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粗糙集理论对轨道交通枢纽换乘评价指标进行约简得到各个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利用物元分析法建立指标性参数的评定模型,结合关联函数进行可拓分析,对轨道交通枢纽换乘进行可拓评价。以北京轨道交通的4个换乘枢纽站为例说明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基于粗糙集的轨道交通枢纽换乘的可拓评价方法,能够对轨道交通换乘系统质量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路基养护质量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的分析,确定了评价的对象及各对象的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层次的路基养护质量评价体系,以达到指导公路路基养护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多级可拓评价方法在城市高速公路环境现状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市高速公路环境影响因素的特点和文献中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指标特征值,比较全面、系统地构建城市高速公路环境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可拓法为核心的城市高速公路环境现状的多级可拓评价模型.并以西安市某高速线路为实例,确定该线路及其运营子系统的等级度.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在城市高速公路环境现状评价中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桥梁建成通车后的质量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层次分析法引入可拓学的基本理论构建了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的桥梁质量后评价模型,有效避免了传统层次分析法中的大量试算工作,同时考虑了判断的不确定性和决策者的实践经验。实际应用表明可拓层次分析法结论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子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应用可拓学理论方法,在可拓集合理论及物元理论基础上,利用公交系统服务质量等级分类和评价公交性能指标隶属度,构造经典物元及节域物元,建立公交系统服务质量等级的可拓模型,将公交服务质量评价中的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从而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公交服务质量的服务水平,最后举例表明可拓学理论方法能较真实地反映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现有地铁车门系统健康状态评价模型缺陷的基础上,利用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思想将熵权法得到的客观权重与由层次分析法得出的主观权重进行最优组合,得出综合权重。鉴于地铁车门系统的健康状态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运用物元可拓模型并对其进行改进,构建了基于博弈论和改进物元可拓的地铁车门系统健康状态评价模型。该模型不仅能较好地避免了权重赋值的片面性,还能克服传统物元可拓模型的局限性。并选地铁车门系统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将其评价结果通过与其他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其他评价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可为科学制订地铁车门检修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基于可拓方法对舰船避碰进行决策的设想,并对基于可拓方法的舰船避碰决策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了避碰决策流程图以及探讨了决策过程中所要采用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8.
岩爆是岩体高应力区的一种重要地质现象,是地下工程建设中必须关注的重要地质工程问题之一.文中提出3个最能控制岩爆发生的指标:围岩二次应力的最大主应力与岩石抗压强度比、岩爆倾向性指数和岩体完整性指数.以这3个指标为影响因素,确定了岩爆发生等级的判断标准.在此基础上采用可拓方法对岩爆的发生及等级进行了综合判断,并运用已经完成的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将可拓工程方法与城市公交枢纽站评价因子相结合,建立了城市公交枢纽站多级可拓评价模型.该模型基于简单关联函数和相似系数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能从待评样本寻求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对城市公交枢纽站布局进行一级和二级可拓评价,给出布局方案等级评定.实例结果表明,该参评因素可拓权重确定方法可有效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城市公交枢纽站多级可拓评价可最大限度地对评价指标信息进行综合,从而客观、合理地反映了布局方案优劣.  相似文献   

10.
为客观评价铁路工务系统安全状况,应用可拓学方法建立铁路工务系统安全的可拓评价模型。算例结果表明,能够有效地对铁路工务安全状况进行排序,识别安全状态倾向、减少评价指标层级以及增加待评方案的区分度等优势,能更为有效地解决铁路工务安全风险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投运率和运行可靠性,基于可靠性为中心维修和状态维修的先进理念,分析了城市轨道车辆维护、维修需求和现有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同时支持定修和状态修的车辆维修保障策略。采用基于状态的分布式维修软件结构模型,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和系统架构,并对系统的具体部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杨洪 《交通科技与经济》2012,14(2):120-122,128
针对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的评价问题具有多层次和模糊性的特点,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建立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建立适用于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服务质量评价因素量化;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层次影响因素进行权重赋值;再确定模糊评价矩阵,进行服务质量评价。最后,对成都市轨道交通1号线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各条线路在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修建时序,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时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时序决策方法.该方法利用奖优罚劣的[-1,1]线性变换算子对原始决策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由此得到正负理想方案.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前景价值函数,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时序的综合前景值最大化优化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得出最优权向量,并最终确定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时序的最优方案.最后以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为例进行建设时序排序.结果表明,运用所提出方法确定的结果与实际建设时序一致,该方法可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运营安全已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安全理论不断发展、评估技术不断成熟,通过强化运营安全评估工作,发现、分析、解决安全问题,已逐步成为主管部门和运营企业保障安全的手段之一。通过介绍英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制度建设、机构设置及执行情况等,分析安全评估工作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实际,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可为国内安全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采用“四阶段”法预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的理论模型与方法,并着重论述在混合交通状态下客流分配的平衡模型,提出了以广义出行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分层预测思想。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以及大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逐步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一旦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发生了紧急事件,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本文主要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复杂网络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SpaceL方法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结构,并且使用TOPSIS方法构建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特性的节点重要度评估模型,以南京地铁为例,得出南京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重要度排序。确定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关键节点,可以给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靠性的研究提供很大的帮助,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交通客流形成机理,分析了城市出行者交通需求产生和出行决策;提出了交通需要是交通需求的必要条件,出行者支付能力是交通需求的充分条件;认为出行决策是依据出行者效用最大化原则.基于效用理论的交通方式分担模型,讨论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竞争博弈机理.以广州市轨道交通为例,将时段客流分为高峰期、中峰期和低峰期3类,研究其交通客流特征.结果表明:在高峰期客流充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在平峰期和低峰期客流稀少,资源闲置.根据效用最大化理论,将分时段弹性票价运营策略和适当调整发车时间间隔策略运用于广州市轨道交通中峰时段,结果表明:实行综合优化策略的日客流量增加了14.9%.  相似文献   

18.
顾炯 《交通标准化》2014,(23):58-60
城市轨道交通短期客流的预测是制定列车调度计划、车站客运组织工作的关键。在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断面客流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灰色预测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期客流预测模型,提出通过若干组连续历史客流数据构建灰色预测模型,以此类推对未来客流进行预测。以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为例进行计算,得到预测数据与真实数据误差较小,验证了该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从系统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将广泛应用于系统安全研究中的事故树分析方法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分析中。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中脱轨这一典型事故。通过分析引起列车脱轨事故各个因素,得出城市轨道交通脱轨事故的发生概率较小,预防和控制难度较大的结论。该研究有助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对引起该事故发生的各个因素提高警惕意识,也为运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关于城市轨道高架桥上安装护轮轨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竞相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该系统环保、节能、快速的优势已经逐步显示出来,地铁、轻轨的发展规模必将日益扩大。如何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的安全性将是设计、建设和运营方最应该关心的问题。文章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上安装护轮轨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可供今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