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地基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要考虑路基的整体稳定和差异沉降问题,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以减小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并保证新老路基之间的有效连接.  相似文献   

2.
由于高速公路对路基完工后沉降的要求很高,而沉降刚好是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问题,所以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速公路,如果对软基不加以处理,往往会导致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降,直接影响到竣工后公路的运行状况及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由于高速公路对路基完工后沉降的要求很高,而沉降刚好是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问题,所以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速公路,如果对软基不加以处理,往往会导致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降,直接影响到竣工后公路的运行状况及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地基处治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贵州省高原潮湿山区软土路基地基处理实体工程,详细阐述了贵州高原潮湿山区软土路基地基沉降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因地基沉降导致路基破坏的原因及破坏形式,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软土地基强夯法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为解决贵州高原潮湿山区软土路基的地基处治积累新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5.
石家庄至磁县段改扩建工程沿线分布有软土、膨胀土、淤泥质粘土,旧路基经多年运营,沉降已稳定,新旧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是地基处理的重点。针对一般拼宽路基、膨胀土路基、软土路基提出科学、可行的处理方案;对灰土垫层、土工合成材料、沉降及水平位移观测提出具体要求、该方案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洞庭湖区某软土路基高速公路在施工期的沉降数据的收集,总结了通道、涵洞过渡处典型观测断面的沉降规律,桥头典型观测断面的沉降规律,一般路基典型观测断面的沉降规律,比较了湖区软土路基的不同地基处理方式的沉降规律。通过总结,可及时发现危险的先兆,明确路基破坏原因,确保在湖区软土路基上进行路堤施工安全和稳定,控制和保证高速公路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7.
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我国幅员辽阔,在公路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多种路基土质。各种地基中,不少为软弱地基和不良土。其中这类土总的特点是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压缩系数高、渗透系数小、地基承载力低、地基沉降变形大、不均匀沉降也大,而且沉降稳定历时比较长。关于软土路基的处理成为公路建设中颇为关注的问题。井点降水法在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降水费用最低,施工时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软土具有压缩性高、含水量大、强度低和透水性差等特点,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路基的稳定和变形,特别是对路面变形要求非常严格的高速公路工程,控制软土地基的过量沉降变形成为关键性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变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软土具有压缩性高、含水量大、强度低和透水性差等特点.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路基的稳定和变形,特别是对路面变形要求非常严格的高速公路工程.控制软土地基的过量沉降变形成为关键性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叶茂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10):98-98,100
在软土地基上施工时,往往会遇到稳定及变形等岩土工程问题。一旦软土路基处治不当,将会造成沉降过大,甚至路基破坏的严重后果。因此,一般情况下,需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常见的方法中,水泥土搅拌桩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加固方法,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等工程中广泛应用。鉴于此,对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基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由于公路地质自身的特殊性,在施工沿线路基下经常性会出现深厚的软土层,一旦在这种软土地基上修建公路,极有可能会因地基差异沉降过大而影响道路的使用。从阐述软土的组成、状态特征以及公路软基处理的各项技术出发,具体分析了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实际运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软土路基严重影响高速公路桥梁的稳定性。鉴于此,在分析路桥过渡段软土路基不均匀沉降原因的基础上,探讨高速公路桥梁软基路堤的设计方法及其施工应用,可为相关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沿海公路地基施工为背景,对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及沉降变形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不同基础类型的软弱土,采取了多种类型的处理措施。通过工后沉降观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针对施工的合同段,对软基处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能为沿海公路路基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公路线路经过软土路基时会出现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其在设计和施工中的沉降分析和计算结果精度不足以满足无工后沉降的要求,需要对沉降进行实时观测和分析。以软土地基上某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沉降观测为例,介绍公路线路中路基沉降观测的流程、元器件的埋设方法,总结了沉降观测过程中各类元器件的适用性,及真实、准确、及时和连续采集沉降观测数据的方法,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沉降观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软土路基分步修筑固结沉降的变形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路基分步填筑过程中,填土加载引起内部孔隙急剧变化,水体流失产生附加应力导致路基沉降。因此,施工中通过控制填土的速度来减小路基沉降是提高路基修筑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该标段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旋喷桩和土工栅格的加固方法,通过路基施工后沉降观测数据来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软土地基上路基沉降的理论计算和观测数据研究,计算路基顶面需要的抛高量,结合行车安全舒适的要求,得到进行路基预抛高的实用计算方法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7.
在山区和多丘陵地区多采用挖方土石混合料填筑路基,并且形成高路堤。因此在路基的自重荷载和行车荷载共同作用下,经常出现路基的整体下沉或部分下沉,特别是一些填挖接头和桥台处,路基不均匀沉降特别突出。经过大量的实际调查以及实验,归纳起来填方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主要有四种基本模式:路基填方压实度不足;地基中存在软弱土层;路基刚度差异过大;填充物成分不均匀。  相似文献   

18.
软土地区桩柱式路基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程序FLAC为平台,建立软土地区桩柱式路基的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桩柱式路基的力学行为。分别用桩单元、绳索单元模拟桩柱、筋材,分析了路基的沉降、侧移、孔压与稳定特性,及桩柱、筋材的内力分布,比较了桩柱式路基与传统土石方路基的特点,对桩柱、筋材、路堤与地基的设计参数对路基沉降和地基侧移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桩柱式路基表面的最大沉降、差异沉降仅为传统土石方路基的1.48%、1.40%,地基侧移仅为传统土石方路基的0.88%,因此,桩柱式路基力学行为优良。  相似文献   

19.
王树信  陶涛 《交通标准化》2014,(13):112-114
以青银高速公路K557+000~K557+710段路基病害为背景,结合勘察试验数据,分析了该路段的路基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及病害产生原因,并计算了该段路基的稳定性及地基沉降量。  相似文献   

20.
丹庄高速公路软基工后沉降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后软基段的沉降观测与分析,对软基上的路堤、路面的沉降进行监控,预报路堤、路面的稳定性。对进一步掌握已完成的路堤、路面的沉降规律、稳定状况及对软基处理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