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从中美两国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贸易协定签字后,汽车业重组引起了国内舆论的广泛关注,一致认为,为了应对入世后的国际市场竞争,汽车业必须进行重组.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工业将如何发展是入世之初中国汽车业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1年后的今天,中国客车业如整个汽车业一样,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工业将如何发展是入世之初中国汽车业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1年后的今天,中国客车业如整个汽车业一样,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今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周年纪念日。回顾入世5年,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国汽车业迅速成长的5年,惠及百姓的5年。当年。入世后最担心的汽车工业不仅经受住了考验。如今已成为了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可以说。汽车行业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正如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所说,入世是一个契机,使得中国的汽车开始进入到老百姓家里。  相似文献   

5.
入世已整整一年,在各个行业都面临竞争压力的同时,中国汽车业所肩负的责任尤其重大.不完善的汽车售后服务一直是国内外商家争相提高的最大空白点.  相似文献   

6.
国际巨头群雄毕至,抢滩中国市场之势汹汹;国内众多高手云集,使出浑身解数不让分毫。为期一周的第二届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今天下午闭幕,中外汽车企业面对面直接“过招”,堪称我国“入世”前汽车业一次大检阅。国人在为香车美女兴奋不已的同时,不禁惊问:中国汽车业在“入世”后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7.
2002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的第一年.在一片"狼来了"的恐慌声中,中国汽车业却爆出一连串的"冷门":全年产量达到31 5万辆,世界排名有望从第八跃至第五;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对工业增长拉动作用最大的行业…….预计2003年全国汽车需求量为380万辆左右,汽车产业仍将稳步前进.面对汽车工业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我们已轻松地应对了入世的冲击?中国汽车业的实际竞争力如何?今后应如何发展?如何在入世的5年保护期内快速提高自身竞争力等?针对以上问题,许多关心中国汽车工业的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刊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了整理,以供读者一起参与讨论,同时欢迎各位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8.
我国汽车产业前景预测与发展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整个中国汽车业的发展现状入手,预测了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前景,主要阐述了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中国汽车市场环境下,国内汽车企业在入世几年后的今天,尤其是2005年底关税壁垒几近消失的情况下寻求发展路径和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9.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5年,全面履行了“入世”时对于汽车业的承诺:整车关税从2001年的平均80%降至25%,零部件关税从30%降至10%;取消了配额、许可证制度,取消了客车等产品的国产化比例限定;开放了汽车服务贸易,汽车保险、金融业务对外也无股比限制。  相似文献   

10.
张伯顺 《轿车情报》2011,(12):38-39
今年12月11日。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0周年。在入世十周年到来之时。温家宝总理日前出席广交会开幕和我国入世十周年论坛,并且发表重要讲话。温总理认为,入世十年,我国面貌、对外经贸,以及在世界大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十五"计划纲要指出,今后5至10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这是"十五"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大环境.根据<纲要>提出的"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我认为,"十五"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方向在于进一步提高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增强的趋势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当然,就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全球经济市场化而言,市场化和国际化是一回事,但从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来看,两者还各有其特定内容.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汽车业到2006年,国家政策不在扶持。面对“入世”,汽车业是被动等待还是主动出击或者是超常规发展?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朱睿 《北京汽车》2001,(5):11-12,26
谁都承认"入世"后,轻量级的中国汽车工业,将与超重量级的世界汽车巨人同台打擂,其轻重自然分明.谁都明白,提高中国汽车工业"级别"的唯一办法,就是加速结构调整和改组,尽快形成国际级的大集团.然而,国内汽车业重组却似一壶烧不开的水,可跨国公司的并购却是热浪翻腾.面对强烈的"冷热"反差,在短短的几年保护期后,国产车能否承受进口车的挤压,民族品牌汽车能否走俏市场,业界人士表示出深深的忧虑,不禁大声疾呼:国内汽车业重组,赶快行动吧!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发展汽车金融公司的背景2000年前后,为了加入WTO,我国与各缔约方就开放服务贸易的问题进行了艰苦的谈判,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涉及到汽车金融服务。入世后,根据入世承诺,2003  相似文献   

15.
李林 《上海汽车》2001,(3):33-34
尽管我国入世的明确时间表还没有最后确定,但今年以来中国汽车业已经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来自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与挑战,而这种冲击对于长期以来没能实现与生产领域同步开放的国内汽车维修服务行业来说似乎来得更为强烈、更为突然一些.中国加入WTO以后,面对着在市场运营机制、管理水平、资金技术实力、市场规模化经营等方面都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国外汽车维修企业的大举"入侵",我国传统的汽车维修企业究竟会不会一败涂地?还能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无疑是所有关注中国汽车售后市场发展的人士所想要迫切获知答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华汽摩配》2005,(12):36-36
分析加入WTO条款可以看出,产品和营销手段都不是受影响最为明显的部分。在本土汽车业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上,渠道是受到影响最大环节之一。在加入WTO后5年缓冲期已经过去3年的情况下,汽车销售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和渠道相关的内容也在发生裂变,使得目前的汽车市场呈现出渠道多元化的形态。尽管有关的探讨和争论还在继续,但汽车业国际化、正规化的方向已经成为不可掉转的船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是2001年中国经济生活的中大事,也是汽车行业的最大新闻,来自30多家媒体的专业记者不约而同地把中国入世选为汽车行业的第一大新闻。 中国入世后的降税程度之大,出乎汽车行业许多专  相似文献   

18.
完善和发展经济法体系,不仅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我国经济法与WTO规则的相互关系分析入手, 针对入世四年后对我国经济法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加入WTO后经济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阐述,同时对我国经济法的立法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对策及建议,旨在探讨随着入世的步伐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经济法立法。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就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署了双边协议,为中国加入世贸扫清了最大障碍,与欧盟、日本等其他成员国的谈判也正在紧张进行,中国"入世"已经为期不远,也一时间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议论的热门话题。那么,对横岗来说,加入 WTO究竟给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什么影响,现就这一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粗浅看法。一、"入世"对横岗的影响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  相似文献   

20.
中美两国政府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司题双边协议,为实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目标扫清了障碍,“入世”已是指日可待。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我国摩托车工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谋求发展,已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