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经课题组研发的彩色陶瓷减速标线的特点及应用范围。详细阐述了彩色陶瓷减速标线的视觉效果、陶瓷骨料性能、施工流程以及在湖南衡桂高速公路的应用情况。通过研究、分析和应用,一种既有震动减速又有视觉提醒作用的新型减速标线,具有技术先进性和独创性,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合理设置减速标线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新型彩色陶瓷减速标线从设计到应用的整个过程。在综合对比分析了当前常用标线的应用特性后,提出设计新型彩色陶瓷减速标线。新型减速标线进行设计过程充分结合驾驶者的心理反应、交通信息处理的概念模型以及彩色陶瓷减速标线的应用原理。实际应用研究表明,彩色陶瓷标线能达到明显给驾驶人员以心理暗示并自觉减速的效果。进一步经济成本分析显示:虽然彩色陶瓷减速标线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300~400元/m2),但年综合成本相对较低(30~40元/(m2.年))。因此,彩色陶瓷减速标线运用于交通减速标线优势和价值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目前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几种视错觉标线类减速设施减速机理的基础上,运用VC++编程环境和DirectX技术建立了公路减速标线仿真实验系统,针对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中推荐的行车道纵向和横向减速标线进行了减速效果验证及标线参数优化,并进行了行车道纵横向减速标线、鱼刺形减速标线和梳齿形减速标线减速效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道路环境条件下,各类标线中相邻标线间距相同时,鱼刺形减速标线和梳齿形减速标线能获得相对较好的减速效果。  相似文献   

4.
依托驾驶模拟实验,在虚拟场景中设计纵向减速标线和无震动感横向减速标线,采集车辆运行状态、驾驶员注视行为和操控行为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验证减速标线的视觉减速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纵向减速标线和无震动感横向减速标线对驾驶员的视觉特征均具有一定的影响;纵向减速标线和无震动感横向减速标线对车辆运行状态没有显著影响,但对驾驶员从减速意识到减速决策的转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无震动感横向减速标线对驾驶员减速意识的影响大于纵向减速标线.结果表明,在道路纵坡为1.7%的双向八车道城市快速路虚拟场景中,纵向减速标线和无震动感横向减速标线具有一定的视觉减速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减速措施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视错觉减速标线的使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结合梳齿形视错觉减速标线及宽度视错觉减速标线的部分研究成果,分析了视错觉减速标线的重要设计参数,通过定义组合设计参数,确定了新型组合标线的样式和形式。基于UC-win/road道路三维仿真试验系统对其进行仿真模拟,通过仿真试验和实际道路试验验证了具有最佳减速效果的标线。结果表明,组合型减速标线可达到理想的减速效果。应用道路规划软件对标线进行仿真设计,通过室内模拟仿真试验进行实验,并对优化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提出了减速效果更好,更加人性化的视错觉减速标线形式。研究成果可为道路管理和设施设计部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6.
公路视错觉警示减速标线设计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驾驶人心理、生理特征分析,对视错觉标线的多组数据组合的形式通过计算机模拟进行减速性能优劣比选,提出视错觉标线的设计参数;并通过驾驶模拟器仿真试验、实际场景的道路试验验证对视错觉标线设计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一种视错觉减速标线的最佳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视觉减速标线的控速效果和影响范围,选取南宁市6处视觉减速标线路段进行了实地车速采集,获取了视觉减速标线上下游各500m范围内13个断面的地点车速,共计样本约6 300个。利用断面车速数据构建速度-距离曲线,研究了车速的变化规律和视觉减速标线控速影响范围;采用t检验和比例检验分别检验了视觉减速标线上下游控制点及标线末端车速平均值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和超速比例的差异显著性,验证了视觉减速标线的控速效果,并通过与对照组数据的对比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干扰。结果表明,视觉减速标线的控速范围为上下游约250m;车辆平均速度下降程度为2.4~4.2km/h,超速车辆比例下降9.4%~15.6%。  相似文献   

8.
选取山区高速公路3类代表性的振动减速标线进行了实地交通流检测。对不同检测断面的速度、交通流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各检测断面小车、大车速度分布的正态性进行了验证,研究了车辆通过3类振动减速标线的速度变化特征;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高速公路振动减速标线路段小车、大车的运行速度变化规律模型,并针对模型所反映出的车辆在高速公路振动减速标线路段运行速度呈现先减速、后加速的变化特点,提出设置振动减速标线提醒标志、延长振动减速标线长度及组间距等安全管理建议。结果表明:模型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公路梳齿形视错觉减速标线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公路危险路段,如果不进行道路线形改善,则通过采用限速设施,有效限制车辆的行驶速度是最有效的安全措施.文中结合梳齿形视错觉减速标线机理分析,基于公路视错觉减速标线仿真试验系统,以鱼刺形视错觉减速标线的部分研究结论为依据,分析了梳齿形视错觉减速标线的重要设计参数,确定了标线的样式和形式,通过仿真试验和实际道路试验验证了...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内外道路错觉相关研究,并提出对光线错觉的理论补充.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光线可能导致道路错觉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三维立体标线来解决道路错觉问题,从而使驾驶员能够及时减速的有效方法.并对三维立体标线的具体参数进行研究,得出了适合于实际工程的参数;再通过模拟仿真验证三维立体标线的减速效果,得出正向设置减速34%,反向设置减速27%的结论.通过展望表明了三维立体标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橡胶减速带具有设置简单、效果明显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不同几何设计的减速带会带来不同的减速效果,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缺少具体的设计规范,导致在使用时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和噪声污染。根据减速带减速机理,使用DYNA软件对车辆通过不同高度和宽度的橡胶减速带进行模拟,得出在A、B、c、D、E、F六种不同高度和宽度的橡胶减速带下车辆的减速效果和震动情况。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减速效果最好,同时噪声最小的橡胶减速带最优高度和长度的组合,为减速带的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山区道路中减速带布设对车辆运行的影响,选择在重庆市主城区江南立交开展减速带布设区域的实车试验,采集了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等数据,以此分析试验路段的运行特征。结果表明:①速度分布带宽在减速带两侧各40 m左右达到极小值,在减速带位置速度带宽出现反弹,表明在减速带布设位置车辆运行速度差异较大,容易产生追尾风险;②减速带对驾驶员的速度选择行为有较强的约束力,且2个减速带相隔越近对速度选择行为的约束作用越强,减速效果更好;③通过减速带之前的初速度越大,所需的减速长度越长,应越早采取减速措施;85th百分位减速长度值和加速长度值分别为225,212 m;④车辆通过减速带时的加速度、减速度与制动初速度、加速前初速度的大小密切相关;道路环境越复杂,车辆通过减速带时减速度与加速度曲线的差异性越显著;⑤减速带对车辆的速度折减率上限可达0.9,下限随初始速度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常用减速带存在的缺陷,引入了彩色防滑减速带这一新型防滑减速交通安全设施,并详细介绍了其施工方法,对彩色防滑减速带的规范化施工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双钢轮压路机的最大制动减速度,建立了双钢轮压路机制动过程的动力学方程,研究了行走液压系统制动力和地面附着力对双钢轮压路机最大制动减速度的影响,得出了不同地面附着条件下的双钢轮压路机最大制动减速度方程。同时指出,在双钢轮压路机的行走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钢轮惯量对双钢轮压路机加减速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oposes a procedure to improve the design of an automobile crashworthiness using the deceleration pulse in a simplified form as a design variable. A complete vehicle in a full frontal crash was simulated to find its deceleration pulse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Based on this deceleration pulse, sled tests were performed, also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real deceleration pulse and a simplified pulse were made based on the HIC15 produced. The simplified pulse is developed by dividing the pulse in three phases, each with a constant level of deceleration. Simulations were made to minimize the HIC15 changing parameters in the restraint system and in the deceleration pulse. An expression was found to relate HIC15 and the first phase of the deceleration pulse. A design case using this expression is presented. The benefits of using the pulse as a design variable along with the restraint system are accounted.  相似文献   

16.
制动减速度和制动响应时间作为商用车制动系统两项重要技术指标,直接影响车辆行车安全.本文通过对某款8×8车型的制动减速度与制动响应时间进行匹配设计、测试分析及设计优化,最终使制动减速度达到理想状态,制动响应时间大幅缩短,制动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进一步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电动汽车滑行制动能量回收过程的驾驶性是车辆纵向动力学瞬态品质的定性描述,为定量评价能量回收制动的驾驶性,对滑行制动过程中的减速特性进行分析,提取了最大减速度、减速滑行距离、最大减速度变化率、减速度变化率稳态占比4个客观指标,并通过相关性分析验证主观评价与客观参数的一致性。基于客观评价指标,利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主观评价预测模型。通过7台新能源车型共计18种能量回收模式下的综合评价,验证了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基于主客观综合分析建立的评价体系能把主观感受和客观数据有机结合,实现驾驶性的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在升挡过程中对发动机以及变速器1轴的减速,使变速器目标挡位齿轮与输出轴同步最终实现换挡,文章设计了一种安装于变速器上的气动制动器。通过对变速器中间轴进行制动,实现减速升挡。安装试验结果表明,该气动制动器满足了在升挡过程中对发动机以及变速器1轴的减速要求。该制动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及响应快速的特点,有效提高了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标识和可追溯性在装配生产线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以及标识和可追溯性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作用原理,举例论述了标识和可追溯系统在汽车零部件装配生产线的具体应用。包括相关标准、基本组成部分、主要操作流程。分析说明了标识和可追溯性在当今汽车生产行业和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为开发系统提供了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20.
张德林 《汽车工程》1996,18(3):188-193
本文分析了制动器台试减速度允差评定方法,为了有效制动和改善轿车制动稳定性,讨论了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与制动减速度和前后制动分配比的关系,根据设计要求之制动减速度和制动力分配比,提供摩擦系数计算方法和顺序,用于合理确定台试时的摩擦系数允差,本文可供制动器设计和摩擦材料选用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