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总结柴油机微粒排放的生成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柴油机微粒生成的各种因素。通过对柴油机微粒各种净化方式的比较,总结指出了柴油机微粒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粒捕集器的关键技术是过滤材料和过滤体再生技术,在对其过滤材料和再生方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主要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微粒捕集器的研究热点是研制高性能的过滤材料和与之相适应的低成本、简单可靠的再生技术,并提出了再生技术的发展趋势应是以被动再生为主,辅以不同的主动再生技术,以弥补被动再生不能低温工作,而主动再生需要额外能源、装置复杂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李军  向璐 《北京汽车》2015,(4):23-28
柴油机微粒排放控制技术已成为柴油机技术发展中的核心之一。文中探讨了微粒捕集器的捕集机理、过滤体材料特性以及再生技术。并利用AVL Boost软件建立模型,仿真分析了发动机的排气温度和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的过滤孔密度对DPF的最高温度、排气背压和排气碳烟量的影响,提出了柴油机微粒捕集器设计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向民 《世界汽车》2002,(10):22-23
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产生的有害气体H C、CO排放量相当低,一般只有汽油机的几十分之一,柴油机NOx排放量和汽油机处于同一数量级,但柴油机微粒排放约为汽油机的30~80倍.因此,微粒排放是柴油机的显著特点.研究已经证实排气微粒能引起慢性肺炎,并加重支气管炎.美国环保局(EPA)的试验证明,吸附在微粒表面的可溶性有机物(SOF)具有诱变作用,其组分的90%以上为致癌物质.绝大多数排气微粒的粒径在0.01~0.1μm之间,能长时间悬浮在大气中,很容易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泡中并沉积下来,较小的微粒甚至可以进入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更大.  相似文献   

5.
刘向民 《世界汽车》2002,(11):21-21
(上接2002年第10期) 3被动再生 3.1添加剂再生法 添加剂再生是一种代表性的方案.在柴油中加入铈(Ce)添加剂,使得排气微粒中含有铈的化合物,由此可将微粒的起燃温度降低到300℃以下,这就可以在柴油机绝大部分工况下进行再生.  相似文献   

6.
<正>柴油机的动力性要好于汽油机,但柴油机的颗粒排放是汽油机的几十倍之多,这会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因此,当前柴油机的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其微粒排放的控制。当前,柴油机的微粒排放控制技术主要分为机内净化与机外净化两部分。为进一步提高净化效率,必须利用机内净化与机外净化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微粒排放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排气微粒捕集器技术是实现柴油机微粒排放控制最有效的技术。而柴油机微粒捕集器的关键技术是过滤材料和再生方法的研究,本文在介绍其过滤材料和再生方法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和研究了其特点和主要问题。对系统中各类再生系统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阐明了其优缺点和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EGR在柴油机中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将微粒捕捉氧化系统和EGR系统相结合 ,提出一种将EGR应用于柴油机的可行方法 ,并测录了NOx ,CO ,HC排放随EGR率的变化及EGR率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发动机处于中小负荷工况时 ,采用EGR的效果很显著 ;当EGR率为 30 %左右时 ,发动机的排放及综合性能较好 ;发动机在大负荷工况时 ,不宜采用EGR。  相似文献   

10.
微粒捕集器再生技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微粒捕集器技术是满足未来车用柴油机严格排放法规的重要措施,再生技术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综述了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技术的研究现状,对各种再生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这些再生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措施,并展望了微粒捕集器再生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在轻型车辆上使用的日趋普遍,使得柴油机排放气体中的颗粒物后处理成为研究热点。颗粒物捕集器是解决柴油机排气颗粒污染最有效的后处理技术。针对目前国内颗粒物捕集器的使用情况,论述了柴油机排气颗粒物捕集器过滤材料和过滤体再生技术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近年来过滤材料和过滤体再生技术结合良好的几种颗粒物捕集器,提出了颗粒物捕集器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燃烧器再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全流式燃烧器从涡轮增压器出口处取气的空气供给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新的供气方式可行,且未对发动机动力性带来不利影响;燃烧室具有一次风与二次风的结构,提高了点火可靠性及火焰燃烧稳定性,满足捕集器的再生要求。对捕集器再生时机判断和温度修正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含燃油添加剂的微粒捕集器再生效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DPF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GT-Power软件,分别建立了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和D19柴油机的仿真模型,并把二者进行耦合,研究了DPF对D19柴油机的功率、扭矩、缸压及燃油消耗率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装DPF会使发动机排气背压升高,输出功率与扭矩下降,缸内最高燃烧压力降低,燃油消耗率上升,且随着载体内颗粒物数量的增加,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当DPF内炭烟加载量接近满载达到10 g/L时,D19发动机的功率、扭矩已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在高转速下最高降幅达4%左右,燃油消耗率增幅为3%左右。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能降低柴油机的微粒(PM)排放量,文章提出了DPF催化再生技术方案,将氧化催化器(DOC)与DPF相结合,通过DOC催化氧化未燃HC等来提高排气温度达到微粒着火温度500~600℃,点燃微粒从而完成再生过程。以YN4100QB–1A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喷油量下的DPF升温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喷油量大于60mL/min时,再生系统能迅速将排气温度提高到500℃以上。可变喷油量的喷油控制方案可使DPF升温平缓,降低再生造成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5.
利用仿真软件创建了柴油机催化型颗粒捕集器的三维模型,包括了压降子模型、再生反应子模型及其相关反应动力学。对该模型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等进行设定,模拟实验条件进行了颗粒捕集器的仿真,同时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模型的NO转化率误差最大为7%,压降误差不超过10%。仿真数据与实验数对比误差较小,能够较为准确的表现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瞬态再生特性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基于柴油机微粒捕集器主动再生的GT-Power仿真模型,针对2 200 r/min、100%和1 400 r/min、50%两种典型工况,对捕集器瞬态再生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柴油机由高转速、大负荷变为低转速、小负荷的瞬态工况下,微粒捕集器再生时,载体各端温度曲线呈双峰状,载体壁面峰值温度与稳态相比大大升高;且工况变化时间越短,这种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柴油机排气PM特性及其净化方法,比较了不同的过滤体再生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逆向喷气再生装置的反吹管螺旋喷吹和扫气阀结构,实现了过滤体逆向喷气再生技术的车载应用。  相似文献   

18.
结合欧洲稳态测试循环工况(ESC),对目前广泛应用的壁流式蜂窝陶瓷微粒捕集器建立CFD仿真模型,研究其静压力分布、速度分布、碳颗粒浓度分布规律,预测其对再生反应的影响,并对比分析ESC几种工况下的流场状况及捕集效率,模拟结果显示高速工况下的微粒捕集器内流场速度和排气背压较大,并拥有较好的捕集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以颗粒捕集器旋转式过滤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旋转式载体的多孔介质仿真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研究了旋转式过滤体内部气-粒两相流的速度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排气流速、直径比、进气扩张角等参数对过滤体内流动均匀性和涡流损失的影响规律,并据此提出了优化准则。研究结果表明:当颗粒捕集器入口流速从20 m/s提高至80 m/s时,过滤体内气流流动均匀性会增加,但流场基本结构变化微小;当过滤体直径比在4~6之间变化时,其数值越大,过滤体表面的流动均匀性越差,过滤体利用率越低,当直径比继续增加到超过某一特定数值后,过滤体内流场分布基本不再发生变化;当进气扩张角在60°~120°之间变化时,扩张角越大,颗粒捕集器扩张管内越容易产生涡流,并首先在过滤体相对位置为0.8的地方产生,随着扩张角的增大,涡流强度和区域都会增大,减小扩张角可以减弱过滤体内进气回流现象,改善流场分布均匀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颗粒捕集器的两种压降和捕集效率模型,并分析了有效长度、孔道壁厚、孔道数目、孔道宽度等因素对压降和捕集效率的影响,最终与试验比对确定了可用于分析计算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捕集器结构参数用于计算压降和捕集效率的重要度,并以孔道数目为变量优化设计了试验室用不可移动的颗粒捕集器。结果表明,以孔道数目和有效长度为变量更有利于颗粒捕集器的性能优化,二者对压降和捕集效率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孔道数目为优化参数改进颗粒捕集器,应用后压降可减小到3.5kPa,效率达90%,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