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速公路原路面改造根据不同路段的情况,在原路面和沥青面层之间采用铺设聚酯长丝单面烧毛土工布及玻璃纤维格栅,组成复合式路面,能有效的预防和延缓裂缝产生,能减小水损坏,从而延长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纤维碎石封层采用两层乳化沥青及一层纤维和一层碎石的结构,与其它路面养护材料相比,具有良好的应力吸收与扩散、抗拉、抗剪、抗冲击等综合力学性能和高耐磨、高防水性、高稳定性等路用性能及耐久性能。其主要应用于沥青路面上封层和应力吸收中间层。应用于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封层,能较好地封闭原路面的龟网裂,提高原路面的防水性能.恢复或改善原路面的使用功能,延缓原路面的大修周期.具有了较好的经济成本效益和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沥青路面新设计规范和原设计规范的原规范交叉等方法计算路面结构,以对比分析新原路面设计规范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马凌 《北方交通》2001,24(4):6-9
通过采用沥青路面新设计规范和原设计规范及新原规范交叉等方法计算路面结构,以对比分析新原路面设计规范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法对原混凝土路面进行一定病害处治后再加铺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改造技术。该方法能较好地改善旧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同时充分利用旧混凝土路面已有的承载能力,造价低,施工方便,而且对交通和环境影响较小。论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设计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现行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中规定,原路面补强厚度计算采用经验法。经验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庆当进一步探讨用理论法计算原路面补强厚度这一课题,以达到新建路面和改建路面设计方法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是改善其路面路用性能较为有效的方法。结合原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况的调查和处理、原路面也沥青加铺层之间夹层的粘结、沥青加铺层的厚度设计以及施工讲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8.
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节能环保、充分利用原路面材料、快速施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的优点。以江西省石吉高速路面养护工程为背景,从原路面技术状况调查、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方法等方面对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了探讨,为江西省大范围应用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路面养护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各类原因造成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表层脱落的修复问题,提出薄层修复理念,利用独立研制的修复材料,可进行3~5mm修复层的施工,施工后可恢复路面原有的使用功能,并提高路面的抗盐、抗渗、抗磨、抗冻耐久性能,能快速修复,同时具有修复层颜色可调,使最终的修复层颜色与原路面颜色相近、恢复通车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路面板块尚未发生严重裂缝时,压浆是一种比较经济的修复办法。但如果初始弯沉很小并在原路面结构层的设计范围内,最好不要压浆,因为压浆所造成的扰动可能会对板块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压浆不能提高结构的设计承栽能力,也不能完全消除扳块的垂直沉降.但由于空隙被填充,能明显地减小路面弯沉,恢复路面结构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