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辉 《北方交通》2009,(10):30-31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不仅与设计、施工等沥青路面形成前的环节有关,也与沥青路面形成后的使用、养护和管理有密切关系。只有设计合理,施工得当,养护及时,才能使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不仅与设计、施工等路面形成前的环节有关,而且与路面形成后的使用、养护和管理联系紧密。因此,要消灭沥青路面早期破坏这一质量通病,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周期,提高投资效益,就需要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各方主体各负其责,分头把关。  相似文献   

3.
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不仅与设计、施工等路面形成前的环节有关,而且与路面形成后的使用、养护和管理联系紧密。因此,要消灭沥青路面早期破坏这一质量通病,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周期,提高投资效益,就需要设计、施工、养护和管理各方各负其责,分头把关,按照行业规范标准,结合工程实际,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能,这样,相信这一顽疾一定会得到根治。  相似文献   

4.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不仅与设计、施工等路面形成前的环节有关,而且与路面形成后的使用、养护和管理联系紧密。因此,要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投资效益,需要设计、施工、监理、质监、养护、管理等各方主体各负其责,分头把关,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能。  相似文献   

5.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一般有泛油、波浪、拥包、推移、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九种.这些病害在沥青路面当中极具普遍性和严重性,为公路通病.经过多年的施工及养护工作经验积累总结发现沥青路面发生早期破坏的原因主要有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从路面设计、路面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简要分析了北方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很多,针对沥青路面早期破坏这一质量通病,着重从设计、施工、养护等几方面分析了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于合家 《北方交通》2007,(6):99-100
从路面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环节,简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本文仅从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环节,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对造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因素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本文仅从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环节,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对造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因素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余静 《交通标准化》2005,(12):34-37
造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因素很多,需要从公路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等各环节着手,抓住各主要矛盾,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及其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戴成玉 《交通标准化》2010,(22):130-132
路面早期病害已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危害之一,应根据其成因从路面设计、原材料选择、施工、养护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改善措施。同时,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从管理部门、设计部门到施工部门,层层重视、层层控制、层层落实。  相似文献   

13.
主要论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的原因、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公路建设中从管理、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以提高我省公路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从路面设计、路面施工、养护管理及其他环节,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平整度,能给行车带来很好的舒适性,但同时也容易发生各种早期病害,故应扬长避短.重点应从优化结构组合设计,合理利用路面材料性能方面着手,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现场施工质量,尽量在提高路面使用性能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只有这样,才能将其更好的应用在以后的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速公路养护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拥有着极高环保效果的沥青再生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分析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类别及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可为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治理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橡胶沥青在浙江金丽温高速公路路面养护中的应用和橡胶沥青的性能要求,从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路面检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施工实践证明:橡胶沥青罩面养护技术完全能够满足沥青路面设计要求,并能有效地提高行车舒适性,降低噪声污染,减薄路面层厚度,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