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航海教育研究》2005,22(4):74-74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2005年12月4日举行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暨高校后勤改革发展论坛”中指出:就全国而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还远未完成,不少高校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没有实现质的变化。后勤虽然已不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但依然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后勤社会化的深入推进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解决当前高校后勤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社会化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运》2005,28(4):47
2005年7月5日,由交通部海事局主办、上海海事局承办的2005国际海事论坛在上海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并将就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运》2007,(5):F0003-F0003
首届“内河海事论坛”2005年在成都成功举行,受到了业界充分肯定。第二届“内河海事论坛”将以“和谐 求助 文化”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加强内河海事管理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增进内河海事管理机构与其他透支管理机构,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航运企业,水运行业协会,水运科研院所及其他社会机构之间的对话与联系,推进我国的内河水运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亚洲,地球上最大的一片陆地.悠久的明与新兴的市场共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亚洲贫困人口占世界贫困人口的2/3,人均产值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亚洲各国愈来愈意识到共赢、合作与发展对亚洲而言意义深远。“博鳌亚洲论坛”适时提供了一个亚洲各国合作与对话的平台。1909年10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明确表示,中国政府为论坛的创建提供支持与援助。2001年在“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期间.江泽民主席曾亲切接见了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原党组书记王云茂。在听取了中远集团所属的中远置业集团总裁徐泽宪和海南博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倪强的汇报后说,亚洲论坛能够如期召开.你们企业是有贡献的。由此,“博鳌速度”、“博鳘奇迹”传遍海南乃至全国。中远集团旗下的中远置业集团已成为博鳌亚洲论坛“会员基金”组组的成员。在2002年论坛首届年会上,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当选为唯一代表中国的理事成员。2005年论坛的永久会址建成后。“博鳌水城”又将以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宾。  相似文献   

5.
《航海教育研究》2005,22(4):86-86
2005年10月29日,主题为“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全球共识与本土实践”的第二届可持续发展教育论坛在北京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出席会议并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亚太地区联合会主席陶西平,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教育工委书记朱善璐及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世界组织的300名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6.
吕航 《中国船检》2005,(9):32-36
随着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船舶污染事故给海洋环境带来的潜在威胁越来越大。在“2005年上海国际海事论坛”上事关石油货主和承运人利益的“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成为本次论坛的主题。船舶溢油事故风险在增大因海上交通事故而引发大规模石油污染的可能性随着石油运输量的猛增而上升。  相似文献   

7.
《广东造船》2005,(4):35-35
11月3~4日,我会在四会市贞山宾馆召开2005年度联络秘书和各专业委员会主任会议。会上,洪和平秘书长汇报了2005年1~10月份学会工作概况,布置了年底和2006年第一季度学会的主要工作,并给新人会的单位会员(广州市一帆船务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市奥驰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市番禺远航螺旋桨制造有限公司)颁发“单位会员证书”。与会会员就如何活耀学会活动、提高学术交流质量,如何主办好下一届“中国广州国际海事贸易展览会暨论坛”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康伯霖 《中国造船》2005,46(3):i0001-i0002
2005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于2005年6月27-2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防科工委联合主办,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承办。  相似文献   

9.
人们至今还记忆犹新,2005年8月末那场袭击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给新奥尔良港造成了空前的灾难:码头泊位被损,仓储设施被掀翻,集装箱在堆场变成一堆“乱砖”,高达1.85亿美元的损失无疑是十分惨重的。遭遇劫难后的一年,新奥尔良港从恢复运营到重建,已经全然走出飓风的阴影,正以新的形象进入全球港航业的视线。10月中旬,新奥尔良港管理委员会董事长、首席执行官Gary P.LaGrange先生来到上海,在“分享成功经验、致胜北美物流”论坛上,向中国以及北美的港航、物流同行宣示新奥尔良港迈出的重建步伐。论坛闭幕,Gary P.LaGrange先生高兴地接受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0.
信息     
《水运管理》2005,27(5):F003-F003
船舶假冒国籍依法没收;“2005中国海运论坛”在沪召开;中海集团外籍人士担任海外企业高管;中国商船量位居世界第五;江西省构建内河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11.
秦萍 《中国船检》2003,(10):F002-F002,1
2003年9月25日,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主办的“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论坛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增炎对“论坛”的举行做出重要批示。吴邦国委员长的批示是:“找准差距,组织力量,扎实工作,从造船吨位,更重要的是从技术经济上增强竞争力”,曾培炎副总理批示是:“发挥现有优势,加强技术创新,增强配套能力,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把我国建成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12.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2,(3):263-263
2012年5月16日,由中国港口协会和青岛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12中国临港经济高峰论坛”在青岛香格里拉大饭店开幕。来自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研究室等有关部门,港口城市、港口企业的知名企业及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等共600余人参与论坛。论坛包括了高端访谈、主旨演讲、专题论坛、对话讨论等多种形式,在“转变、突破、增长”的主题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远洋航务》2008,(12):12-12
2008年11月15~16日,由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中国北京绿化基金会、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中国绿色新闻网主办,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组委会和北京海淀区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的宗旨是“绿色、和谐、发展”。论坛发布的北京海淀宣言中公布了“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十佳绿色责任企业”、“十佳绿色新闻人物”等奖项,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并提出了深化教学改革的思路:转变教育观念,实施“并重教育”,实现“双重目标”,注重“个性教育”,实行“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15.
殷毅 《中国船检》2010,(4):69-69
2010年4月9日,中国船级社(CCS)和美国船级社(ABS)在上海联合举办“大型液化天然气船论坛”,来自国家能源局、中石油、中海油、招商局集团等30多个单位的近200人参加了论坛。国家发改委油气司副司长胡卫平出席论坛并讲话。他指出,中国的大型液化天然气船建造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国家“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发展很快。目前,国家正在着手制定油气发展规划、石油储备发展规划和LNG发展规划。无疑,这对船舶工业是一大利好。  相似文献   

16.
《水运工程》2007,(10):77-77
10月10日上午9:00,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持的第十四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部长论坛”在北京展览馆报告厅召开。本次部长论坛的主题是“信息化促进和谐交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7.
《广船科技》2004,(4):47-47
2005年5月广州将迎来一个国际级的海事盛会——2005中国广州国际海事贸易展览会暨论坛,英文简称:INMEX CHINA2005。  相似文献   

18.
梁富伟 《航海》2008,(6):2-3
航运分论坛特邀交通运输部规划院战略研究所所长徐丽作“中国航运市场的发展趋势”主报告,本届论坛(研讨会)收到学术论文68篇。江苏、浙江、福建、上海三省一市航海学会的学术代表,以“用科学发展观和科技创新理念,加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为主题,以“新形势下,海峡两岸通航研究”为副题,共同研讨新形势下航运经济、航海科技发展推动改革开放深入、地域经济发展、海峡两岸三通的构想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视界     
两岸海运论坛在苏州举行 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和台湾海峡两岸航运协会于2011年12月17日在苏州共同举办“两岸海运论坛”,两岸航运界企业精英、专家、学者及有关主管部门代表,围绕“商合作、促发展、防污染、  相似文献   

20.
视界     
两岸海运论坛在苏州举行 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和台湾海峡两岸航运协会于2011年12月17日在苏州共同举办“两岸海运论坛”,两岸航运界企业精英、专家、学者及有关主管部门代表,围绕“商合作、促发展、防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