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路》1994,(12)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纤维混凝土委员会、广东工学院、南海市交通局、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五届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于1994年11月22日~24日在广东省南海市召开。参力。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科研、设计、施工和建设管理部门以及纤维生产厂家代表共140余名。会说论文集收入文章84篇,由广东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中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有钢纤维混凝土增强机理和力学性能、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结构性能和计算理论31篇;钢纤维混凝土及钢丝网水泥和钢丝网纤维水泥复合材料8篇;聚合物纤维混凝…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纤维产业,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取得快速发展,在世界上初具规模。现在,由于韩国和中国的快速发展,面临更加严酷的竞争局面。为此,日本纤维产业采取的对策即日本纤维产业的发展方向,一是全球化战略,扩大海外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做好《公路工程施工设备及筑路材料产品系列标准》的宣贯工作,2005年12月9-1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桥梁结构用芳纶纤维复核材料》等九项交通行业标准宣贯会,会议由交通部科技司主持,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承办,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协办。交通部领导、部公路科研所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交通行业的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和设备供货商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了宣贯会。  相似文献   

4.
杜拉纤维弹性抗裂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等合成材料制造的杜拉纤维以及其他多种化学纤维都是具有一定弹性的物质,属于柔性纤维,其相对于刚性纤维,存在更大的横向及纵向变形的可能。杜拉纤维以及其他类似纤维的这一特点,使得以往采用刚体假设描述或分析纤维混凝土抗裂机制的理论方法存在不足。本文首先讨论纤维拌和分散性对于纤维混凝土抗裂效果的影响,提出表证纤维分散效率的参数;然后基于弹性体假设的分析思路,提出关于杜拉纤维阻裂机制的另一种解释——针对水泥石收缩行为的弹性补偿假说。  相似文献   

5.
纤维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文从不同纤维的微观特性出发,结合不同级配的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试验结果,分析了纤维的自身特性对沥青胶浆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纤维计量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从界面化学和复合材料理论的角度对纤维的加强和改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姚立阳 《路基工程》2009,(4):163-164
通过分析聚丙烯腈纤维对沥青胶浆和SMA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表明纤维沥青胶浆同沥青一样具有显著的温度敏感性,但纤维用量过多会损伤胶浆的疲劳性能。纤维对SMA混合料性能的提高有利,聚丙烯腈纤维SMA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比木质素纤维略胜一筹。  相似文献   

7.
纤维土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不同设计参数的纤维土的一系列三轴试验研究,指出纤维加入内能显著提高土体的凝聚力,增加土体的韧性和塑性,并且分析了影响纤维土强度的各项因素,通过对试验资料的研究得出了纤维土的强度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弯曲疲劳性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将聚丙烯纤维掺入普通道路混凝土可以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高曲疲劳等路用性能,并通过试验建立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疲劳方程,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不但能使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更主要的是在大应力作用下,可成倍地提高混凝土的弯曲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9.
福塔纤维(FORTA AR)是一种新型的聚合物有机纤维,它由聚丙烯(Pnlypropylene)和芳纶(Keylar)按照质量比3:1混合而成。对掺加0.045%福塔纤维、0.3%的德兰尼特纤维(Dolanit)以及不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塔纤维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继而对福塔纤维改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路用性能,论述了聚丙烯纤维对道路混凝土的强度、脆性、抗渗性、耐磨性以及温度收缩与弹性模量等性能的影响,探讨和分析了聚丙烯纤维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道路混凝土中掺入纤维能明显降低混凝土的生,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1.
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华鑫  胡长顺  张争奇 《公路》2003,(6):143-147
纤维沥青混合料由于其优良的技术性能与价格优势和施工技术简单的特点,目前已得到广泛重视,但其性能优势要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体现,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其中关键技术之一。结合纤维沥青混合料自身的特点,以方便易操作为原则,提出了纤维的选择原则及以马歇尔试验为基础的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志钢  常英 《交通科技》2007,(4):80-82,108
介绍2种应用于水泥砼路面和沥青砼路面的软纤维加强筋。通过对不同类型软纤维的比较,以及纤维水泥砼和纤维沥青砼在我国的应用和工程案例,说明软纤维加强筋作为新型路面添加材料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纤维加强沥青路面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用纤维作为沥青混凝土的添加材料,最近几年在我国的高级沥青路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首先介绍木质纤维和聚合物纤维的技术指标及各自的作用机理,并参考我国纤维沥青混凝土室内试验的既有成果,对纤维改善沥青混和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抗疲劳性能等的作用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其次根据实际工程的跟踪调查结果探讨了纤维对改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作用。最后使用AASHTO模型对改善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钢纤维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主要增强纤维,其在提升UHPC力学性能方面较其他纤维更好。为进一步促进钢纤维对UHPC性能的优化,加速UHPC在工程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从钢纤维的取向与分布、形状特征、掺量、改性及与其他纤维的混杂等方面出发,对UHPC中钢纤维研究的一些重要成果进行介绍和评述。结果表明:①关于钢纤维顺向及乱向分布下的力学模型、纤维取向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流变控制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②关于钢纤维形状-加载速率对基体力学性能的耦合作用、UHPC中不同掺量骨料及其粒径与钢纤维长径比之间的匹配关系及一定纤维掺量和性能前提下,纤维长径比对该性能提升的临界点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③关于纤维改性过程中的成本、改性程度控制阈值及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④发展有效、合理的数值方法来预测钢纤维UHPC的断裂行为等仍处于探索阶段,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⑤钢纤维的研究主要注重于单一因素对不同性能的影响,建议按UHPC工程实际情况、性能需求、现场环境及成本划分权重,开展基于权重的纤维特性及掺量的研究;⑥关于钢-合成纤维混杂后其协同作用的定量描述、高强基体与柔性纤维的匹配问题以及基于多种不同尺度和不同性能耦合的混杂纤维组合的研究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柔性纤维在内蒙古省际通道半刚性基层中应用的情况,提出了柔性纤维在不同半刚性基层类型中应用时,柔性纤维的掺配量、规格以及裂缝开展的程度,阐述了柔性纤维半刚性基层的优点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纤维沥青混凝土的等效劲度模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根据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理论探讨了低温条件下纤维沥青混凝土的等效劲度模量的分析方法。应用Y.H.Zhao和G.J.Weng提出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等效模量公式,计算了具有不同纤维掺量的沥青混凝土在不同温度状态下的等效劲度模量,对计算结果与劈裂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误差分析。从温度、纤维掺量和纤维性状3个方面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其中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而纤维本身的性能对结果误差基本没有影响,根据误差分析结果提出计入温度影响的纤维沥青混凝土等效模量公式,通过修正公式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取得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武进前黄镇水利建筑材料厂研制生产的低碳钢扭曲型钢纤维,经东南大学土木建筑系测试鉴定,认为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学性能,是理想的新型建筑材料。该产品呈扭曲状增强了钢纤维与基材之间粘接啮合力。它具有增强混凝土抗拉、抗压、抗冲击、防裂缝、耐疲劳等特性。可广泛用于公路、桥梁、建筑、水利、矿山、机场、码头等工程。扭曲型钢纤维@汪焕心  相似文献   

18.
纤维沥青混合料最佳纤维掺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图解法并经过配合比凋整和优化,得出AC-13 Ⅰ矿料的配合比.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纤维种类、不同纤维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分析纤维种类和掺量对最佳沥青用量OAC、OACmax和OACmin的影响,从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分散程度出发,得出纤维最佳掺量.进一步通过高温车辙试验,分析纤维增强机理,研究不同纤维种类和不同掺量对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影响,从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特征出发,得出不同种类纤维的最佳掺量.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对应着不同的最佳掺量;马歇尔试验和高温车辙试验所确定的沥青混合料最佳纤维掺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最后,建立了考虑基体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与纤维掺量、纤维类型影响的纤维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9.
沥青玛蹄脂碎石(SMA)与纤维沥青混凝土(FAC)的特性与区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伟民 《上海公路》2002,21(1):21-22
SMA自从德国传入我国以来,在全国许多地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上海曾在外环线(第一期工程)、A4公路、浦东南干线等道路铺筑了SMA路面。与传统沥青路面不同,SMA路面由于其独特的路用性能而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人特别注意到,拌制SMA混合料需要添加纤维。但是有些人对SMA并不完全了解,误以为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纤维就是SMA,因而近年来在上海一些道路中出现了所谓的SMA路面,实际是纤维沥青混凝土(FAC)路面,而不是SMA路面。纤维在这两种混合料中的作用完全不同,如果对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不甚了解,往往多花了钱却不能收到好的效果。为此,本文就SMA与FAC的特性与……  相似文献   

20.
纤维土的发展及其在膨胀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军  王桢 《路基工程》1996,(5):12-15
本文简要论述了纤维土的概念及演变发展历史,并分析了土工纤维在膨胀土中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控制膨胀土膨胀变形的地基加固深度,纤维掺合量的计算方法,从土中应力状态的角度出发,初步分析了纤维加固土的力学机理,指出了纤维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