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隙介质中含砷聚集物的三维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测砷沉积导致的孔隙介质内部结构的改变,采用X射线差异微断层扫描技术,扫描从Loa流域获得的河床沉积物和实验室配制的含砷样品,对含砷聚集物在孔隙介质中的分布进行了成像分析.经过图像处理去除图像上的噪点和增强图像中砷的信息,获得了孔隙介质中含砷聚集物的三维数据组;采用Avizo 6和Blob3D等工具,对三维数据组进行重建和可视化.成像显示:大量含砷聚集物沉积在介质孔隙和介质表面;不同尺寸聚集物的形态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小颗粒聚集物趋于球形,大颗粒聚集物则趋于扁平状.研究表明,该技术可在不破坏样品的前提下,实现对孔隙介质沉积前后内部结构变化的直接观测.  相似文献   

2.
从尾矿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了7株对铅镉具有双耐性的细菌菌株,其中G-1、G-2的耐受性高于其他菌株,G-1可分别耐受4 000 mg·L~(-1)、500 mg·L~(-1)的铅镉,G-2可分别耐受4 000 mg·L~(-1)、400 mg·L~(-1)的铅镉,16S rRNA基因序列初步鉴定G-1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G-2为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 sp.).以G-1、G-2为供试菌株,研究环境条件对其去除液体中铅镉离子的影响,结果显示,菌株G-1去除铅镉的最佳条件是温度32℃、pH为7、 NaCl浓度4%、接种量2%,该条件下铅镉去除率分别为91.32%、80.66%;菌株G-2去除铅镉的最佳条件为32℃、pH为8,NaCl浓度4%、接种量2%,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44%、72.89%.研究结果表明,两株菌株都对铅镉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可期为微生物或微生物联合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重要的微生物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
临床常用的牛黄清心丸因含有雄黄致使砷含量增高,为研究砷的有关毒性问题,就此进行了牛黄清心丸的物相分析、药代动力学和脏器残留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Fe3O4改性生物质炭对溶液中As去除效果和吸附机理,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制备得到生物质炭(BC),用共沉淀法合成了2种Fe3O4改性生物质炭MBC-1、MBC-2 (MFe3O4∶M生物质炭=1∶4、1∶2);采用SEM、BET、FT-IR和XRD对BC、MBC-1和MBC-2的表面形貌、比表面积、官能团、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表征;采用XPS和EDS对分析了MBC-1的元素形态等理化性质;考察了生物质炭投加量、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开展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BC、MBC-1和MBC-2对As的吸附特性;探讨了Fe3O4改性生物质炭对As的吸附机理.结果 表明:Fe3O4能成功负载到生物质炭上;MBC-1、MBC-2的比表面积分别是BC的1.69、2.26倍;BC、MBC-1和MBC-2对As的去除率随生物质炭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降低;BC、MBC-1和MBC-2对As的吸附符合准Ⅱ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曲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Langmuir拟合的MBC-1、MBC-2对As最大吸附量分别比BC提高了141、184倍,Fe3O4负载越多,吸附效果越好;MBC-1和MBC-2对As的吸附包括静电引力、配位反应和离子交换;负载在生物质炭上的Fe3O4参与了As的氧化还原反应,改变了As的赋存形态,影响着As的吸附固定.  相似文献   

5.
汞抗性花卉的筛选与牵牛对汞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培实验法从24种花卉中筛选汞超富集植物,通过对24种花卉发芽率、根长、根干重的计算与测量,比较实验结果发现:与其它23种花卉比较,牵牛( Pharbitis nil)种子对汞具有较强的耐性.采用盆栽实验法进行了汞污染条件对牵牛生长的影响与积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牵牛植株根、茎和叶对Hg2+的累积量最高分别可达114.2、64.09和52.62 mg/kg;当Hg2+浓度低于50 mg/kg时,转运系数(TF)和富集系数(BF)均大于1,最高分别可达1.13和1.47.鉴于牵牛对重金属汞具有较强的耐受和富集能力,兼顾能够美化环境等诸多优势,可以作为城市土壤汞污染的植物修复资源,适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三氧化二砷是中药传统毒药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应用其治疗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主的恶性血液病和某些实体瘤 (如肝癌、结肠癌等 ) ,疗效显著。体内外研究发现其主要细胞学和分子学机理涉及到 :①诱导细胞凋亡和促进部分分化 ;②降解某些特异性融合蛋白 ;③下调Bcl 2的表达 ;④下调线粒体跨膜电位△Ψm ;⑤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s等作用。目前对氧化砷治疗后复发的防治、砷剂对细胞传导信号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明晰高速公路路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评估其生态风险,以G25长春至双辽段、G12白城至松原段和松原至长春段高速公路为例,分别沿公路走向,按到公路不同距离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利用ICP-OES和ICP-MS测定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Sb,Zn)含量,通过应用SPSS对数据统计分析,分别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9种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均大于其对照样,受公路交通影响比较明显;随着到公路距离的增加,土壤重金属含量基本在30m以内达到峰值,但不同重金属出现峰值的位置不同,总体呈减少的趋势;G12两段高速公路路域土壤出现砷污染,其他土壤重金属尚未达到污染水平;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值来看,3段高速公路重金属污染均属于中等生态危害,说明高速公路运营增加了路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为此,交通行业应加强高速公路占地界内和占地界外土壤重金属含量对比分析,为科学的污染防控和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螯合型表面活性剂胶束对重金属的螯合作用是其洗脱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主要机制,而Zeta电位是表征胶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选用螯合型表面活性剂N-十二酰基乙二胺三乙酸钠盐(N-LED3A),考察了NLED3A的Zeta电位及洗脱Pb、Zn污染土壤的效果.结果表明:当N-LED3A的Zeta电位绝对值大于66mV时,NLED3A胶束的稳定性较高,其对重金属Pb、Zn的洗脱效果最佳,最佳洗脱浓度为7 000mg·L-1,pH值为9;K+和Na+对洗脱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固态发酵条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从腐烂稻草、土壤和牛粪等样品中分离到12株能在以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并从中筛选出1株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真菌,初步鉴定为脉纹孢菌(Neurospora sp.).通过对其固态发酵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试验,初步确定了发酵培养基最佳碳、氮源种类及添加量:稻草粉与麸皮的质量比为9∶1,NH4NO30.5%;最适培养条件为:固液比1∶3,接种量1 mL,pH值自然,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96 h.该菌株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和滤纸酶活分别达到3 551.1和386.7μmol/(g.h).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稀释法和划线纯培养法,从三个污泥样中分离出194株细菌,经过初筛和复筛获得14株产高效MBF的菌种.在对各菌株进行絮凝活性的遗传稳定性检验后,得到I 41菌株.并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伴随实验过程获得菌株筛选模式.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培实验法从24种花卉中筛选汞超富集植物,通过对24种花卉发芽率、根长、根干重的计算与测量,比较实验结果发现:与其它23种花卉比较,牵牛(Pharbitisnil)种子对汞具有较强的耐性.采用盆栽实验法进行了汞污染条件对牵牛生长的影响与积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牵牛植株根、茎和叶对Hg^2+的累积量最高分别可达114.2、64.09和52.62mg/kg;当Hg^2+浓度低于50mg/kg时,转运系数(TF)和富集系数(BF)均大于1,最高分别可达1.13和1.47.鉴于牵牛对重金属汞具有较强的耐受和富集能力,兼顾能够美化环境等诸多优势,可以作为城市土壤汞污染的植物修复资源,适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肿瘤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接种30只裸鼠皮下,建立实体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As2O3高剂量(5mg/kg)、低剂量(2.5mg/kg)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治疗组接受As2O3腹腔注射10d,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测量肿瘤体积并计算抑瘤率;免疫荧光标记CD31并计算血管密度;免疫组化方法测定Ang-2的表达;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 砷剂治疗可抑制瘤块生长,2.5mg/kg和5mg/kg As2O3治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0.33%和50.85%.As2O3治疗组的微血管密度(MVD)、VEGF荧光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ng-2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呈强阳性表达,可清晰标记肿瘤内的血管;对照组和As2O3治疗组血管内皮细胞Ang-2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As2O3对Ang-2表达无明显影响,在As2O3治疗抑制瘤细胞VEGF表达的情况下,Ang-2表达可促进血管的退化.Ang-2主要在新生的内皮细胞表达,故可能作为新生血管的标记物,成为肿瘤新生血管研究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稀释法和划线纯培养法,从三个污泥样中分离出194株细菌,经过初筛和复筛获得14株产高效MBF的菌种,在对各菌株进行絮凝活性的遗传稳定性检验后,得到H1菌株,并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伴随实验过程获得菌株筛选模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王水水浴消解和电热板消解两种不同的前处理方式对两类土壤进行了消解,在相同的测定条件下,比较两种方法所得出的样品中总砷和总汞含量的数据结果,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实际工作中的土壤前处理方式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山东省威海盐场分离纯化了中度嗜盐细菌多株,采用稻瘟霉法和卤虫法对15株中度嗜盐菌进行抗生活性的筛选,从中筛选出抗生活性强的17B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中度嗜盐菌株17B进行了分类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盐单胞菌属Halomonas saccharevitans.嗜盐微生物可作为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潜在资源.  相似文献   

16.
从大连交通大学的池塘污水中分离出水性环氧树脂降解菌,经过驯化培养,从中纯化筛选出生长情况好的JDY(黄色)菌株和JDW(大白)菌株.通过革兰氏染色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JDY(黄色)菌株和JDW(大白)菌株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JDW(大白)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JDY(黄色)菌株需要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17.
表面活性剂对菲/芘模拟污染黄土的洗脱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乙二醇辛基酚基醚(TX100)、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TW8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4种表面活性剂对菲、芘及其混合物模拟污染黄土进行洗脱实验,研究4种表面活性剂对菲、芘的洗脱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提高,4种表面活性剂对菲、芘的去除作用均增强.对于单一的菲污染土壤,表面活性剂对菲去除率最大值的大小顺序为TW80>TX100>SDS>SDBS,最高可达92%.表面活性剂条件一定时,100mg/L菲污染土壤的去除率高于1 000mg/L.对于单一的芘污染土壤,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低于5 000mg/L时,TX100和TW80对芘的去除率高于SDS和SDBS,但浓度高于5 000mg/L时效果截然相反,最高可达66%.菲和芘混合污染土壤中,菲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单一菲污染土壤,而芘的去除率却低于单一芘污染土壤.芘清洗1h后达到平衡,菲为4h.土水比越小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菲、芘的洗脱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8.
人羧肽酶A1的毕赤酵母可溶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人羧肽酶A1(carboxypeptidase A1,CPA1)蛋白。方法从pGEX-CPA1重组质粒中扩增出CPA1基因,亚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9K,酵母重组表达载体pPIC9K-CPA1电转化入毕赤酵母SMD1168,并进行营养缺陷筛选和G418抗性筛选,对高拷贝整合的重组酵母表达菌株诱导表达。结果构建得到酵母融合重组表达载体pPIC9K-CPA1,经G418浓度梯度筛选得到串联整合16个重组表达载体的重组酵母表达菌株,诱导表达后得到CPA1蛋白。结论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了CPA1,为进一步研究CPA1在抗体导向酶-前体药物疗法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陕南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内外环境砷、硒水平及对血清P53、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煤、水、土、玉米、辣椒、血清、尿、发中砷、硒含量;采用ELISA法、硝酸还原酶法、TBA法分别测定血清P53、BCL-2、NO、MDA水平。结果病区煤、土、玉米、辣椒中砷、硒含量显著高于非病区;病例组血清、尿和发砷、硒含量显著高于内、外对照组;病例组血清BCL-2水平显著高于外对照组,病例组、内对照组的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外对照组。结论陕南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内、外环境砷含量增高,外环境硒含量偏高而内环境硒负荷适宜,其血清BCL-2水平增高,MDA降低,而P53、NO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断增大垃圾渗滤液浓度的方法,筛选出5株有效降解垃圾渗滤液化学需氧量(COD)的优势菌株,研究其对渗滤液COD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5株优势菌株均是好氧微生物,对COD的最佳降解时间为120h,最适pH均为7;混合菌株比单一菌株的降解效果好,在30℃,pH为7时COD去除率为45.3%;加入碳源有利于渗滤液COD的降解,但加入无机氮源使COD的去除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