型产业的目标,这给船舶工业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一、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将打进国际市场做为船舶工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徐华 《中国船检》2010,(3):24-26,122
2009年,金融危机突然而至,快速发展的中国船舶工业遭遇严峻挑战。作为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始终不离不弃,为危机中的船舶工业遮挡风寒。今年,面对依然严峻的市场形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进出口银行对中国船舶工业依然一往情深。  相似文献   

13.
《船艇》1988,(4)
改革、开放九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同外国签订各类技术引进合同350多个,有效地提高了我国造船技术水平,使我国船舶工业  相似文献   

14.
2002年6月,胡锦涛同志在视察大连船舶工业时指出:“造船行业是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行业,我们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要利用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从改组、改造及管理等各方面下功夫,增强我们的市场竞争力,使我国造船业更上一个层次,扩大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中央领导对船舶工业大发展的多次批示也指出:我们要创建第一流的造船大国、强国。我国船舶工业的中、长期发展的目标是:中国船舶工业应以加入WTO为契机,抓住新的机遇,放眼世界,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资源、两个市场,苦练内功,协力创新,“做大、做强”中国船舶工业。所谓“做大…  相似文献   

15.
郑长兴 《机电设备》2006,23(2):33-34
中国船舶工业一直得到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关心,一系列的发展指示和明确的战略定位极大地鼓舞了造船人把中国造船做大做强的决心。一年来的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成果令中国人欣慰骄傲,令世界造船界惊叹折服。综合全年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船舶工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船舶工业面临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交船难、接单难、融资难"成为船企迫在眉睫的难题.中船协2月6日发布<2008年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称,撤单、延付问题将在2009年更为突出,中国船舶工业面临艰难的一年.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船舶工业总公司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实行“国内为主,积极出口,船舶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在世界船舶市场处于低谷时,坚持以技术进步为中心,用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先进国家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使船舶工业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船舶工业总公司拥有职工30万人,其中  相似文献   

18.
郑兴富 《船艇》1997,(8):11-19
八十年代初,中国船舶工业在军品任务急剧下降,生产任务不到20%的严峻形势面前,等待观望,或伸手依靠都是死路一条。然而,中国船舶工业没有消沉,而是坚决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关于“船舶工业要  相似文献   

19.
制约中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王俊 《中国造船》2006,47(3):125-129
运用加权指数法对中、韩两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评,再对两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各项指标数值进行对比,找出中国与韩国船舶工业的差距;通过计算各项指标的差距影响度,得到制约中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郑兴富 《船艇》1997,(9):10-13
根据市场发展和中国船舶工业发展需要开展大型集装箱船的科技攻关,已经是船舶工业科技工作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它关系到我国船舶工业在国际市场竞争的重大问题,对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