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龙 《汽车导购》2005,(7):70-75
为了改进车辆的安全性能,各大汽车巨头们不断地尝试采用新的技术和配置,各国的政策法规也逐渐将这些配置作为标准配置。国内的汽车生产厂商在部分安全配置的采用上缩短了与世界巨头们的差距,几年前还很少见的ABS和安全气囊现在都已经成了标配,但是在侧面安全气囊、安全气帘、儿童安全座椅和ESP等一些更先进的配置上还和国外有一定差距。最重要的是,国内的汽车生产厂商还没有开展对安全技术的研究工作,这一点和国外的差距较大。国外厂商在对儿童和行人的保护上已经研究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案,而国内在这些方面还是一片空白。此外,国内有关政府部门针对汽车产品的安全标准制定也应该进一步加强,只有立法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安全配置在车辆上的普及,同时也会督促驾驶者主动采取安全措施(如交通法规定驾驶者必须系安全带等)。  相似文献   

2.
目前汽车的安全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尽管伴随着不少争议,CN-CAP碰撞的结果还是在消费者和厂商心中拥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过,与欧洲和日本汽车市场相比,目前国内还没有车辆与行人发生事故时对行人保护的标准。2009年8月23日,广汽本田在天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车辆碰撞试验室举行了国内首例行人保护碰撞试验,第八代雅阁轿车以40km/h的速度撞击Honda最新研发的新一代行人假人POLAR Ⅲ。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来自Honda研究所的安全技术专家宣布国内首次行人保护碰撞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3.
行人保护是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随着各国立法的推进,各汽车厂商面临的行人保护压力将越来越大。现行主要法规有EEVC系列、GTR、Euro NCAP等。文中综述了国内外行人保护研究的最新方法和技术,展望了行人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面向行人保护的被动安全技术核心在于碰撞能量的吸收,主要的技术路线包括新材料的应用和安全结构的改进。而能避免事故发生的主动安全技术将逐渐成为汽车安全领域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全球行人保护法规已于2013年在许多国家正式开始实施了,Euro NCAP(欧盟新车安全评定协会)也经过过渡期;而我国的行人保护法规还是处于推荐阶段。由此看出在行人保护技术方面,我们和国外企业(特别是欧洲及日韩企业)有着很大的差距。对比研究行人保护的竞争车型EuroNCAP试验结果,可以找到我们的不足与研究方向。通过分析欧洲NCAP车型的行人保护技术现状和特点,为国内主机厂制定行人保护开发策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宏湖 《轿车情报》2003,(11):84-86
在近来欧洲NCAP碰撞测试中,除了对汽车的“乘员保护”进行安全评分(5星纽)外,还新增了“行人保护”(4星级)项目、因此.当今的安全汽车在必须遵循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理论设计中,还应注重保护行人安全装备的设计,返样才能真正体现人一车和谐相处,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  相似文献   

6.
机油的妙用     
近日,我国已对出厂的汽车实行保护车内乘员的《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但国外已开始着手对路上行人的保护。从2005年10月起,欧盟国家新生产的乘用车都要求安装主动行人保护系统。现在,国内相关专家也开始了对行人保护的研究,预计我国3年后关于行人保护的强制标准也将出台。  相似文献   

7.
国外汽车企业信息化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汽车厂商借助信息技术和INTERNET技术,对汽车企业的组织、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进行了质的变革。通过对国外汽车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研究,分析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汽车公司信息系统的不同特点,使国内的汽车企业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8.
占强 《世界汽车》2007,(11):44-47
据统计,全世界1/3的交通事故都与行人有关,而长期以来汽车厂家把精力主要集中在车内乘客的安全保护方面,行人安全完全是个空白。2005年10月1日,欧洲正式实施《行人保护指令》,以立法的形式对行人保护提出了要求。两年来,对提高行人保护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悉,国内相关部门也已开始研究制定行人保护法规和标准。本文将简要介绍国外的行人安全法规及最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的特点,论述了汽车安全中行人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展望了未来行人保护的发展趋势。汽车被动安全主要通过碰撞试验和计算机仿真模拟等方法来研究行人保护技术,汽车主动安全主要通过各种传感器有效检测车辆周围的行人,实现避免汽车与行人碰撞的主动预警。集成化和智能化是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未来行人保护技术应该从碰撞事故发生后减轻损伤,逐渐发展到碰撞事故的避免和预防,结合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研制性价比高的行人保护装置和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世界汽车》2006,(1):55-55
欧洲NCAP近日宣布,在该组织最近进行的一次安全碰撞测试中,雪铁龙C6获得行人保护4星评级,这样,雪铁龙C6就成为世界上首款获得欧洲NCAP行人保护4星评级的汽车。雪铁龙C6在测试中同时也获得成人保护5星和儿童保护4星评级。为加强对行人的保护,欧洲NCAP多年前就在安全碰撞测试中增  相似文献   

11.
行人作为道路交通中的弱势群体,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伤亡比例非常大,如何通过行人保护研究来降低行人在碰撞中的致死致伤率,已成为各大汽车厂商的技术研发重点。本文在对行人保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行人保护的研究方法,并列举了行人保护的技术应用,最后展望了汽车行人保护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贾新光 《汽车杂志》2007,(10):36-36
近来,有关中国民族品牌汽车在国外遭遇“碰撞门”事件的消息接二连三。陆风碰撞事件发生后,国内一份报告认为:“很显然,西方各国汽车厂商已把中国生产商看成‘假想敌’。在价格竞争无法相提并论的情况下,打安全牌是最佳选择之一。全德汽车俱乐部的调查可谓抓住了欧洲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欧洲汽车业界会乐此不疲地使用安全大棒打击中国汽车出口。”  相似文献   

13.
柳柽 《汽车杂志》2008,(1):146-149
其实,保险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保护车辆在低速碰撞中不受损伤,合理的保险杠设计对于保护行人在碰撞中的安全也十分重要,之前我们已经谈过保险杠对汽车本身的保护,这期我们便顺理成章地谈谈对行人安全的保护。[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国家标准的出台,行人保护安全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汽车厂商的重视。文章以《欧盟行人保护法规》(Regulation(EC)No78/2009)为基础,运用CAE技术,考虑到行人保护小腿碰撞伤害值要求及制造工艺要求,对某乘用车的前横梁吸能板结构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吸能板结构有效地降低了小腿伤害值,有利于该车型行人保护性能的提升,为以后类似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汽车碰撞安全的发展一日千里。但相对于日臻完善乘员保护研究,对行人的保护在过去并没有受到同等的重视。为此,欧洲自2005年开始把行人保护要求视为车辆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本文将从各个方面简要介绍汽车工业在行人保护上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行人安全技术应用在汽车上可以降低汽车一行人碰撞中行人的伤害,因此,我国应该实施行人保护法规,促使汽车生产企业加速行人保护方面的研究。文章通过对道路交通事故中行人伤害所占的比例分析,说明了在我国开展行人保护研究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在汽车与行人的碰撞过程中,汽车可能对行人造成伤害的主要部分,从而对改进汽车相关结构提出重要依据。力图从根本上提高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使我国的汽车工业向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从而使我国的汽车技术和世界汽车技术接轨。  相似文献   

17.
周宏湖 《轿车情报》2007,(7):143-147
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安全问题也日趋突出。降低汽车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护驾乘人员和行人的安全,减少车祸人员的伤亡,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和零部件公司正在不断开发先进的集成安全系统技术,创造更安全的车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2001年7月欧洲汽车工业会(ACEA)对已做了许多工作的保护行人安全标准,作为自主实行的标准引入计划得到了欧洲委员会的认可,并作为2005年以后欧洲推行强化汽车安全标准的具体项目.  相似文献   

19.
欧日行人保护碰撞测试技术法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大伟  邓亚东  周荣 《北京汽车》2007,(5):30-33,42
在我国每年的交通事故伤害中,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伤害是最高的,因此对行人保护技术的研究对我国制定行人保护法规非常重要。目前欧洲和日本关于行人保护方面的法规已经开始执行,文中简要对比研究了欧洲和日本法规标准以及欧洲NCAP对行人保护碰撞测试技术法规,总结他们在行人保护法规及试验方面各自不同的条件要求,并对我国制定行人保护法规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占强 《世界汽车》2005,(11):112-117
汽车安全性,不仅体现在对车内乘客的保护上,同时也体现在对道路行人的安全保护方面。目前,保护车辆内部人员安全的技术已被广泛采用,而保护车外行人安全的技术却还没有得到足够地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从今年10月起,欧盟国家新生产的乘用车将被要求安装主动行人保护系统,表明行人安全已经开始受到广泛地重视,各个汽车厂家也开始研究相关的对策来提升行人安全性,本刊就此作一简单介绍,希望给国内读者以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