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风增 《路基工程》2008,(1):124-125
结合工程实例,利用大型有限差分岩土工程数值分析软件FLAC,模拟分析公路膨胀土高路堤出现的路面开裂和边坡失稳问题,指出雨水对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影响很大.提出在当前路面出现较长纵向裂缝的情况下,该路段的膨胀土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要进行边坡加固治理.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路面纵缝的发育状况基础上,论述了路面纵向开裂的形成机制,其内因是边坡坡度过陡,填土具有一定的胀缩性,外因是雨水入侵,综合作用使路堤边坡侧向缓慢蠕动,在路堤中形成裂缝,逐渐发展至路面,导致路面出现纵向开裂,形成边绵数公里的纵向裂缝。然后探讨了治理方案,认为可采用喷锚或高压旋喷注浆+高压注浆方案,或挡土墙+高压注浆,或抗滑桩+高压注浆等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粤境某高速公路边坡失稳情况,对其失稳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为边坡抢险加固提供依据。结合边坡现状,提出边坡采用刷方减载、坡脚增设挡墙、锚固工程及仰斜排水孔疏散坡体积水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利军 《路基工程》2014,(6):203-206
安康枢纽范围内膨胀土路堑边坡工程,开挖后其部分出现开裂、滑坡等问题。分析了该地区膨胀土特殊的工程特性及边坡失稳的机理,认为特殊的工程特性和水的影响是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根据边坡失稳的类型,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保证了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填筑在膨胀土地基上的路堤出现开裂及坡体滑动是目前公路建设中最为严重的工程病害之一。以广西一膨胀土地基路堤出现开裂等病害处治为对象,从膨胀土路堤的工程地质及土性特征入手,分析边坡破坏的原因及特点,提出了“注浆微型钢管桩+树根桩+路面注浆+深孔排水”的处治方案,并介绍了其设计及施工要点,实施结果表明治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广东境内某路堑边坡抢险加固施工期变形监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境内某路堑边坡在日常养护期间发现有预应力锚索结构破坏及浆砌片石开裂等变形现象,严重危害行车安全。为及时掌握边坡的变形态势,采用深孔测斜进行深部位移监测。通过分析边坡抢险加固施工期间的监测数据,确定了边坡的滑面位置,并利用监测结果及时反馈于边坡抢险加固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期冀为类似边坡的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FLAC^3D在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郭波  路娟 《路基工程》2009,(1):158-160
为评价边坡稳定性,研究边坡失稳的机理和破坏特征,找出边坡失稳的主导因素以及制定经济有效的处理措施,以子洲至靖边高速公路K130+460~+760路堑六级台阶以上的边坡工程为实例,进行FLAC如数值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8.
明秀至五塘公路为南宁市出口公路之一,公路技术标准为平丘区二级,但路基宽18m、路面宽14m,公路通过膨胀土地段。5K 260处是利用膨胀土填筑的路堤,填土高约8m,原路基施工时对膨胀土路基防治方法是在路堤表面用中液限粘土包盖全封闭,包盖土层厚1m,边坡面满铺草皮。该路基是1987年底建成通车,1989年6月发现路基开裂滑塌,且滑坡逐渐扩大。为防治滑坡发展,我们于1989年10月采用在路基边坡脚外建挡土墙、放缓填土边坡(用1:2)、边坡面满铺草皮的处治措施。但工程完成不久,1989年11月中旬路基出现严重滑坡,滑坡体长约40m,路面沿中线附近开裂、坡脚  相似文献   

9.
十天高速公路安康段ZK48+505-+652边坡为松散体边坡,边坡稳定性差,本文通过对边坡位移监测数据的研究,分析了该边坡的稳定性,对该边坡的治理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对某高速公路边坡失稳成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方案比选,采用一种坡体内采用圆形抗滑桩,外露部分采用矩形抗滑桩的边坡加固方案。治理方案避免了边坡变形对坡顶房屋产生影响;同时,施工方便、经济有效的特点契合了抢险工程的要求。经过近八年的运营期,边坡整体稳定,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在CRCP+AC复合式路面中,研究CRCP+AC复合式路面温度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传热学基本原理和实测结果,建立了CRCP+AC复合式路面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能够准确预估各种路面结构的温度场分布情况,为力学分析提供温度参数。  相似文献   

12.
王海亮 《公路》2005,(12):199-202
以老集高速公路K320+160~K320+980段高边坡病害治理为例,分析了边坡失稳的原因,介绍了防水、固结和支挡锚固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山体因工程施工开挖而失去原有的平衡,需重新寻找平衡点,同时因地质构造、水文等诸多因素影响,山体在重新平衡过程中容易出现山体滑塌、坡面开裂、下沉等失稳现象。因此,在施工中必须根据现场山体边坡发生滑塌、开裂等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设计,制定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文章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相应的边坡整治措施,为类似的边坡治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山体因工程施工开挖而失去原有的平衡,需重新寻找平衡点,同时因地质构造、水文等诸多因素影响,山体在重新平衡过程中容易出现山体滑塌、坡面开裂、下沉等失稳现象。因此,在施工中必须根据现场山体边坡发生滑塌、开裂等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设计,制定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相应的边坡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断层破碎带对公路边坡工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断层破碎带的物理力学特征,分析某高速公路断层破碎带边坡的设计变更、施工过程变形开裂及治理,得出失稳边坡的特征和断层破碎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指出在高速公路前期进行工程选线时,对于区域断层一定要避让,且可选用抗滑桩对该类边坡进行处治。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不同等级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拱起开裂现象,这些拱起开裂横向贯穿路面,拱起高度最高可达10 cm,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降低了路用性能。为分析这一现象,本文对额济纳旗的拱起开裂路面进行了实地调研;监测了路面结构层的温度,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和压杆失稳理论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高温拱胀进行了分析;对路基土和地表水进行了取样检测,并探讨了盐渍土路基的盐胀对路面拱起开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沙漠戈壁为代表的额济纳旗沥青路面的拱起开裂是由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高温拱胀引起的,而并非由当地盐渍土路基的盐胀引起。  相似文献   

17.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成因及处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省道S342济宁段的K234+900-K239+100段的路面病害调查,发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开裂是主要病害,分析了路面产生横裂、纵裂和不规则裂缝的原因,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和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处理福广高速公路K104+700-K104+820段高陡边坡时,结合地质条件,并考虑各种高陡边坡处理办法的特点,通过综合比选,确定采用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处理方案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路面纵缝的发育状况基础上,论述了路面纵向开裂的形成机制,其内因是边坡坡度过陡,填土具有一定的胀缩性,外因是雨水入侵,综合作用使路堤边坡侧向缓慢蠕动,在路堤中形成裂缝,逐渐发展至路面,导致路面出现纵向开裂,形成边绵数公里的纵向裂缝.然后探讨了治理方案,认为可采用喷锚或高压旋喷注浆+高压注浆方案,或挡土墙+高压注浆,或抗滑桩+高压注浆等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20.
土质路堑边坡失稳破坏往往表现为土体位移。以重庆铜合高速公路K22+770-K22+965段路堑边坡位移预测为例,对基于灰色理论构建的土质路堑边坡位移预测灰色模型进行介绍,并将预测值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其准确度高。在此基础上建立位移随监测时间变化的响应函数,其适用性强,可作为土质路堑边坡位移预测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