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道,2月21日,在美国西海岸的29个港口,以码头营运商和班轮公司为一方、码头工人工会为另一方终于达成一项协议,结束了长达九个月的劳资纷争,并开始解决滞港船舶与货物的堵塞问题。全球性港口拥堵如果要给2014年的全球港口业找一个关键词,那就非"拥堵"一词莫属。欧洲、北美和亚洲大多数  相似文献   

2.
对亚洲、北美和欧洲集装箱港口的比较,无论是在效率、速度、单位面积的生产率、无拥堵通道和其他运营标准上,远东地区的港口都遥遥领先。行业分析家、海运承运人和港口运营商说,亚洲的主要港口在使用资产方面效率较高,随着吞吐量需求的增长,他们不断地扩大码头投资,提高港口通过能力。这些特征使亚洲港口在夏秋高峰季节可以避免日益折磨许多美国和欧洲港口的拥堵现象。最严重的港口拥堵在美国西海岸,现在在欧洲也开始蔓延。陆域土地效率和吊机台时效率我们可以用每英亩码头每年的集装箱吞吐量来论证亚洲的高效率。北美码头现在毛的每英亩每…  相似文献   

3.
一、日本邮船 1.亚洲/北美航线 东行 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美国从亚洲进口服装、鞋类和家具家电等比在本国生产更合算。虽然担心2005年的飓风和汽油费大幅上涨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但由于美国经济增长,亚洲,北美间的货流增加,供求平衡已经稳定。2006年,由于船舶建造量增加,预计船舶供给比上年增长15%,但美国的GDP增长率将达到3.5%,船舶需求增长12%,如考虑到实际的运输能力和美国港口、内陆的拥堵状况,预测今后的供求关系将继续稳定。  相似文献   

4.
来自亚洲特别是中国的集装箱化货物的快速增长对北美港口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尤其是长滩和洛杉矶两大门户港口早已不堪重负。2004年北美西海岸港口的大拥堵迫使托运人和承运人寻找新的门户港口。该文着重评介加拿大鲁珀特王子港、美国东南沿海朴次茅斯港和墨西哥蓬塔-克罗内特港这3个港口成为北美门户大港的优势和潜力,以及码头营运商和当地政府的未来建港规划。  相似文献   

5.
美国西海岸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西海岸港口承担了美国一半以上的集装箱运输量,其中大部分是美国与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货物海运量,对我国等亚洲国家与美国间的国际贸易和集装箱海运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根据相关数据,分析美国西海岸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美国西海岸港口对船舶克令吊的检查比较严格,如果不熟悉检查要求,或迎检工作准备不足,就可能通不过检查,导致港口工人拒绝使用船上克令吊。从两个检查案例出发,梳理美国西海岸港口对船舶克令吊的检查要求,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船舶迎检对策,以期为靠泊美国西海岸港口的船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虽然太平洋海事协会已与国际码头仓储工人联盟达成协议,美国西海岸港口的拥堵问题仍然难以解决,继续影响着泛太平洋航线的发展前景。随着泛太平洋航线的经济基本面不断走强,集装箱运输量(特别是东向贸易航线)本应实现强劲增长。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虽然太平洋海事协会与国际码头仓储工人联盟于2月20日达成了临时协议,但美国西海岸港口工作效率下降,导致港口拥堵,还是给贸易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8.
南美西海岸集装箱海运市场涉及哥伦比亚(太平洋沿岸)、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等4国。这一市场颇具吸引力:虽然其传统贸易通道(包括到北美东、西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港口的北美航线和到地中海地区港口的欧洲航线)的运量增长一般,但与亚洲及南美东海岸之间的贸易近年来发展迅猛,成为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9.
水与火     
港口拥堵和工人罢工拖累美国西海岸集装箱吞吐量,而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港口箱量则大幅提升。来自美国太平洋海事协会的数据显示,由于美国西海岸港口异常拥堵,国际码头仓储工人联盟消极怠工,去年12月集装箱吞吐量下降6%,2014年全年增长率微乎其微,几乎不到1%。上述数据公布在太平洋海事协会网站上,显示去年12月所有主要港口吞吐量均出现同比下滑,包括洛杉矶—长滩、奥克兰、波特兰和西雅图—塔科  相似文献   

10.
余良 《集装箱化》2010,21(5):27-28
<正>墨西哥与美国相似,港口分属面临太平洋的东海岸和面临墨西哥湾及大西洋的西海岸。传统上西海岸的港口地位高于东海岸,但随着墨西哥对外贸易重心由欧美向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转移,西海岸港  相似文献   

11.
正亚洲到北美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海岸航线的集装箱船平均容量,已经超过亚洲到北美西海岸航线的集装箱船平均容量。船舶大型化的涟漪效应继续在扩散。各航线配置运力的平均船舶容量比较近几年来,随着承运商不断部署更大但更少的船只,几乎全球所有主要贸易航线都出现了集装箱船平均尺寸增加的情景。随着2016年扩建后的巴拿马运河的通航,亚洲到北美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的贸易航线上的平均船只尺寸急剧增大,平均船只尺寸目前已超  相似文献   

12.
《集装箱化》2004,(11):29-29
从亚洲(尤其是中国以外)出口货量的急速增长限制了美国港口码头、铁路运输网络、公路以及巴拿马运河的运力。在未来的一到两年时间里,由于船舶因港口拥堵而压港,太平洋东行航线货物积压数量将多于船舶装载的货物数量。泛太平洋运价稳定协议组织(the Transpacific Sta-  相似文献   

13.
张荣忠 《集装箱化》2002,(12):17-18
美国西海岸港口持续了两周的所谓"封港"事件,终于于2002年10月9日起开始恢复运营.两个星期的"封港"造成200多艘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大型集装箱船舶滞留在美国西海岸港口,给集装箱航空运输带来了一个"渔翁得利"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美国加州国土委员会对来自北美西海岸并挂靠加州港口的船舶实施压载水管理的新规定于2006年3月22日生效。通过对新规定的深入探讨,结合加州国土委员会检查官对船舶压载水管理现场检查的重点,强调船长/船舶压载水管理负责人对此新规定的学习、理解、执行和满足的必要性;同时,提醒预抵达美国加州的船舶,在压载水管理方面必须建立严格的记录,熟悉新规定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5.
彭传圣 《集装箱化》2008,19(10):13-16
2007年,我国是美国仅次于加拿大的第2大贸易伙伴,美国是我国仅次于欧盟的第2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发展促进中美间海运量特别是集装箱海运量的高速增长,中美集装箱运输量是美国与所有贸易伙伴之间最大的。中美贸易货物海上集装箱运输大部分通过美国西海岸港口进出美国,由于近年来美国西海岸港口拥堵及美国内陆运输费用上涨,我国通过全水路运输经过美国东海岸港口进出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6.
孙岩 《水运管理》1996,(6):38-40
美国西海岸港口发展前景孙岩美国西海岸港口一直是世界贸易航线中的中心地区,经过多年的经营和运作,多数港口目前都已拥有了90年代的先进港口处理设备。为了逐步适应未来航运业不断发展的需要,港方正在积极筹划,进一步投资扩建新型项目,以便接纳更多的船舶。很多人...  相似文献   

17.
为客观、准确地评估港口拥堵程度,借鉴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指数编制方法,提出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的港口拥堵指数模型和算法。首先,适当外扩船舶交通服务报告线,划定包含所有港外锚地的进出港测算线,再根据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中每艘船舶进出港口和进出泊位的时间测算出船舶实际进港时长、在泊时长和出港时长。然后,将船舶实际在港时长与正常状态下进出港时长的比值作为港口拥堵程度的评测指标,并对该指标进行加权合成,据此得到港口拥堵指数模型和测算方法。最后,以天津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等港口为例,对港口拥堵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港口拥堵指数模型充分考虑了港内外锚地和港外漂泊船舶的等待时间,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反映港口的真实运行状态和拥堵水平。  相似文献   

18.
7月到来,航运旺季拉开序幕,但形势却出乎意料的与上年大不相同.在美国西岸港口经历了国际码头仓储工人联盟和太平洋海事协会合同协商产生的数月严重港口拥堵后,多数泛太平洋供应链基本恢复正常. 虽然业务恢复常态,但货主们并不准备像去年一样在假期运输货物,试图打击西海岸的劳工罢工行为.传统的旺季7月开始,但是今年许多货主将他们的货运业务推迟到了8月份甚至9月份.  相似文献   

19.
与亚洲贸易量的激增迫使美国西海岸各港口要么创新,要么灭亡。[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航线     
《中国船检》2005,(6):49-50
马士基海陆调整北美航线 马士基海陆于5月下旬到7月间陆续调整北美航线。5月下旬调整亚洲/美国西岸航线的TP3,投入船舶从9艘减为8艘,集中挂靠港,配船周期从63天压缩为56天。亚洲/美国西岸航线TP2.从6月下旬起停止挂靠洛杉矶和奥克兰,改为挂靠美国西北岸港口。TP9的北美挂靠港从3港减为2港。日本往美国西岸的TP5和TP9整合为TP8,从7月6日神户港起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