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分析翻译与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指出社会在发展,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的语言和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当今大量的语言翻译实践中,可以看到,在目的语中更多地体现源语言、或更多地体现源语言与目的语的不同,正日益成为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2.
委婉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委婉语的产生,构成方式,使用特点以及使用动机都有其自身规律。  相似文献   

3.
二语习得的研究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进,使英语教学界对英语教学的目的有了更高层面的认识。因为不单是学生还有一些老师也使用中介语,中介语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是系统的,充满错误的,不断变化的。文中主要讨论二语习得的重要性,中介语的变异的类型和特征,研究这些变异有助于了解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改变英语教师对待学生犯错误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委婉语是交流中最常用的语言策略.出于不同的意图,为了不同的目的,人们几乎每天都有意或无意地用到委婉语.本文在分析了委婉语使用的心理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委婉语的社会功能;同时对英语和汉语中的某些委婉语进行了比较.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处理委婉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模糊语是言语交际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表达手段,在医学英语中也离不开对模糊语的使用。本文从对模糊语表现形式的分析入手,探讨和总结了模糊语在医学英语中具有体现礼貌和尊重、语言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谦虚和自我保护等交际功能。这便于医学工作者进一步了解模糊语这一特殊语言形式,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模糊语,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委婉语是一种修辞手法,它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诞生与运用与社会文化密切相连。死亡委婉语作为委婉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语言的教学领域也占据重要地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死亡委婉语也折射出了不同文化下的死亡文化差异。本文作者旨在通过对死亡委婉语的分析,来进一步了解差异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形象语言,而形象语言是语言修辞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英汉成语中形象语言的来源,形象语言在翻译中的处理着手,探讨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及如何结合语境、语篇灵活地进行形象语言的翻译。  相似文献   

8.
言语交际中语言变异现象十分普遍,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语用策略.新闻词汇变异体现在语音变异、书写变异、历史时代变异、语域变异、语义变异、语用变异等六个方面并反映出语言使用者的元语用意识及新闻词汇变异的元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语境因素。在英语教学中,这些文化的差异对语言的制约性表现得更为明显。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形式、内部系统和语用条件影响着语言的使用,有时虽然用词恰当,语法正确,但表达却不得体,从而引起误会,影响信息的获得和交际。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将文化融入语言教学,使文化渗透到语言知识教学,语言技能学习、语言能力培养各个环节当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篇论文以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的微型语域语篇体裁为语料,重点探讨了语篇中连接词与语篇体裁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的假设是:语篇中连接词的选择和语篇体裁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分析论证表明:叙述体语篇以外向型的表时间的连接词为其主要连接词,描述体语篇以表复加逻辑语义的连接词为主要连接词。语篇不同的交际目的使具有不同语义内涵的连接词在某类语篇体裁中占主导位置。以上发现可以帮助得出如下基本结论:语言是一个社会符号体系。语篇体裁在本质上也是一个社会符号体系,就连接词而言,不同类型的语篇体裁所具有的不同的交际目的可以使信息发出者偏重选择具有不同类型逻辑语义关系的连接词。  相似文献   

11.
社会交往中,称谓词扮演着敲门砖的作用.由于中西方的价值观不同,称谓词有较大区别.西方注重实现个人价值,追求平等;中国受几千年古文化的影响,有其复杂的称谓体系.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蔓延,中西方的称谓词也会随之演变、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工程投标标书的《技术标书》的编制过程中,很多工程技术人员把“主要工程项目”中的“方案”与“方法”混淆,往往把“方法”当成了“方案”,在标书中罗列了大堆的技术标准或设计规范,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有的根本词不达意,造成了技术标书的废标。  相似文献   

13.
《歧路灯》一书称谓语丰富庞杂,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书中用于排行称谓语的词头"第"用法十分独特。经笔者粗略查证,其不仅在古代文献中少有,其他明清小说中也极为罕见。"第"做排行称谓的词头,用法非常灵活,既可用于亲属成员,也可用于非亲属成员;既见于面称场合,也见于背称场合。本文结合书中的相关语料,着重分析归纳"第"的独特用法,并对其用法进行了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逻辑的路径选择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春斌  安实  王健 《城市交通》2009,7(5):91-95,7
为有效解决路径选择行为中的不确定性问题,采用模糊逻辑方法建立路径选择模型。用三角模糊数描述路径行驶时间,并建立一定的模糊规则,然后,用近似推理方法两两对比可选路径,在对比矩阵基础上计算各条路径的权重,即路径被选择的概率。最后,对路径选择模型进行算例应用,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公路与城市道路不仅作为承载交通的通道,更应为人服务,从完善公路与城市道路本身服务功能细节的角度,提出从动态理念、协调理念、安全理念和容错理念入手提升公路与城市道路交通空间的人性化成分,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多数人都认为,公路基础设施是"准公共物品",应当国家投资为主建设;还有一些人从公路管理的角度,反对公路建设和运营向非公有资本开放,提出不应鼓励建设经营性收费公路。如何从理论上认识公路基础设施的属性问题,对公路建设投融资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民族体育文化又被区域民族文化熏陶,因而带着明显的区域民族特征;挖掘民族体育文化的潜力,有利于提高区域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让人们从历史古迹中找寻民族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并感触其厚重的苍桑,同时,也有利于保护与继承文化遗产,使人们更深入地认识到旅游资源的历史和现实的价值,认识到它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诱增交通量是交通需求预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规划. 为了探讨诱增交通量对于新建或改建道路影响情况,本文在明确了诱增交通量定义和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探讨影响我国出行距离的因素,应用国外普遍采用的弹性系数法对全国各省市(1990年-2008年)数据进行诱增交通量分析,得到了全国及六个分区(华北、华东、西南、中南、东北、西北)公路里程和出行距离之间的弹性系数0.16-0.51. 考虑时间作用,计算出延期一年、两年公路里程和出行距离之间的弹性系数0.22-0.54. 详尽的结果分析不仅证实了诱增交通量的存在,并为我国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实质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驾驶适应性和人因工程的事故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分析表明,70%的交通事故与人有关,人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从驾驶员驾驶适应性和人因工程学角度阐述了引起交通事故的各要素如驾驶员的生理、心理因素,驾驶环境、道路条件、汽车设计、驾驶员管理等,并且从人、机环境方面探讨了交通事故的预防对策。分析表明,从驾驶员驾驶适应性和人因工程学角度分析影响驾驶员安全驾驶的内因与外因,对减少交通事故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北京市的拥堵问题,北京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自2008年起先后施行了不同的限行措施.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分析这些限行措施对北京市居民出行的影响以及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调查结果显示,限行措施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些有私家车的居民将出行方式转移到了公共交通上.通过分析近年来路面机动车变化数量、限行为人们的节约的出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