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透空式防波堤由于具有消浪、透流性好等特点使其应用前景广阔。但由于其结构形式较新,对其研究、应用相对较晚,相关规范对其仅有较少规定,不足以很好地指导透空式防波堤的设计过程。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现行规范及类似工程经验,在堤后已有建筑物的前提下,通过断面物理模型试验对梳式透空式防波堤结构、扶壁透空式防波堤结构、开孔沉箱透空式防波堤结构进行研究。给出了不同水深,不同结构形式防波堤透射系数的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一种新型双层开孔斜挡板透空式防波堤消浪性能问题,研究挡板开孔率和挡板倾斜角度对防波堤消浪性能的影响。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得出其反射和透射系数、波能分布和堤后波幅频谱特征结果。结果表明,斜挡板开孔率越大,防波堤透射系数也越大,但在试验范围内,透射系数均小于0. 5;该类型防波堤对波浪有较好的消能性,对较长周期波以反射为主,较短周期波以消浪室消能为主,整体透射系数较短周期波略大;防波堤设计斜挡板比平挡板透射系数小,具有更好的消浪性能,最小透浪仅为后者的39%。  相似文献   

3.
新型透空板式防波堤消浪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增大双层板式防波堤的波能耗散和防波堤结构的稳定,提出了的一种新型桩基双层板式防波堤,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该防波堤结构(模型 c)与另两种结构型式的防波堤(模型 a、b)在不同的波浪参数下透射系数、反射系数的变化关系,探讨了新型桩基双层板式防波堤(模型 c)透射系数、反射系数随相对波高、相对水深及相对淹没深度的变化关系,分析了其波能损耗情况。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对于长周期波,模型 c 比其他两种型式的防波堤消波效果好;当水深与模型顶平齐时新结构(模型 c)对波能的消耗大于淹没和出水两种情况,说明防波堤高程与水位平齐时其消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挡板(透空)式防波堤具有防止泥沙回淤、改善港内泊稳条件和造价低等优点。文章结合崇明新河镇车客渡码头工程的原体波浪对比观测及潮流对比观测,分析了挡板的消浪效果与特征。  相似文献   

5.
多层直立开孔挡板透空式防波堤消浪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破坏波浪水质点运动轨迹出发,提出一种多层直立开孔挡板透空式防波提。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重点研究了板距布置方式及波要素对防波堤消浪性能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对长波表现出较好的消浪性能,特别适用于浪大水深的海域,对促进透空式防波堤从临时挡浪措施转变为永久性建筑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FLUENT求解器,以N-S方程为控制方程,采用动量源方法及追踪自由面的VOF方法,建立了同时具有造波和消波功能的数值波浪水槽。利用该数值水槽对透空堤的透浪、越浪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物理模型试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能较好地复演防波堤越浪、透浪过程。  相似文献   

7.
采用VOF方法,结合k-ε紊流模型建立数值波浪水槽。造波边界采用内源造波法,造波边界后方和波浪水槽出口边界均采用海绵层消波,自由面采用F函数追踪,从而数值模拟了波浪对开孔板的作用。将开孔板前波浪反射系数的数值计算结果与文献[14]的物理模型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所建立的数值模型及计算方法的正确性。通过改变开孔率,模拟波浪与开孔板作用的开孔板前波浪的反射系数,进而分析了开孔率与波浪反射率的关系。同时,分析了波浪作用下开孔板的迎浪面与背浪面的点压力差变化,并主要探讨开孔率与点压力差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开孔率α的增大,反射率减小,透射率增大,点压差呈非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的一种透空格栅式双层防波堤,其上层位于自由水平,下层在一定水中,利用桩基固定。文中通过物理实验,测得这种结构在波浪作用下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从而得到结构的消波性能,分析了结构的相对宽度,试验水深和两层板之间的距离及试验波陡对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浮式防波堤在消波的基础上兼具发电功能,提出一种新型结构形式——OWC(振荡水柱)-开孔浮式防波堤。对其在规则波作用下的消浪性能进行数值研究,分析了浮堤的间距、开口宽度、锚泊方式、入射角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3种波高、不同周期波况下,与普通双浮堤相比,OWC-开孔浮式防波堤的消浪性能较好;2)浮堤间距和 OWC开口宽度越宽,消浪效果越好;3)锚链不拖地的浮堤消浪性能略优于锚链拖地情况,波浪正向入射比斜向入射时消浪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从破坏波浪水质点运动轨迹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多层直立挡板透空式防波堤.为了研究该透空式防波堤在规则波作用下的消浪效果,通过STARCCM建立了波浪与透空式防波堤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入射波周期越大,消浪效果越好;入射波波高越大,消浪效果越好;在沿波浪传播方向防波堤宽度不变的情况下,挡板间距前疏后密...  相似文献   

11.
非线性波与可渗潜堤的相互作用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波浪场与可渗潜堤内部的孔隙流场作为一个整体问题,从Navier-Stokes方程出发,采用k-ε模型来封闭雷诺方程,作为波浪场的控制方程,以Forchheimer方程作为孔隙流的控制方程,用VOF方法跟踪自由表面,应用施主与受主单元模型求解流体体积函数F的输运方程。以椭圆余弦波为入射波,数值模拟了椭圆余弦波在可渗潜堤前后的波面变化过程,并得到了潜堤内部孔隙流压力的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建立了模拟波浪作用下双方箱浮防波堤运动响应的数值模型,计算了其透射系数、反射系数和运动响应,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双方箱浮防波堤在不同入射波周期和不同锚固方式下的水动力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平行锚固和交叉锚固的双方箱浮防波堤相比,二者的透射系数相近,但交叉锚固方式的运动幅值和锚链力要略大于平行锚固方式。  相似文献   

13.
浮式方箱防波堤的AQWA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程勇  马哲  周凯 《港工技术》2011,48(3):4-6
利用AQWA数模软件,针对规则波和不规则波作用时浮式方箱防波堤的透射效果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浮式方箱防波堤的透射系数随水深变化不大,消波效果较好;与传统防波堤相比,浮式方箱防波堤在水深增大后工程造价的增量有限.本研究可为浮式方箱防波堤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内外目前对浮式防波堤的研究,提出了两种类似于浮筏式防波堤的防波堤结构形式,金属网式防波堤,盲沟式防波堤,通过测量堤前、堤后波面高程,研究了多孔结构对于透射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盲沟式防波堤消浪效果明显,且相对宽度也是影响消浪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房卓  张宁川  臧志鹏 《船舶力学》2012,16(6):632-645
采用源函数造波法建立了三维数值波浪水槽模型,模拟了不同随机种子数(NW)下的随机波浪,与目标谱对比的结果证明当NW=200时,采用文中的数值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模拟精度;建立了随机波浪对一种非透浪梳式防波堤作用的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对该非透浪的梳式防波堤的水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应用上述数值方法对结构的所受冲击波浪力机理进行了分析,数值结果证明在该结构的危险水位下,由结构的翼板和胸墙下底板所构成的异型空腔结构是导致翼板上产生较大冲击压力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为了消减翼板的冲击压力,提出一种改进的结构型式,最后对该改进结构的翼板上波浪力特性和波浪反射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燕  赵军 《水运工程》2000,(8):9-11
国内多采用合田公式计算斜向波对直立式防波堤的作用,但公式中未考虑单个沉箱的防波堤轴线方向上的长度B这个因子。通过数值模拟可见,无量钢参数Bainα/L(α-波浪入射角,L-波长)是影响作用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箱形船水动力特性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采用RANS方程和RNGκ—ε二方程湍流模型对带自由表面的箱形船的水动力特性进行数值计算。数值计算时,使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对流项采用二阶迎风差分格式,扩散项采用中心差分格式,对一艘方形系数为0.95的箱形船进行一系列速度下流场、阻力、兴波、下沉和纵倾的数值计算,并与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拖曳水池进行的模型试验进行全面的比较,结果令人满意,是自由面绕流的数值计算在箱形船这样特殊的船型上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江苏省某地滨海潮间带风电场工程对所在海域波浪、潮流的影响,通过ADCIRC潮流模型和SWAN风浪模型模拟风、浪、流的耦合作用,建立滨海潮间带风电场的水动力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能较客观地反映当地水流和波浪场的基本情况,对在该区域建设滨海风电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改进的Boussinesq方程为理论控制方程,采用MIKE21-BW数值模型对赤道几内亚巴塔港防波堤延长的四种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数值模拟对比研究。通过计算4种方案在设计高水位、W向波浪作用下各测点的泊稳波高,为防波堤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结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际工程中,复合材料结构连接方式常采用机械连接形式(螺栓或铆钉)来连结复合材料构件和金属构件,而其中尤以螺栓连接更为常见.如何运用有限元软件模拟螺栓连接结构是仿真计算的关键.本文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不同的边界处理方法对该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复合材料螺栓孔处的载荷,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比较,探求出了该结构螺栓孔处载荷数值模拟方法.采用接触+耦合的边界处理方式不仅能较准确的模拟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结构,而且计算时间远小于完全采用接触时的计算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