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提高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可靠性与故障容错性,提出了将闪存应用到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以提高EPS助力系统的可靠性,在传感器正常工作时在闪存中存储了汽车运行状态的传感器数据。传感器失效时,则从闪存中的数据库中得出与当前汽车运行状态相近的数据,提供给ECU。实现EPS系统性能不因传感器失效而丢失,以此提高EPS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可靠性与故障容错性,提出了将闪存应用到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以提高EPS助力系统的可靠性,在传感器正常工作时在闪存中存储了汽车运行状态的传感器数据。传感器失效时,则从闪存中的数据库中得出与当前汽车运行状态相近的数据,提供给ECU。实现EPS系统性能不因传感器失效而丢失,以此提高EPS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汽车容错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提高汽车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汽车电控系统必须采取容错控制,当在些部件失效时,它们的功能可用系统中的基他部件完全或部分代替,使系统保持的性能不失去最基本的功能。对汽车容错控制的具体内容和应用方法用了论述,同时提供了汽车容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可靠性与故障容错性,提出了将数据库应用到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以提高EPS助力系统的可靠·陛,在传感器正常工作时,在闪存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存储了汽车运行状态的传感器数据组,包括速度、转矩、转角和纵横加速度信号。当ECU发现传感器失效时,则按相应的规则从数据库中查询得出与当前汽车运行状态相近的数据信号返回给ECU,以实现EPS系统性能不因传感器失效而丢失,以此提高EPS系统的可靠性。并进行了Labview的模拟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实用性,提高了EPS转向系统的故障容错性。  相似文献   

5.
袁伟  田大庆 《北京汽车》2009,(5):13-15,26
为提高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可靠性与故障容错性,提出了将数据库应用到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以提高EPS助力系统的可靠·陛,在传感器正常工作时,在闪存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存储了汽车运行状态的传感器数据组,包括速度、转矩、转角和纵横加速度信号。当ECU发现传感器失效时,则按相应的规则从数据库中查询得出与当前汽车运行状态相近的数据信号返回给ECU,以实现EPS系统性能不因传感器失效而丢失,以此提高EPS系统的可靠性。并进行了Labview的模拟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实用性,提高了EPS转向系统的故障容错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设计了一种具备故障容错功能的冗余电动助力转向(EPS)电控系统,以支持自动驾驶SAE L3及以上级别对EPS的要求。文章详细介绍了冗余EPS电控系统架构、工作流程、故障诊断方式及失效模式,总结了电控系统关键器件的失效状态,并对典型的系统失效模式进行了试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城市消防安全水平,设计了一个城市火灾自动报警信息系统。该系统由监控终端、通信网络和信息中心三部分组成,综合采用了通信、地理信息系统和分布式处理等技术,并通过硬件冗余、软件容错等方法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MT是在机械式变速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变速器,对其工作原理进行简要介绍,通过研究AMT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执行方式,对AMT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故障提出了相应的容错方法,从而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汽车EPS系统可靠性Fuzzy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汽车EPS系统故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以Fuzzy理论为基础评价EPS系统可靠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一种评价EPS系统可靠性的方法,为汽车EPS系统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永磁电机驱动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中,电机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质量直接关系到EPS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文章在分析Hall式位置传感器的信号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角度计数器,提出了传感器信号的故障诊断策略,并在台架和整车上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1.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existing fault-tolerant control system of four-wheel independent drive (4WID) electric vehicles (EV), which relies on fault diagnosis information and has limited response to failure modes, a modelindependent self-tuning fault-tolerant control method is proposed. The method applies model-independent adaptive control theory for the self-tuning active fault-tolerant control of a vehicle system. With the nonlinear properties of the adaptive control, the complex and nonlinear issues of a vehicle system model can be solved. Besides, using the online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properties, the requirement of accurate diagnosis information is relaxed. No detailed model is required for the controller, thereby simplify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roller. The system robustness is improved by the error based method, and the error convergence and input-output bounds are proved via stability analysis.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fault-tolerant control method can improve the vehicle safety and enhance the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tracking ability under different failur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2.
刘俊 《汽车技术》2007,(2):12-15
为提高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控制的精度,必须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动态补偿。阐述了EPS系统的结构原理,建立了EPS状态空间方程,设计了PID闭环控制器,并对参数进行了整定。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信号的滤波及动态补偿,能够显著抑制信号噪声的干扰,提高了EPS系统的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设计了基于MC9S12XS128单片机控制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介绍了其主要硬件电路模块的组成和软件总体设计,并对所设计的EPS控制器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表明所设计的电助力转向系统能够很好地跟踪月标电流,实现闭环助力功能。  相似文献   

14.
根据铣刨机行走系统的原理和控制功能要求,选择TMS320LF2407A DSP芯片作为行走系统CPU,完成了铣刨机行走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分析可知,功率自动分配系统应用PID控制策略,可以实现铣刨机功率自动分配,提高其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回正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分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回正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动助力转向回正控制算法。尝试直接采用扭矩信号作为转向盘转角估计的依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不需配置转角传感器的回正控制策略。在matlab中建立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模型,并利用Simulink工具箱对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回正控制策略能提高转向盘的回正性能,并为台架试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马云杰 《上海汽车》2005,(12):30-32
Continental Teves公司的第二代ESP系统在原有ESP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主动转向技术,不仅提高了行驶安全性,而且还开启了驾驶舒适性的新纪元.系统使车辆在极限工况下更易操纵,并且在驾驶上更具有灵活性.通过引入状态估计器、协调控制算法等技术实现了底盘集成控制,指出了未来电控底盘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和故障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汽车线控制动(brake-by-wire,BBW)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可靠性分析和容错技术相结合的系统冗余结构设计方法,并设计了BBW系统的双冗余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可满足系统可靠性要求.最后阐述了提高BBW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智能车辆安全辅助驾驶技术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论述了安全辅助驾驶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研究进展。安全辅助驾驶技术包括车道偏离预警与保持、前方车辆探测及安全车距保持、行人检测、驾驶员行为监测、车辆运动控制与通讯等。分析了各种传感器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单一传感器不能很好地解决安全辅助驾驶技术可靠性和环境适应能力的要求,应结合激光雷达技术解决图像模糊问题,利用红外传感器增强机器视觉识别的可靠性,未来的安全辅助驾驶技术应该采取多种传感器融合的技术,结合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系统具有深度测量精确的特点,将极大的推动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线控转向系统故障可能导致车辆失控的问题,提出一种故障检测及容错控制协同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包含线控转向系统加性故障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其次,联合车辆动力学模型及故障检测/容错控制器,建立跟踪误差闭环控制系统;然后,求解满足闭环系统H∞性能的线性矩阵不等式,得到故障检测/容错控制器参数;最后,基于dSPACE Full-Size HIL进行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检测出转向系统故障,同时实现了车辆的容错控制。  相似文献   

20.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具有四轮可独立控制和响应速度快等突出优势,对增强车辆操纵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车辆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的系统,需研究解决各个控制器相互耦合、过驱动系统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核心问题,这依赖于多维 (纵向、横向和垂向) 集成控制模式和容错控制。对现有研究进行分类和总结,从传统单一维度控制到多维集成控制,综述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和发展现状,重点归纳了汽车动力学集成控制的多层结构及其应用,特别是集成了纵向-横向-垂向动力学的综合控制。最后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控制系统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